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是穷人居住的地方——北京西城铺陈市胡同手机速写

 老阿工作室 2020-08-13

都是穷人居住的地方——

北京西城铺陈市胡同手机速写


    北京西城铺陈市胡同位于西城区东南部。原位于宣武区东部,天桥街道办事处辖域东北部,南北走向。南起永安路东端,北至珠市口西大街东口,长520米。属天桥街道办事处管辖。

    清时称穷汉市,因劳苦大众在此等候雇主,出卖劳动力,故称。清光绪时又称补拆市或补陈市,民国改称铺陈市,沿用至今。解放前巷内多鸡毛小店,客房均为大通铺,收费低廉。顾客多为光棍汉,三五成群合租一间小房,大家共同起伙做饭,均摊伙食费用,也称“锅伙”。

    衣服需要拆洗缝补时,另有缝穷的妇女为之提供服务。铺衬即破碎、废旧之棉织品,可用于“打袼褙”。铺陈铺收购“铺衬”后,加工分类,再进行售卖。清光绪时称补拆市或补陈市,民国时称铺陈市。1965年改称铺陈市胡同。并将附近的天汇夹道、十八寓、小眼镜、任家头等巷并入,统称铺陈市胡同。巷内有小庙一座称观音禅寺。今巷内均为居民住宅。     

    铺陈市胡同,就在珠市口那座非常醒目的教堂背后,稍微靠西南一点的一条小胡同就是。它在一个高台之上,现在看起来,有些奇怪,因为马路在它的下面,它有些居高临下。其实,没有修两广大街的时候,它往北是缓缓下坡,连接外面的珠市口大街的。修两广大街拦腰切下它一块,让它现在才像是被切下一块豆腐似的,显得有些愣。

    它的南头连接着永安路,永安路,原来是龙须沟的西段,1914年,朱启钤修建城南这一块模范市区的时候,把龙须沟的明沟改成暗沟,才有的永安路。铺陈市的南端是龙须沟沟沿上,当然地势要高一些了。铺陈市原来挨着这样一条臭烘烘的龙须沟,和金鱼池那地方一样,都是穷人居住的地方,所以在清乾隆年间,又叫做穷汉市。

    北京市崇文区有名的龙须沟,从天坛以北、以东,向东南流出北京城外。这条龙须沟很可能是古代高梁河下游故道。大概因为北京城是明清两代的都城,是自命为“真龙天子”的皇帝生活居住的地方,因此这条河道也就有了龙须沟的美名。解放前,这是一条污物漂流、蚊蝇孳生的臭水沟。

    据记载,龙须沟源自虎坊桥,经天桥、金鱼池、红桥复南折至永定门外护城河,横贯北京外城的东南部,这条河最晚明代就出现了,当时并没有河名。另据考证,明正统年间,此河水与正阳门东护城河水流,经三里河,在金鱼池附近汇合,使早年的龙须沟水量增大。 

    清光绪年间以前,龙须沟水还是清澈的。到了宣统年间,金鱼池以北三里河的水干枯,河道淤成陆地。随后,红桥下游的水成了死水,在清《宣统北京城图》上,此河道标为“龙须沟”。 

    进入民国时期,龙须沟已经变成了一条污水沟。当时,全国各地逃荒逃难的穷人很多都聚居于此,两岸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这以后,为整治龙须沟,改砌暗沟,但只完成了西段。东段从天桥东,经金鱼池、红桥,折而东南仍为明沟,垃圾遍地,散发着恶臭。

    解放以后,立即进行彻底整治,变成一条清水沟,人民艺术家老舍以此沟的变化为题材,写下了著名的《龙须沟》剧本,后拍成电影。虽然现在的龙须沟改造成地下暗河,但位于其上和两侧新建的街道和居住区却仍沿用它的名字命名,如龙须沟路、龙须沟北里等等。

    [编后:北京的胡同自有照相机以来,就有很多人拍摄,每一位记录者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情怀,都有自己的审美取向,我只是用手机将所看到的速写下来,其中也包括我对胡同的回忆和期望。文中所有的照片都是用手机拍摄的,文字资料都是在网络及图书馆搜集整理的,如有不妥之处还望直言不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