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多为低矮潮湿的茅草屋——北京东城标杆胡同手机速写

 老阿工作室 2020-08-13


大多为低矮潮湿的茅草屋——

北京东城标杆胡同手机速写


    北京东城标杆胡同位于东城区西南部。原位于崇文区中部。北起广渠门内大街,南至三转桥胡同,长180米。属体育馆南路街道办事处管辖。

    标杆胡同明代称此巷为“表杆胡同”。据访当地老住户,传闻:过去这里居民都是贫苦之户,男人去给人家干活,女人在家做些手工活帮助家里度日。这里的女人都给纸铺糊高粱秆。这种裹纸的高梁秆是裱糊匠糊顶棚必用之物。后来人们称这条胡同为“表杆胡同”。现北部已拆除。 

    裱糊匠,简称糊匠,系专门为人们用纸张裱糊房间的艺人,是民间一种服务性行业,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曾经十分流行,只要有结婚的家庭,婚前不可忽视的一件事就是裱糊新房,让新人能够住进崭新明亮的洞房,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糊匠的业务更加红火。

    千百年来,普通百姓居住的房屋,大多为低矮潮湿的茅草屋和平土房,土木结构,墙壁多为土坯鹅卵石砌成,墙面皆为粘土泥抹平,年深日久,经过炊烟和煤油灯的修饰,墙壁和屋顶都黑乎乎的,宛如黑窑洞一般,低矮、潮湿、暗淡,光线特别不好。

    多少年来,人们把土房盖好后,多少年没条件裱糊房间,个别困难家庭,房子住多少年,窗户都没能打上,有的甚至连屋门没有,但到了孩子说媳妇结婚时,无论如何也要裱糊一下房间,那可是人生唯一的一次花烛夜啊,怎么也要让人耳目一新啊!

    时势造英雄,为增加房间的亮度,滋生了一个特殊行业,称之为“糊匠”,亦称“裱糊匠”,他们专门用手工毛边纸裱糊房间,从顶棚到四壁,全部裱糊一遍,达到焕然一新。

    人们初步解决了温饱,手头还有了一点富裕钱,即使家中没有结婚者,也都想把房间整饬一下,请糊匠把屋子裱糊一下,让其靓丽一新,增加点喜庆气氛,再享受一次住新房的幸福,让裱糊匠更加忙碌起来,裱糊了东家,裱糊西家,忙得不可开交。

    裱糊房间,一般需要四五百张左右毛头纸,一百多根白高粱秫秸,五斤白面、二斤左右二寸铁钉、以及一绺线麻皮儿以合少量细铁丝。高粱秫秸,用来绑扎屋顶架子,要先把叶子和裤腿儿全部剥掉,赤裸裸的秫秸杆儿方可使用。

    但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人再居住土平房和草房,鳞次栉比的楼房或北京平、大瓦房,都用新型材料装修,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宽敞亮堂,兴旺了千百年的糊匠,逐渐没有了用武之地,只好悄然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编后:北京的胡同自有照相机以来,就有很多人拍摄,每一位记录者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情怀,都有自己的审美取向,我只是用手机将所看到的速写下来,其中也包括我对胡同的回忆和期望。文中所有的照片都是用手机拍摄的,文字资料都是在网络及图书馆搜集整理的,如有不妥之处还望直言不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