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95-华丰胡同(老阿带您胡同游之九十五)

 老阿工作室 2020-08-13

095-华丰胡同

(老阿带您胡同游之九十五)

  由北锣鼓巷南口往北,路西第一条胡同就是华丰胡同。华丰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北锣鼓巷,西止宝钞胡同,南邻鼓楼东大街,北靠琉璃寺胡同,全长270米。华丰胡同,明代属金台坊,东端北侧有法通寺(净业寺),在今华丰胡同甲七号。法通寺建于元至正年间,明时重修。清朝属镶黄旗,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再次重修,改殿额为净因寺。乾隆时称法通寺胡同,宣统时称法通寺,胡同因寺得名。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称法通寺胡同,1949年后沿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改称华丰胡同,"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赞军街头条,后恢复原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张瑞芳的母亲,被称为革命母亲的廉维曾居住于此。现胡同内有华丰幼儿园。

  廉维(1889-1960),原名杜健如,北京密云人,丈夫张基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中将炮兵总指挥。九一八事变后,她支持子女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并把自己的住宅作为北平地下党活动的场所。后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和延安工作,因过度劳累,致一目失明。周恩来总理称赞她是"值得尊敬的英雄"。

  廉维出生于密云古北口一士绅家庭。青年时期开始接触革命思想。24岁结婚,其夫张基,河北省东光县人,北京陆军大学炮科第三期毕业,曾任国民革命军北伐军中将炮兵总指挥。1928年春,张基于徐州军中去世,此时,廉维39岁,带着6个子女定居北平城内。1935年"一二·九"学生抗日救国运动中,她支持大女儿张材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初秋,她家已成为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的场所,黄敬、蒋南翔、彭真等先后在她家开过会或联络接头,她还为党组织保管过一些文件,不久,即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她的3个女儿张木丹、张瑞芳、张昕先后离家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工作。1939年她带着幼子,离开北平赴晋察冀参加抗日工作,先在涞水县做妇女工作,后到平山县保育院当会计,小儿子张进生病去世,她都无暇照顾。

  1942年冬,廉维调到晋察冀边区党校工作。由于在反"扫荡"斗争中受伤,1944年党组织送她去延安治病,同时照料生病的黄敬。在延安她第一次见到由重庆返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的周恩来。因廉维的长子张伯弓召在重庆国民党政府军任炮兵营长,1945年10月,周恩来特意用飞机秘密将她接到重庆做策反工作。经她教育启发,张伯弓召毅然脱离国民党政府军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后,她又回到晋察冀,在边区财经办事处工作。后到阜平县基层做群众工作。新中国诞生后,她回到北京,并将法通寺10号的一处私房交给国家,还将珍藏多年的两张根据地纸币捐献给财政部。她请求参加北京市教育改造妓女的工作,工作完成后,任商业部干部休养所副所长。1958年退休,1960年7月22日病逝。彭真等参加了她的遗体告别仪式,周恩来为其墓碑题写了"廉维同志之墓"6个大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