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愠不火的心理健康行业,疫情之后是否会迎来大爆发?

 分析师于斌 2020-08-13
 

而且,这次疫情持续数月,甚至无异于空前的灾难,其给人们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的创伤和影响,也将不可估量。尤其是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上年儿童,可能不只是当前的影响,更可能给他们留下多年难以修复的“后遗症”。

试想,对于一个还不谙世事的儿童,突然遇到了世界末日来临一般的变故,无法正常上学学习,出门玩耍,而且因为互联网,每天都会通过各种渠道,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死亡人数报道,以及被媒体和身边人放大的心理恐慌,这是怎么样的一种突如其来、而又无法理解的心理冲击。

尤其是对于那些家族里曾经出现过新冠病毒肺炎感染,目睹过亲人匆忙离世、并被隔离的少年儿童,其内心的创伤可能是成年人难以体会的。

与此同时,从商业与经济学的角度,需求剧增的同时,也将产生巨大的市场。在此期间,笔者也注意到,一些心理健康相关的业务模式、产品形态从过去的不愠不火,出现了一些复苏迹象。甚至其是否将在短期内产生爆发式的增长,也令人充满想象。

一、精神心理类产品层出不穷,为何却长期不愠不火?

用不愠不火来形容心理健康行业,并不夸张。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心理咨询在中国就是个不太受欢迎的“冷”行业。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终端的用户,对该产业的认知都处于初级阶段,以至于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消费者,都处于一种长期胶着的观望状态。

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2017年8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精神类服务电商用户规模超过三百万人,预计2017年突破千万大关,2019年用户规模超过4千万。

近年,其实际需求数据也几乎印证了10多年前的预测。仅以认知度相对较高的抑郁症来说,据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5亿抑郁症患者,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18%。据估计,截至2019年,中国泛抑郁人数超过9500万人。

然而,整个行业的用户消费意愿,却不容乐观。艾媒咨询的数据同时呈现,愿意消费800元以上的用户只占3.2%,而且各个资源价位的服务需求频次也都比较低。数据显示,单次服务愿意花费100元以上的人数,占比仅11.6%。由此可见,其潜在市场需求虽然看似巨大,实际的市场气候却与之相差甚远。  

 

1、宏观因素影响,行业认知发展较国外过于缓慢

据于见观察,发达国家的心理研究、心理咨询体系相比国内,相对会完善很多。以经济强国美国为例,在美国从事心理咨询师服务的人数占比,远超中国。

有一组数据表明,美国每1000人中就有一个心理咨询师,还不包括一些家庭的私人心理医生或者咨询师。而且,心理治疗在美国也纳入国家社会保障,相关费用可以申请保险。而在国内,即使按照美国的心理咨询师的人均服务水平,也远远落后于美国,人才缺口可能超过50万。

为此,也有人调侃,即使在疫情如此严重的当下,美国人民却如此淡定,其实就是其国民心理素质过硬的表现。

实际上,这与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行业在国内的认知度不高、重视度不够等有关。据查证,该行业起步较晚,真正进入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体系,也要追溯到20年前,心理咨询成为一种职业,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而心理健康洗刷国民认知,也是从社会公共事件开始的。随着互联网及新媒体行业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呈指数级增长。而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的汶川地震社会大事件,以及全球一些知名人士因为抑郁症自杀离世等社会新闻,都在无形中给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进行了一轮又一轮全面的教育,而2020年这场大灾难,更是刺激着人们对于社会安全感的敏感神经。

从百度热词搜索指数看,抑郁症的搜索指数,从2011年平均为2772,到2020年增长到12692。由此可见,近10年时间,其关注度上升的幅度之大。

另外,据专业的心理服务机构调查数据显示,心理咨询在沿海发达城市需求强烈,用户付费意愿也更明显。而用户普遍咨询的心理问题包括恋爱心理,焦虑抑郁,性取向,婚姻家庭等。

而从年龄分布看,20-99岁的青少年人群心理咨询的主要服务群体,用户占比甚至超过80%,而且,相关数据表明,焦虑症、抑郁症等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向,以学生群体居多。

因此,心理咨询、心理健康体检等服务的潜在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可能因为受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影响、又或者是关于心理健康各方面的宣传力度不足,国民对其认知仍然相对模糊,加上其对人体的伤害,无法用非常科学而准确的手段进行量化评估,令用户端付费意愿也相对较弱。也许,这些因素是导致整个市场不愠不火的重要原因之一。

2、相关资质监管体系不完善,乱象丛生

于见注意到,目前市面的心理咨询机构、互联网平台,主要盈利模式是提供心理测试、心理咨询服务。大概的形式是,心理测试免费,心理咨询付费。当免费的心理测试,成为了心理咨询机构获客、获利的宝典后,不得不令人质疑心理测试的科学性。

在这方面,互联网上关于因为心理咨询上当受骗,投诉无门的事情时有发生。而之所以说是上当受骗,是因为一些用户付出了高额的咨询费,却并没有解决问题,甚至有人表示,其原本轻微的心理问题,因为咨询过程的反复“折腾”,变得更加严重。

其实,导致这些社会乱象,是有一些历史原因的。

首先,心理咨询师进入门槛低,即使拿到相关资质也并不一定专业。甚至有一些专业机构,承诺只需要交付几千元学费,短短10几天就可以拿到心理咨询执业证书。直到后来国家取消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认证。

2019年末央视曝光的“国际认证乱象”,有些打着各种认证旗号的心理咨询相关认证机构也未能幸免,并遭遇退费风波。实际上,早在2017年,人社部发68号文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中就已经明确了相关资质认证的新规定,任何机构不得变相开展资格资质许可和认冠以国际、国家”、“全国”、“职业资格”等名头。

而心理咨询师被取消国家职业资格证以后由谁来负责管理呢?人社部的回应可以用十二个字浓缩: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从而进一步规范相关人力资源的管理。由此可见,心理咨询业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在消费端的心智教育上下功夫,可能更需要在行业人才端的培养上,进一步从国家的高度,进行体系化、理论化,并从可执行的操作层面进行彻底改革。

其次,国内心理咨询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尤其是作为对临床实践有一定要求的心理学来说,人才的培养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但是国内的心理咨询师,很多都是刚刚持证就上岗,既缺乏临床经验,也缺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系统性培训。这样导致的结果,无疑就是可能存在大量的误诊、漏诊现象。而对于心理疾病的患者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可能很多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都做了这类心理咨询师“练手”的小白鼠、无辜的试验品。

再次,心理咨询相关服务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价格体系的混乱,让有些心理咨询机构甚至存在“店大欺客”的现象。普遍的做法是,按照心理咨询师的知名度收费,明码标价,漫天要价。这也让一些消费者心存疑虑,对心理咨询的规范性、专业性表示质疑,从而影响其持续消费。

最后,与医院看诊的“医检分离”不同,心理咨询的干预分层模糊不清。医院看诊与健康体检的服务区分,让消费者很容易区分自己属于哪类人群,应该去哪类机构。而心理咨询,在很多时候,却较难区分是轻微的心理问题,还是严重精神问题,是否应该前往医院就医。从行业的角度,也较难界定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属于像医美一样的消费性服务,还是像看病一样的医疗服务。

加上用户本身对心理问题的认知不足,以及出于对个人隐私保护等原因,让这种尴尬的问题,长期影响着用户的消费决策,令其对心理问题的重视度不足,从而一拖再拖,却始终得不到解决。另外,在对待患者上,精神科医生的处方权,心理咨询师目前是没有的,也让患者难以收治并合理的转诊交接,成为一大难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就严重制约着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3、缺乏变现产品及商业模式

长期以来,心理健康行业,除了心理咨询外,很少看到令人耳目一新的商业模式,或者成型的服务类产品。但是,心理咨询严重依赖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实际人才缺口,形成了一种天然的矛盾,让从事该类服务的机构,一方面存在人才匮乏,难以培养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存在经营状况不理想,变现困难的双重境地。

而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由于其投入回报不成正比,加上市场气候不成熟,用户付费意愿低,由此直接影响其整体收入,从而不得不选择转行,离开这个不愠不火的行业。由此,也带来了心理健康需求激增与人才严重匮乏的矛盾不可调和,也仿佛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尽管,近几年心理咨询市场升温,也有少量资本注入,例如如简单心理获得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壹心理先后获得多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数千万美元,好心情2016年获得恩华药业5000万注资等等。但中国心理咨询市场,相对于大健康领域的其它产业,尚未出现大爆发的势头。

从该产业链的从业人员分布来看,最新数据显示,心理咨询全职工作人员占比不足兼职从业人员的1/2。该两项数据的比重,也间接的反映了一个市场的成熟程度。

另外,由于人力成本逐年上升,加上心理咨询人才培养的成本也居高不下,因此心理咨询的价格相对较高,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一次不等,加上心理咨询及相关干预服务是一个持续多次的过程,一个“疗程”下来,很多消费者表示,根本吃不消。

加上国家医保尚未覆盖相关服务,无疑会加重消费者的经济负担。据调查,心理咨询服务收费高,也是很多人中途放弃继续接受心理咨询服务的原因之一。

二、心理咨询市场需求强劲,借助互联网商业化模式翻新

在艾媒网的这份报告中,还有一组关于网民精神需求的调查,数据显示,心理倾诉需求人数占比超过80%,该领域的需求强劲,也催生了一些新型的互联网化的心理服务平台。  


有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的患者数量高达数千万,有超过2亿人一生中需要介绍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而面对学业压力和成长心理困惑的青少年人群,则是心理疾病多发人群。因此,针对各类心理问题的软件应用如雨后春笋。并且从最初的定位大而全,逐步走向了垂直细分,小而美的路线。

近年,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兴起,各种关于心理健康的公众号、自媒体更是数量激增,商业模式也出现了多样化。尤其是自2016年以来,知识付费模式大爆发后,传统的心理咨询结合心理课程、心理测试、语音类在线服务产品等新型模式的商业化得到了进一步验证,也有一些心理咨询平台,因此受到资本的青睐。而整体的趋势,是心理健康类产品走向电商平台化、服务科技化的方向。

在精神类服务产品的营销推广模式上,从心理咨询师,到终端消费者的C2C模式,一度成为主流。无论是在线预约、线下咨询的模式,还是在线付费的模式,都在逐步向平台化的方向演进。而个人心理咨询师,也逐步从传统的心理诊所逐步转移线上,实现了线上与线下融合。  

尤其是2020年到来后,因为疫情,人们出行减少,心理压力增大,一些线上的互联网产品,更是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年初,内容服务平台新榜公布了春节期间,各大知识付费平台,心理健康相关课程产品、心理测试相关产品的销量数据,同比翻番,也预示着该行业的发展势头强劲。

三、心理健康行业迎来新机遇,呈现新趋势未来可期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的持续发展,为心理健康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这个过去并不起眼的行业,因为商业模式的翻新,行业发展的规范化,令其越来越受资本方、消费市场的关注。因此,于见也看到了一些新的趋势。

首先,国民对心理咨询的认知度明显提升。尤其是2020年疫情爆发后,无论是人们的健康意识,还是国家对国民身心健康的重视度,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全民参与,毫无疑问是一次空前的健康观念集中教育,让人们对于自我健康的防护,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因此,其接受相关服务的程度,以及消费意愿也势必会加强,从来带来商业空间。

其次,国民线上消费习惯的养成,也将有助于互联网更好的服务于心理健康行业。疫情期间,一些O2O生鲜平台的崛起,让一些下沉市场也受到了线上消费行为习惯的教育,让相对较轻的咨询类机构,从线上回归线下,其推广覆盖面更加广泛,其相关服务的接受程度也将更高。

再次,国家政策层面对行业人才培养的扶持等,也是其利好因素。在2016年10月,国家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是未来大健康的重要板块,也是未来提升国民健康素质的重要方向。  

 

结语

尽管心理健康行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是需要认识到的是,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一些带有公益性质的免费的心理机构出现,以及行业普遍缺乏专业的管理、运营、销售人才,将对该行业的进一步商业化存在一定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行业的快速发展。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无论怎么样,人们对于身心健康的追求,也将是人类未来的刚性需求,甚至是永恒的追求。而短期内的市场需求剧增,也将倒逼其相关服务体系、商业模式的变革,以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在这个一切都不确定、世界多变的时代,也只要把握了人性的核心诉求,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才能让一个行业产生巨大的能量,并产生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

在这方面,我们有理由相信,心理健康行业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占有一席之地。


同步更新以下平台

雪球 丨 搜狗号 丨 人民号 丨 新浪看点

 蓝鲸财经 丨 同花顺财经 丨 凤凰号 丨 艾瑞网

蚂蚁财富 丨 中金在线 丨 云掌财经 丨 企鹅号

界面新闻 丨 澎湃 丨 品途网 丨 科技先生

富途牛牛 丨 老虎证券 丨 Twitter 丨 大风号

潮起网 丨二牛网 丨 大鱼号 丨 易车网 丨 钛媒体

百家号 丨 今日头条 丨 搜狐号 丨 网易号 丨 财富号

新浪博客 丨 价值中国 丨 CnBeta 丨 腾讯博客 丨 虎嗅网

天涯论坛 丨 新浪微博 丨 脉脉 丨 封面新闻 丨 天极网

商业新知 丨 一点资讯 丨 通信人家园 丨 哔哩哔哩 丨 知乎

部分平台总阅读量

搜狐号    互联网分析师于斌    1.7亿   

百家号    互联网分析师于斌    750万

人民号              于斌            343万

云掌号              于斌            376万

一点号              于见            418万

今日头条    互联网分析师于斌  1364万

网易号              于见            1894万

财富号              于斌             434万

知乎                 于斌           594万

艾瑞网              于见             1017万

雪球                 于斌            1878万

新浪                 于斌            2632万

企鹅号     互联网分析师于斌     230万

「互联网联谊会」

1、与全国各地的同行交流经验、资源互换、异业合作


2、不定期分享市场、品牌、公关、产品的干货


3、不定期分享好看、好玩、好用的PPT


4、不定期有抽奖、红包等活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