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些人把电影里不敢拍的东西,放进了MV里

 四味毒叔 2020-08-13


MV作为影像的一种表现形式,虽然都是和歌曲绑定的,但它也在独立的发展,从讲述模式到拍摄手法,MV都在逐渐变成一种新的影像表现手段。

1990年之前,中国大陆还没有人拍过MV,不光是没有人拍过,甚至很多人都没有MV的概念,而国外在1982年之前的MV也没好到哪里去,基本上就是歌手对着镜头唱歌,索然无味。

用视听语言来区分的话,这段时期叫做音画同步,完全不能叫“拍摄”,只能被称为“录像”,固定机位加固定景别,前奏起来点开机,唱完就点关机。

直到迈克尔·杰克逊发行了专辑《Thriller》改变了这种状态,这张首次将舞蹈融入音乐录影带中的行为,让所有看到他MTV的人都震惊了,而且他还是第一个在MV中放进故事情节的音乐人。

简单的说,MJ是第一个把MV拍成“微电影”的人。

直到MJ专辑除了8年,国内都还没有一支正儿八经的MV,当时凭借青歌赛出道的屠洪刚,就琢磨着要给自己的新歌来一个影像式的短片,于是找到了当时正处于北漂的张国立,两人商量先拍一个。

但当时的张国立完全不知道什么是MV,屠洪刚就拿来迈克尔·杰克逊的MV给他看,让他找寻灵感。

1900年,他用胶片拍摄了中国第一支MV,歌曲是屠洪刚演唱的《感觉自己》,当时屠洪刚找来了十个模特,模仿欧美的风格,将话筒绑在脚手架上,有模有样。

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支MV是在六年之后,张国立导演,屠洪刚的《霸王别姬》MV,这首在众多软塌塌的华语流行乐坛中,充满阳刚之气的歌瞬间就火了,也让不少人看到了这部真正意义上的华语MV,由张国立和张会军一起拍摄,这一版也是不少KTV至今在用的一版。

但要说当时MV的颠峰之作,还是要数《雾里看花》这部“大制作”“大特效”的MV。

虽然起因阎肃为1993年央视的“3.15”晚会写的“打假歌”。

那时假冒商品最多的是化肥、农药等,但又不能写的这么直接,就变成了“借我一双慧眼吧,把这纷扰看个清楚……”

这首歌当年那英的“电母”形象到现在还有不少人记得,现在看来廉价的特效,加上极具时代感的妆容,是张国立导演那年的别出心裁,也造就了90年代中国本土MV发展的黄金时期。

那时MV整体不会有太多场景上的变化,简单的实景拍摄加上人物景别的不断变化,唱词段落配合着部分意象表现,表面上看歌曲和画面内容基本上没有关系,但却成了最主流的拍摄手法,算是“音画分离”的时期。

之后很长一段时期,这种走意境的MV都在两岸三地盛行,其中也穿插着不少叙事类的MV。

但要说普及叙事性最强的歌手,自然是周杰伦,一来是他的作品传唱度,另一个则是当时KTV产业的盛行。

这位“顶流”歌手传唱度较高的几首歌,MV几乎都在只言片语的讲述着故事,你甚至能从他的MV中提取出来几个重点元素。

比如“黑帮”元素就多次在他的MV中出现,《以父之名》《退后》《搁浅》等等,从欧洲风格的黑帮家族到市井夜市的地头混混,这种90年代在香港电影中盛行的黑帮元素,被放进了MV中,混上台湾的地域特色,一首《退后》你能看到脸带淤青的街头少年为了保护心爱姑娘日常茬架的样子。

除了周杰伦,当时越来越多的港台歌手MV开始走叙事路线,任何一个90后喜欢的港台明星几乎都有不少主打歌的MV是在讲述故事,只是不变的依旧是实景拍摄,大家将预算都放到道具和空间中。

只是随着电子乐、说唱、以及迷幻音乐逐渐被国人喜爱,歌手们开始发掘更多的音乐元素,也在MV上做了诸多改进,实景拍摄逐渐减少,棚内录制,绿幕加特效成了节约成本和后期添加视觉元素的重点。

久而久之,很少有人会像之前一样,因为MV去哪里取景而大肆宣传,就算拥有电影级的画质也不足为奇,反而是电影拍出来了MV的质感,则要声讨很久,这就直接导致很多人心中的满分MV是《小时代》。

从循规蹈矩的“音画同步”发展到“音画分离”再到现在,MV是不少导演梦开始的地方,也是一种拥有更多变化的影像类型。

多变的风格和丰富的视觉元素加上只言片语的讲述方式,让很多歌曲前奏响起时,带我们回到了那个年代。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