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愣是没有和男生说过话——北京西城宫门口三条手机速写

 老阿工作室 2020-08-13

愣是没有和男生说过话——

北京西城宫门口三条手机速写


    北京西城宫门口三条位于西城区东南部。原位于福绥境地区西南部。东西走向,东起宫门口西岔,西至宫门口二条。全长350米。属福绥境街道办事处管辖。

    清代你三条胡同,因是阜成门内大街北侧自南向北数第三条胡同,故名。1911年后,宫门口横胡同以东称东三条,以西称宫门口三条。1965年将东西两条胡同合并,因东邻宫门口,故改称宫门口三条。宫门口西三条9号(现11号)是胡絮青先生的故居。

    胡絮青(1905—2003)老舍夫人。中国画画家,北京文联顾问。1931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曾在北平师范大学附中、重庆北碚女子师范学院、北碚乡村建设学院任教。建国后,从齐白石学画。1958年后任北京画院画师。1980年在香港举办个人画展。1986年获第一届民族大家庭美术书法展览绘画书法优秀奖。有《絮青画册初集》。著有散文集《散记老舍》。   

    胡絮青原名胡玉贞,胡絮青先生出身满族官员之家。她的父亲叫胡竹轩,是京师满洲正红旗都统衙门属下的一位参领,中年丧妻,膝下有二子,年老续弦,娶奚氏为妻,七十高龄才又得一儿一女,小女就是胡玉贞。

    他在宫门口三条有一所房子,门牌是七号,是一个三进大院,第一进只是个相当宽敞的院子,有两间小东房和几间南房,第二进是带廊子的三合院,胡玉贞就诞生在这里。朝庭一度想任命胡竹轩去古北口率兵守关,他借口年老体弱没有上任,燕京走笔42优异的成绩毕业。

    1930年经朋友罗莘田( 常培)和白涤洲两位先生介绍,认识了刚由英国回国的老舍先生。两人有共同的爱好,又都是满族人,遂于1931年4月定婚,经过百余次的书信来往,加深了感情。这时,她向母亲提出要去读大学。当时,女子上大学的人很少,母亲对此很不放心。“ 五四” 运动刚过,自由恋爱之风刚起,母亲担心女子上大学会遇上情感麻烦,搞不好还会上当受骗,自毁前程。但女儿很坚持,非上大学不可。

    无奈,母亲要她发誓:上大学的前提是决不能交男朋友,而且不许和男生说一句话! 女儿咬牙答应:就不说一句话。这样,胡玉贞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当时称“ 男师大” ,以区别后来的“ 女师大” 。每天走读,低头来低头去。当时班上只有三名女生,其余为男生。几年下来,胡玉贞几乎年年考第一名,成绩优秀,但愣是没有和男生随便说过话。

    期间,她的老师,著名语言学家黎锦熙教授为她取名“ 胡絮青” ,7月28日老舍先生暑期由济南齐鲁大学返回北京,在北京报子街聚贤堂和胡絮青举行了西式婚礼。娘家妈给新娘子的嫁妆是一所小房子,即祖宅的西邻,一墙之隔的宫门口西三条九号院。

    这是一个两进的小院,有房12间,建筑面积约230平米。胡絮青真正住进这座小院已是七年之后,即1938年秋,她由沦陷的济南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舒济、舒乙、舒雨返回北平。当时老舍先生已经只身到了抗战的大后方武汉和重庆。胡絮青隐名埋姓,靠在师大附中教书为生,并负责供养婆母和老舍大哥一家的生活。

    分居近六年,1943年秋,胡絮青率三个孩子长途跋涉,经过五十多天的艰苦行程,到达重庆北碚,和老舍先生团聚。所需路费就是靠典当了这所小房子。1950年初全家又在解放了的北京再度团聚时,这所小房子方又被赎回来,不过,胡先生只在其中住了一个很短暂的时间,就搬进老舍先生征得周总理同意购买的新居——东城区翅兹府丰盛胡同10号。

    [编后:北京的胡同自有照相机以来,就有很多人拍摄,每一位记录者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情怀,都有自己的审美取向,我只是用手机将所看到的速写下来,其中也包括我对胡同的回忆和期望。文中所有的照片都是用手机拍摄的,文字资料都是在网络及图书馆搜集整理的,如有不妥之处还望直言不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