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88-帽儿胡同~(老阿带您胡同游之八十八)

 老阿工作室 2020-08-13

088-帽儿胡同~

(老阿带您胡同游之八十八)

  从南锣鼓巷往北, 路西第四条胡同就是帽儿胡同。帽儿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南锣鼓巷,西止地安门外大街,南与东不压桥胡同相通,北与豆角胡同相通,全长585米。帽儿胡同,清代属镶黄旗,称帽儿胡同,民国后沿称。"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辉煌街四条,后恢复原名。原胡同内有文昌庙、斗姥宫(又名斗母宫)、显佑宫,今均已无存。5号为清朝四合院,9号、11号的"可园"是清代咸丰年间监司荣沅的私人宅园。

  帽儿胡同35、37号,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后郭布罗婉容婚前住所,为其曾祖父郭布罗长顺所建。婉容大婚前居于此,俗称娘娘府。13号院是北洋军阀冯国璋的住宅,45号院是清代提督衙门,俗称北衙门,民国时曾为保安警察队部驻地沿称,今为中央实验话剧院。现胡同内有帽儿胡同小学等单位。

  郭布罗·婉容(1906-1946),字慕鸿,号植莲,满洲正白旗(达斡尔族)。1922年,已满16岁的婉容因其不仅容貌端庄秀美、清新脱俗,且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而在贵族中闻名遐迩。同年,被选入宫,成为清朝史上最后一位皇后。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11月5日,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婉容也随之离宫。

  帽儿胡同7-13号,是一处由五座院落并联而成的大宅第,占地面积共11000平方米,规模广阔,布局严谨,山池亭榭俱全,在现存的私家宅院中非常少见。这座宅院中的"可园"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包括其他四座宅院。7-13号曾是文煜宅、冯国璋故居、朱家溍故居。

  文煜(?-1884年)为清满洲正蓝旗人,费莫氏,字星岩,历任福州将军、刑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光绪七年授协办大学士,光绪十年复拜武英殿大学士,不久病故,死后赠太子少保,谥号"文达"。此宅被其后人售予北洋政府要人冯国璋,日伪时期又归伪军司令张兰峰。解放后此宅被分隔作不同单位的宿舍,著名学者朱家溍先生曾经在13号院居住。其中9号、11号院还曾一度用作朝鲜驻华使馆。

  朱家溍(1914年-2003年),字季黄,浙江萧山人,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第25代世孙,从小在北京长大。其父朱翼庵,名文钧,1902年作为中国第一批公费留学生就读英国牛津大学经济系,毕业归国后出任财政部盐务署署长。由于家学渊源,所以对中国的古籍碑帖有较多的了解,早在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初即被聘为专门委员。书香门第的朱家除了四壁图书外,也陆续收藏了很多各类文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