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兰芳曾在这里演出过——北京西城前门西河沿街手机速写上

 老阿工作室 2020-08-13

梅兰芳曾在这里演出过——

北京西城前门西河沿街手机速写上


    北京西城前门西河沿街位于西城区东南部。原位于宣武区东北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辖域北部,东西走向。东起前门大街,西至南新华街,长约1150米。属大栅栏街道办事处管辖。

    明称西河沿,属正西坊。清因之,巷名沿用至解放后,1965年改称今名。巷名来源系地处内城城壕之南岸,正阳门以西,故称。昔日是一条十分繁华热闹的街道。《燕都丛考》称:“西河沿,与打磨厂相对峙,而街道与商户则较打磨厂为稍强,古迹亦较多,但前此则以金店皮铺为该处之极大商号。

    现在金店银行而外,又加以各大旅馆,较之他处旅馆亦似稍胜一筹。”街内有万寿关帝庙,为明时旧刹。庙东侧即为正阳市场,内分肉市、鱼市,各立门户。万寿关帝庙西又有一关帝庙,称粗旗杆庙。再西为正乙祠,又称银号会馆。正阳市场解放后改为西河沿菜市场。著名京剧演员、裘派花脸创始人裘盛戎曾寓居此街。

    1965年整顿街巷名称时,厂后门并入。街内有萧山、莆仙、如泰、渭南、大宛诸会馆,正乙祠、盐业银行旧址、交通银行旧址均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余为居民住宅。 

    前门西河沿街220号,正乙祠戏楼。康熙年间浙江银号商人建立银钱业公会正乙祠。祠内不但有供祭祀用的祠堂、议事用的大厅,还有一座名贯京华的正乙祠戏楼。梅兰芳曾在这里演出过。

    前门西河沿街215号,裘盛戎故居。裘盛戎(1915——1971),为京剧名家,工花脸,京剧“裘派”的创始人。西河沿街的故居“坐北朝南,四合院式布局。北房五间为裘的卧室,裘生前曾在此会客和授艺”。故居所在的前门西河沿街215号院,位于正乙祠的正对面。

    前门西河沿街213号。裘盛戎故居旁边的213号院。据《新京报》报道,该院的产权人是裘盛戎的大舅哥,裘在215号的住宅就是他送的。据介绍,213号院中的“门墩、门楼、挂落、影壁、甚至地面铺设的砖,都是专门从老旧四合院淘来的”,院内有许多“有年头历史”的东西。

    中原证券交易所旧址,位于西河沿街的196号。建筑坐北朝南,两层,砖木结构,屋顶用三角桁架,占地东西16米,南北33米。平面呈长方形,南北两头为格局相同的楼房,二层为周圈走马廊,中间为贯通二层的天井,上覆三角桁架罩棚,两侧开窗。立面为青砖墙,处理以北立面为重点。北立面临街,五开间,有台座,墙面有壁柱和檐口线,壁柱柱身有线脚。一层中间开门其余各间开窗,平券。顶部有女儿墙,中部门头枋芯灰塑花草。室内装修如隔扇楣子等多用中式素材,而楼梯栏杆为西式。该建筑为西风东渐的建筑特点。

    如今的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有四百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创始于公元1582年(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马应龙的创始人马金堂于河北定县开办小型眼药铺——马应龙生记药店,创制“八宝”眼药。至清乾隆年间,马金堂的后人马应龙将“八宝眼药”定名为“马应龙定州眼药”。

    马氏眼药经过数代传承,在清朝末年,由马万兴启用其父马应龙之名作为字号名,并在清光绪元年从河北定州迁址到北京前门西河沿开设“北京马应龙眼药铺”,自此以后,北京西河沿始终是马应龙眼药传承和生产的中心。“马应龙”的历史,也就是以北京马应龙眼药店为主线的历史。

    [编后:北京的胡同自有照相机以来,就有很多人拍摄,每一位记录者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情怀,都有自己的审美取向,我只是用手机将所看到的速写下来,其中也包括我对胡同的回忆和期望。文中所有的照片都是用手机拍摄的,文字资料都是在网络及图书馆搜集整理的,如有不妥之处还望直言不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