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制炉名家赵玉保谈现代机工铜炉与传统宣德炉区别

 华豫图书馆藏 2020-08-13

​  现代的机工铜炉与传统手工铜炉的本质区别,宣德炉制作工艺流程 ,有很多现在年轻人对我们中国的传统炉文化缺乏了解,鉴有次感所以写下这篇文章。机工做铜香炉工艺非常简单,

就是直接拿铜棒用车床车出来,然后在高锰酸钾的化学水里泡3、5分钟再喷一层清漆就成品了,基本上没有什么工艺艺术上的价值,更不可能有收藏价值,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懂拿着一看、就感觉机工的铜炉颜色非常均匀做工又好包括炉内胎都车床车的光光的而且价格又非常便宜。相比之下手工的炉子,传统铸造炉内堂也不光滑,价格又高。今天我们就来讲解一下传统手工铜香炉,那么说到铜香炉就不得不提起我们中国的文化魁宝 一代名品大明宣德炉了。

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间设计制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在宣德皇帝的亲自督促下,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炼铜、造型必须自《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及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瓷甄选而出。

   制作流程工艺:一、画炉型图纸,二、泥塑原型,三、制内模,四、制外壳模具,五,摇制蜡模型,六、涂抹沾浆,七、撒沾耐火砂(一般需要5种粗细不一的砂由细到粗需要至少7层),八、阴干,九、高温脱腊,十、烧壳模,十一、融化铜水,十二、浇铸铜水,十三、敲掉模壳,十四、清炉外砂,十五、磨掉浇口,十六、清炉内砂,十七、80目锉刀砂纸打磨炉体粗打十八、320目砂纸打磨十九、800目砂纸打磨二十、最后用1200目超细砂纸打磨完成,二十一、錾刻,二十二、落炉款,二十三、朱砂……等中药手工着色养皮壳包浆……等等历经20多道工序而成。除铜之外,还有金、银等贵重材料加入,所以炉质特别细腻,呈暗紫色或黑褐色。一般炉料要经四炼,而宣德炉要经十二炼,因此炉质会更加纯细,如婴儿肤。鎏金或嵌金片的宣德炉金光闪闪,能够给人—种不同凡器的感觉。宣德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史料记载有四十多种色泽,为世人钟爱,其色的名称很多。宣德炉是出自明代珍品,遭受过的浩劫也是空前的。赵玉保,河南当代制炉名家,祖上赵炳宸自清高宗乾隆年代起既从事宫廷铜器制作,赵玉保是赵氏铜艺第五代传人,炉香斋铜炉文化传承人,谈起一代名品宣德炉实在是让人心疼惋惜。

1950~1953年抗美援朝时,战争需要大量的枪炮弹药,便发动民间收集“旧铜”,从各地所收集来的旧铜器中,自然有不少的铜炉。

19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时,全民征集铜铁,老百姓家里的铜器,如铜盆、铜锅、铜勺、铜炉等都贡献出来了。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各种古旧铜器,包括铜炉,自然作为迷信品“破四旧”被收集到铜材厂熔掉。虽然后来经文物部门拣选出不少,但已被熔化的自然也不在少数。      这是49年后三次铜炉大劫难。造成今日真宣德炉已成凤毛麟角。所以在选购宣德炉时务必重视其材质和工艺。只要是好的材质,好的工艺,老旧的包浆,那么最起码是清代的产品。这几年在拍卖行中拍得高价的大都是清代制作的宣德炉。现代科技发达,虽然有数控车床和3d打印的设备能做出部分简单的铜炉器型来,但是这样死板的机工产品是没有灵魂的,缺少匠人手工雕琢的味道。就像一副名家手画作与现代印刷品是没有可比性的。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懂传统文化,很少有耐着性子来学习传统手工艺,都嫌脏累不挣钱!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下去,如果好的传统文化和手艺不能传承下去确实是非常可惜的。

139万成交,铜象耳宣德炉

此件香炉样式来源于明宣德炉,炉身形制规整。直口,两侧置双象耳,象首粗眉杏目,长鼻直竖,表情自然细腻,循“太平有象”之吉意装饰,包浆沉稳,色泽典雅,敦厚之中不失灵巧精致,是为书房陈设雅器。焚香其内,历史的厚重之感随香外溢,仿若置身其中,随香而止,怅然若失。底书“宣德五年吴邦佐造”楷书款。带底座。大明宣德炉_ 近年来成交记录如下:

大明宣德炉底板双龙大明宣德--成交价:RMB3,000,000---成交日期:2016-12-21

清大明宣德炉---------成交价:RMB1,654,000---成交日期:2012-12-24

铜象耳宣德炉---------成交价:RMB1,495,000---成交日期:2013-12-0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