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丽江静,比束河古,比白沙大,比和顺密——云南楚雄黑井古镇

 liran946 2020-08-13

云南四大古镇——丽江、束河、白沙、和顺。这个排名我不服,云南应当有5大古镇,如果把黑井古镇排除在外而硬要拼出4大古镇,那对黑井是极不公平的。

丽江古镇

丽江古镇

束河古镇

束河古镇

束河古镇

白沙古镇

白沙古镇

和顺古镇

和顺古镇

黑井比白沙规模大,白沙仅有四条古街,算是微型古镇;黑井比束河古,束河一看便知,为了商业需要,对街道进行过大规模"现代化改造",原汁原味的东西,仅存于古青龙桥一带;黑井比和顺更加紧凑,和顺虽则是几大古镇中保存国保单位较多的,但这些景点过于分散,使得游玩起来十分吃力;丽江无疑应当排在云南古镇之首,无论从哪个方面比,丽江都有其过人之处,但如果不怎么喜欢热闹,不喜欢人山人海,那么丽江就失去了它的优越性,喜欢独处、静思、发呆的人群,还是选择束河、黑井这样的古镇去比较合适。

一、古镇存活密码

黑井古镇

黑井地处禄丰县与牟定县之间的深山之中,一条极窄的乡道沿龙川江蜿蜒盘桓而上,两岸风景如画,时不时就有值得停车拍照的美景迎面撞来,但是鲜有能够停车处,不少美景只能擦肩而过。去黑井的路窄而险,且摩托车如过江之鲫鱼贯穿行,使得本已险象环生的道路更加危机四伏。

黑井古镇

从黑井镇出来没多远,一个急转弯处,一辆摩托闪电般冲过来,那骑摩托者,既不戴头盔,也不认真驾驶,反而扭头九十度不知在看路边的什么?等我们互相发现时,两车已几乎接吻,吓得我又急打方向,又急刹车;想来摩托骑手也吓得不轻,如果他也急刹、急转,必定翻车打滚。不料那司机一个神操作,左脚猛地踹地,迫使摩托偏离原航道,两车擦肩而过,也与死神擦肩而过。这场事故仅仅过去不到5分钟,另一场"车祸"接踵而来,又是一辆摩托从右边冲过来,把我的爱车刮出一道伤痕,还好人车无恙。

黑井古镇外的拉游客的马车五元一位

这两场有惊无险的车祸告诉我,黑井古镇基本保持了古色古香的原貌,没有惨遭"艰难探索"的荼毒,没有被商业化弄得不伦不类面目全非,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偏远闭塞,旅行社的大型旅游车没办法将游客一车车运来,所以那些破坏了无数古村、古镇的XX公司,才没兴趣对其下“毒手”(承包下来,进行商业化改造,将一个古色古香的村镇,改造成一座大商场),古镇得以侥幸存活。黑井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城镇格局,有21处文物保护单位。

二、"千年古刹"诸天寺

进入黑井古镇,第一个景点是"诸天寺",这里其实应当是个尼姑庵,因为走遍寺内,无论是打扫寺院的还是收拾房间的,所到之处都是比丘尼,既然看到的都是比丘尼,估计寺院内应当没有和尚,因为一座寺院内男女同修的基本不可能。

寺院都爱把自己的历史拉长,能给唐挂上钩的,绝不说自己是始建于宋,能给宋扯上边的,绝不说自己创建于明。这座寺院也说自己始创于唐,如果看黑井古镇盐井的开发利用历史,说始建于唐也并非不可能,早在南诏时期,黑井盐因质量绝佳,就成为专供王室的贡盐;段氏大理国时代,黑井已经是大理国国民的主要食盐来源地。

《天龙八部》第九章中有这样一段:"云南产盐不多,通国只、白井、黑井、等九井产盐,每年须向蜀中买盐,盐税甚重,边远贫民一年中往往有数月淡食。"黑井,当时就是大理国仅有的9个盐井之一,《天龙八部》虽是小说,不能当正史对待,但他以段氏大理国为背景,写作时还是大量引用了当时的史实,至少关于黑井的描述是真实的。明洪武年间,黑井设正五品的盐课提举司,于省;到清朝,黑井盐业到达鼎盛,盐税竟占到云南盐税64%。另据《黑井盐志》记载,黑井有盐最早始于唐代,黑井当地人李阿牛在山里放牛,一只黑牛走失了,李阿牛寻找到这头黑牛时,黑牛正在一处低洼处舔食地面,原来那里从地表下渗出了盐来。所以此地开发出盐井之后就被称为"黑牛盐井",后简称"黑井"。

既然唐代黑井就已经发现并开发了盐井,在附近山上开坛建寺大体也在情理之中。"天下名山僧占尽",大凡古刹必占据名山大川之绝佳处。诸天寺建于古镇的一面山坡上,奇花异草植被茂密,背山面水,居高临下俯视苍生,实为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但是进去一看却大失所望,到处金碧辉煌崭新如洗,古韵尽失。

空气中到处弥漫的油漆味压倒了庭院中鲜艳绽放的奇花异香,它告诉我,又一处可能的古建寺庙,又被无知者给毁掉了,这些无知者比起"艰难探索"的红卫兵和只认金钱的老板们更可怕,他们没有私利,但却无时无刻都在与古迹、文物为敌,无知者无畏,什么都敢破坏,而他们却自认为"功德无量"。果不出我意料之外,寺庙的后花园中大量的旧房梁、檩木料堆积如山,那是古寺的建筑构件,被他们拆掉新盖了钢筋水泥的大殿,建于唐也好、明也好、清也罢,自此,这座诸天寺再与古刹不沾边,成为名副其实的住着信徒的某某花园小区了,拜拜吧您哪!

三、黑井故事多

黑井古镇的优越性何在呢?其一,在几大古镇中,商业化程度最低,除了一条主街明显进行了商业化改造,街道加宽,引入了外来商户经营外,其他街道都保留了清末、民初的原貌,街道几乎都是极窄的巷道,两旁店铺低矮狭小,多数仅为一间门脸,而且门脸后面都是村民住户,生活气息浓厚。

以横跨龙川江的"五马桥"为分割,南面的临江街道以骡马客栈、供应骡马草料为主,也就是为运盐的马帮提供补给的区域,从政府为这些"历史建筑"悬挂的铭牌上看,在这条窄巷里,至少有33家马店,也就是专供骡马休息补给的店铺。这些马店集中开设,远离其他商业区是十分必要的,大批骡马落脚,气味必定十分难闻,如果和其他商业区混杂,人如何受得了?就此也可看出当时黑井镇的无比繁华热闹,非但店铺林立,连骡马店都林立。

在这条巷道上,遇到一位教师模样的老者,提起黑井镇的历史,这位老者那是侃侃而谈,充满自豪感。据他说,黑井之所以叫黑井,是因为当年龙川江两岸的大山上植被茂密,大树参天,把龙川江峡谷遮蔽的密不透风,即使艳阳高照,阳光也难以照射到地面,所以黑井镇常年都是深幽黑暗,所以才叫黑井。老人的版本与前面的"黑牛"版本迥异,虽与事实可能不符,但是里面却有一定的真实性。

老者普通话说得不错,其他村民无法交流

黑井熬盐需要大量的木材为燃料,就近取材是必然的,如果黑井四周的山上没有大量的木材,就不足以支撑这里的熬盐业。在当年仅有马道与外界连通,连马车都无法通行的当时,从远处大规模向这里长途运输木材是不可想象的。在黑井的盐文化博物馆里,有这样一段文字:"1931年,张冲出任云南盐运使。他了解到当时的许多穷苦百姓因盐价昂贵而不得不长期淡食,而黑井等地因以木材煎卤成本很高是盐价难以下降的症结所在,于是提出'移卤就煤'的方案,在一平浪修建了工业化生产的盐厂,使盐价降至原来的1/30。"

这段文字透露出几条信息,一是黑井的盐是靠木材熬煮出来的;二是熬盐日久,木材消耗量巨大,木材开始变得"物以稀为贵";三是滇军将领张冲任云南盐运监督使后推行了"移卤就煤"方略,熬盐由烧柴改为烧煤,从而大大降低了盐价。

何为"移卤就煤"?即将产盐地区的盐卤,通过管道运往20公里外的一平浪镇,用一平浪镇所产的煤来煎盐。当时中国并没有塑料管道可用,铸铁管也不能自产。运输盐卤的管道使用表面上了釉的陶管,但就是这条长达20公里的陶管却足足用了60年而不坏,足见其制造、建设、铺装质量之高。

四、看懂黑井,读懂古镇人

出了骡马店巷道,街道一分为二,大路沿街现在都由政府机关占据,基本没有居民或商业,不知在四九年以前,这里的布局是怎样的。与这条大道平行应当是当年最繁华的商业区,约400米长的街巷仅有3米宽,两边挤满了商铺,基本格局就是一件门脸,分为店门和铺台,店门用于人员出入,所谓铺台,就是商家在自己临街街面的窗前,用青石板砌出的一个平台,将出售物品摆在台上,方便买家挑选取舍,赶马人不用进到店铺内,牵着马便可以买东西。这些商铺和铺台大都保留了清或民国时的原有物件,使用了百年之久,有些铺台的石板上因不断摩擦而留下了明显的凹痕,愈显岁月沧桑。现存的古老铺台大约有160多个,有的因住户仍在自家店内经营而仍在使用,但绝大部分住户丁壮外出打工,剩下的年长者已无力经商而被废弃。

狭长的街道,斑驳的红砂岩墙面,街道的路石凹凸不平,但是却愈显岁月沧桑。沿街的商铺也显凌乱,大小无序、高矮不一,前后错落,与现代的精心规划后的城镇街道形成鲜明对比,但也就是这种差异,才让我们看到古人自由散漫,甚至是慵懒的慢生活。追求的是温饱后的悠然自得,富足下的精致优雅;至高的生活目标是血脉传承、天伦之乐;至尚的精神追求是书香门第、金榜题名。

一个小小的黑井镇,明清两代居然考出了13名进士,而且个个事业有成,非名宦即贤绅,个个都为黑井镇增光添彩。盐让这个古镇富甲天下,但却没有培养出"煤老板"式的富贵不仁,甚至涉黑。敦厚传家、忠孝仁义始终是大家的共同追求。

这条街巷的尽头是清光绪年间建立的"节孝总坊",为清光绪帝敕建,为旌表黑井、琅井、元永三地的87位贞洁烈妇而建。初看"节孝总坊",我以为是新建,不但因为坊上构建无一损坏,更因为构建牌坊的这种细红砂岩极易风化,而"节孝总坊"却几乎完整如新。

还有,牌坊的"圣旨旌表"以及"节孝总坊"几个大字均镌刻在白色大理石板上,并镶嵌在红砂岩牌坊"框架内",这种手法多见于现代工艺,而在前清牌坊中(我所见到的)尚属首例,如果这座"节孝总坊"确实未遭到"艰难探索"的荼毒,确实还是光绪原件的话,那应当是相当珍贵的。虽然看介绍认定此坊为光绪原件,但我至今心存疑虑,因为我的古建知识和阅历告诉我,除此之外尚无先例。

出了牌坊就是"五马桥",此桥始建于元代,因桥宽可并行5马而得名。五马桥为石砌拱桥,桥长60米,宽6.5米,原为石墩木梁,上砌石板桥面,1972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面。

这座桥上有一副对联,据说当时桥修好后,一位秀才出了上联:

五马桥桥上瞧风吹桥洞桥不动

  他求对下联,但无人对出。后来过了很长时间才有人对出了下联:

三清宫宫中躬雨打宫身宫空声

  现在小镇内有好几处用老上联,也对出了下联,而且还十分工整。

五、武家大院是"主"不是"王"

黑井古镇较好的保留了几处国保单位,建筑档次堪称云南翘楚,其中最有特色的古建群当属武家大院。清道光年间始建,整体布局一纵三横呈王字型,大宅由四个天井组成,有99间房子108扇门,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

1857年咸丰帝赐武继祖恩科进士,并御书'画荻芳徽'匾额旌表。"武家大院与咸丰七年由武继祖进行过扩建,从而形成四大天井,1万平方米的格局。但如今的武家大院可供参观的仅剩两宅院、一花园格局,其他宅院不知是否又被"艰难探索"给探索掉了?

但是,即使仅剩两院,武家大院仍然是不可多得的云南建筑精品,华美、典雅、精致。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武家大院实际是王字的右半边,也就是说只能看到半个王字,准确来说更像一个英语的字母E。E字的那道竖杠是大院的主房,三层楼高,一共有七开间。

而E字的三道短横杠是大院的偏房,也是三层楼,但为了体现纲常伦理,长幼之序,三道横杠的楼层有意降低,即和主房明显体现出"尊卑"高下,同时也避免了主房、偏房的屋檐相互干扰"打架"的问题,使得本来矛盾难以处理的线条,变得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跌宕起伏,优雅舒朗、稳定有序,呈现出五线谱一样的韵律之美。

武家大院图片来片网络

E字母的中间小横杠是一个三开间的廊屋过厅,过厅只有房顶而没有墙面,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前后院的沟通问题,不至于由于它的阻隔而使得前后院分割,同时又可以当做开放式客厅,来人在廊下就坐,享受着过堂风的沐浴,一杯清茶解渴,心旷神怡。这种巧妙的设计真的是鬼斧神工,惊世骇俗。

E字母的缺口处面对的是一座大花园,内有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奇花异木姹紫嫣红。这种布局与中原地区的四合院、中轴线、后花园有着根本的不同,但无疑更加科学,更加美观,更加实用。无论是站在屋内凭窗而望,还是坐在廊屋过厅随意一瞥,花园景致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实在是精妙设计。

武家大院的介绍中都说是一座"王"字型宅院,其实我实地考察后方知,这不是一座"王"字形大院,而是一座"主"字形大院。因为人们都只看到了大院的主、偏房,而忽略了这座大院的一个重要,甚至是主要建筑——大门楼。这是一座明显带有白族建筑风格,但又比一般白族建筑更加宏伟、更加美丽的门楼,与这座豪宅的风格搭配的天衣无缝相映成辉。这种门楼应当是白族高规格建筑的一种通例,非歇山、非芜殿、非悬山,如果非要拿汉制建筑样式做比的话,倒更像盛于北宋的"五凤楼"样式。

建筑分为三层,一层为斜坡面;二层为线条优雅的月牙弓形檐,这一层为四面坡型,即四个方向的形制是完全一样的;第三层为中间大门上方是断开的,即房檐造成对大门的遮蔽,又无形中形成了想两面舒展的腾飞线条,怎么看都像是大鹏展翅,振翅欲飞。这与汉制的五凤楼有异曲同工之妙(参照我的另一古建文章《玉宇琼阁五凤楼》)。

大理市宾川县鸡足山的洗心桥

我在云南各地旅游时,也曾发现过与武家大院门楼一模一样的建筑,那就是大理市宾川县鸡足山的洗心桥的廊桥建筑,这是一座曾被洪水摧毁的古桥,90年代重建,不知是原貌复建,还是仿古重建,无论什么办法重建,如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廊桥的确和武家大院门楼如出一辙。

就是因为"王"字型宅院多出了这样一个门楼,就成为了"主"字形宅院。武家宅院的建造者是有意为之,还是"一不小心",现在已无从考察,但这显然是冒有巨大风险的,在建筑规制及其严格的满清时期,违制即获罪,满门抄斩也不稀奇,如果有政敌,如果遭告发,那一定灾祸加身。但这个秘密没人发现,我发现了我知道了,但我不会告发。如果告发了,武家无形中又多了一个"反清斗士"的头衔,武家大院可能又成为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未可知。

武家大院门楼上悬有一匾,上书"画荻芳徽",为清道光帝亲赐。画荻芳徽是何意思?画荻是唐代大诗人欧阳修的典故,欧阳修自小家境贫困,读书写字买不起笔墨纸砚,欧阳修的母亲就用荻草为笔,大地为纸,让欧阳修识字,后来欧阳修成为一代文化巨匠。芳徽则是指道德高尚,那么咸丰帝亲赐武家的祖先武继祖恩科进士,并赐"画荻芳徽"这样的牌匾,足见武家先前并非富贵之家,一定是靠刻苦努力终有建树,从而被皇帝亲自表彰。

六、 宏伟巨建"庆安堤"

五马桥

踏过五马桥,左转沿河岸南行,在山崖下至今保留有民国时期的数口盐井,大多至今都还有卤水在那里沉淀了百年,一些盐井可以接近卤水水面,用手沾一沾,放在舌头上一舔,却没有想象中的苦涩,居然有一种咸香的口感。看来都说黑井的盐味儿格外,用黑井盐腌制出的食材十分美味,以至于在南诏、大理国时期黑井盐成为皇室贡盐,可谓名不虚传。

天恩井

黑井镇处于两山夹持的龙川江河谷,东西两边高山夹峙,地势低洼,加之长期砍伐周边的森林用于煎盐,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遇到暴雨极易发生泥石流洪灾。自元代有记录以来,黑井古镇17次遭到泥石流和特大洪灾袭击,盐井、商铺、民舍被淹,制盐业被迫停顿。危害最甚的是龙沟河,那是黑井镇石龙村西南方向的U形山上发源的一条河沟,每逢暴雨必有泥石流,对古镇威胁很大。

自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起,黑井人民开始在龙沟河南岸修建堤岸,以防御泥石流灾害。但屡修屡毁,又屡毁屡修,尤其是清光绪二十七(公元1901年)五月,暴雨后龙川江支流龙沟河爆发特大泥石流,龙沟河南岸的石堤被冲毁68丈,"淹塞龙泉井、新井,冲坏文庙、财神祠、学署各要地及灶房、民房数十间,淹弊人民数十丁口,漂没牲畜无算"给社会带来很大冲击。

清光绪二十七(公元1901年),黑盐井提举司提举邹馨德禀请朝廷,要求重修龙沟河南岸石堤,历经4年建成,共耗银三万六千八百余两,起名庆安堤,后又被洪水泥石流摧毁。

民国13年,盐税局长李一廷两人又向民国政府申请公款(滇币)九千二百余元(滇币是民国元年时的云南军政府发行的纸币,由蔡锷治下的军政府成立了"富滇银行"该银行发行的纸币与银元比值相同,可自由兑换。),再次重修庆安堤,堤岸由加工精细的巨大条石采用"金包银"的方式砌筑,条石衔接处中间凿燕尾槽,用熔化的铁水浇铸,凝固后形成铁锭卯榫,极大的增强了堤岸的整体性和稳固性,以抵御泥石流的巨大冲力。庆安堤长362.5米,高10米,宽6-7.4米,是一座红砂石建成的大坝。在大坝前,建有一座有红砂岩牌坊,中镶嵌着3块石碑,碑文记载了当时修建的经过。庆安堤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防泥石流为目的的工程设施。有专家认为,黑井庆安堤是仅次于都江堰的伟大水利工程。

  黑井古镇内的半山腰上还有大龙祠、飞来寺、文庙等古建,大龙祠内悬挂着雍正皇帝所题写的牌匾"灵源普泽"。

大龙祠

飞来寺

文庙

文图李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