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18-东四轿子胡同~(老阿带您胡同游之十八)

 老阿工作室 2020-08-13

018-东四轿子胡同~

(老阿带您胡同游之十八)

  从东四路口往北路西第二条胡同是个很窄的胡同,这就是东四轿子胡同。东四轿子胡同呈南北走向,中间曲折,全长335米。北起钱粮胡同,南止隆福寺街,东有两条支巷通东四北大街,西有支巷通连丰胡同。轿子胡同,自清光绪时就称轿子胡同,沿用至今。据传,因该胡同居住着许多轿夫,以抬轿子为生,故而得名。 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钱满胡同并入,"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爱群胡同,后恢复原名。

  我从70年代初由钱粮胡同搬至轿子胡同居住,这一住就是几十年,所以对轿子胡同很熟悉。在80、90年代,轿子胡同在北京名气最大的应该数阿静餐厅了。在胡同一个10来米长的狭窄支巷里,北京工薪阶层品尝了粤菜,认识了生猛海鲜;她开风气之先,在改变北京人点一桌菜剩半桌的陋习中起了部分催化作用;她让习惯了冷面服务的北京人进入"轿子"后看到了微笑服务的美妙。她身后,北京上百家粤菜馆向她拜师后纷纷竖幡立旗。,以致北京食客流传了一个说法:上山(山釜)下海(明珠海鲜)进城(美食城)看阿静(新阿静)。

  据了解,那是1987年的夏天,年仅19岁的陈静怀揣着9000元人民币在火车上站了36个小时后来到北京。此前,她刚刚辞去广州市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的护士工作。她先是租用东单一家经营北方食品的馆子,后来寻到了东四轿子胡同,这里有一家经营不善的烧鸡店。她没有考虑小巷子的客源问题,也没有考虑铺面的窄小,"只要有钱寄回家就行",于是,"新都粤菜馆"的牌子挂了起来。仅仅6年时间,一个当初站在北京站前连东南西北都分辨不清的女孩陈静,发展成了今天在北京西四北大街一块400平方米的土地上赫赫有名的女老板阿静。 

  除了阿静以外,著名京剧演员孟小冬20世纪初曾居住在轿子胡同8号。这是一座中西合璧式四合院住宅,该建筑房间高大,室内陆板比室外地面高出近1米,下有通气孔。据了解,此宅原为杜月笙房产。

        孟小冬是北平宛平人,1907年生于上海,著名京剧女老生演员,有老生皇帝(冬皇)之誉。祖父孟七(清同光时期的红净名角)和父亲、伯、叔均为京剧演员。她5岁学艺,7岁登台,先后向姑父(又说为舅父)仇月祥和谭鑫培的琴师孙佐臣学习须生,宗孙派(孙菊仙)。12岁在无锡正式挂牌公演,14岁随仇等在上海、浙江、济南、汉口、福建以及菲律宾等地与粉菊花、露兰春、姚玉兰等同台演出。因童声嗓音高亢,戏路以高嗓老生为主。孟小冬1927年与梅兰芳结婚,1931年离异。1949年春离沪赴香港定居,1950年与杜月笙结为夫妇,1951年杜病逝后在香港课徒传艺。1967年,移居台北,1977年与世长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