分享

我为什么要拍胡同——《胡同百姓系列》之一

 老阿工作室 2020-08-13

我为什么要拍胡同——

《胡同百姓系列》之一

  拍北京胡同,我原本无此计划,作为一个外省籍北京人的我对胡同并不了解,不知如何去拍;也从未在胡同住过还未形成胡同情结;同时有很多人拍胡同其中不乏一些大家,如徐勇,贾勇,我一直很喜欢他们的作品,经常从各种渠道来观看他们的作品。2015年5月,我参加了中国摄影家协会北京函授学院举办的第三期图片编辑班,班主任晋永权老师要求每位学员拍摄完成自己居住地一公里范围内的108幅作品,并要求打印出来。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面对这样一个作业,我真不知如何来完成?我提着相机向东700米到了西单,又向西600米到金融街,然后又向北走到了白塔寺,这一头就扎进胡同里了。宏大胡同、福绥境、安平巷、东廊下胡同、庆丰胡同、宫门口东岔、宫门口西岔------我边走边拍,只想着能够顺利完成作业,走着走着突然茫然了,这是哪里呀?只觉得这里有好多条胡同,走来走去,总是在胡同中转悠,似乎来过,想想又好像没来过,各胡同之间交错纵横,横的、竖的、斜的、曲里拐弯的,大胡同套小胡同,弯弯绕绕绕弯,不知东南西北地瞎转悠。我感觉我进到了一个迷宫里,迷失在这胡同中了,在我惊叹胡同的复杂的时候,我也细细地观看这些胡同来,胡同里没有大大的门楼,门当和门墩屈指可数,有的只是大槐树下面灰色的墙,红色的门,胡同内现无文保级别四合院,沿街道有较多的小门脸,小商贩,纯纯的市井百态,这里与隔街相望的金融街相比较,仿佛是两个世界。这里较为原生态,环境杂乱。进入宫门口头条至五条这几个胡同(这是我N次到这里来后终于把"迷宫"搞清楚了),又是另外一番天地,窄窄的,曲里拐弯的,静静的,没有了喧闹,我想这应该就是胡同的本来面目吧。我完成了作业,同时我也喜欢上了胡同,于是就有了这组《胡同百姓系列》。虽然这些照片还很肤浅,但我想我只是一个记录者,我用我的理解,我的情怀,我的镜头来定格这些胡同里的百姓生活的瞬间。若有什么不妥之处,请直言。

  感谢老阿老师对我的鼓励和督促,让我将《胡同百姓系列》整理出来与大家见面,同时在整理过程中进行指导,再次感谢老阿老师!

        [作者简介:孙萍,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长城学会会员,北京摄影家协会会员。1982年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现工作与生活在北京。2009年开始真正接触摄影,师从著名摄影家李英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