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世间沧桑变化,内心安然

 李涣 2020-08-13

心大了,事情就小了。

看世间沧桑变化,内心安然。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

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力很强,凭自己的才能就可以取得成功,这时失败就在等着你。

人应该成为一根空心的竹子,让所有的能量通过自己流淌过去,像竹子一样虚心,像路上的泥土一样谦卑。

01

有人觉得宽容是一种妥协的姿势。

有人觉得宽容如武当太极拳,虽然不像金刚拳、铁砂掌那么铁骨铮铮,但能够以柔克刚。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他的邻居是桐城的另一大户——叶家,其主人是与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

有一次,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写信给远在京城的张英,想要倚仗他的权势让对方让步。

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读了信后深感惭愧,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

叶府主人见状,也命家人把院墙后移三尺。就这样,两家之间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

从此,张、叶两府再无隔阂,“六尺巷”也成为千古佳话。这条巷子不深,但留给后人的思考却很深。

忍让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智慧。

02

有句古话说得好:用争斗的方法,你绝不会得到满意的结果。

但用忍让的方法,收获会比预期的高出许多。

老子是世人敬仰的对象,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也颇有大师的风范。

当时,有一位自认为广闻博学的人叫士成绮,他经常听到别人称赞老子具有超然高尚的智慧,心想:“难道还有人比我更聪明、比我更有智慧?”

于是他决定登门拜访老子。

他来到老子的住处,环顾四周后大笑起来,对老子说道:

“我经常听人称赞你是有大智慧的圣人,所以,我不畏路远,走了好多天,千里迢迢地到此拜访。

但是,我见到的和听到的却不一样,走进你的住处,我觉得好像进了老鼠洞一样,一片杂乱,你不懂得维护生活环境,枉我不远千里来此,而你竟然是这么糟的人!”

老子好像没有听见似的不作回答。

士成绮骂完了转身走了,但是,心里觉得很奇怪:“我对着被人称为圣人的老子破口大骂,把他比成老鼠,把他的住处比成老鼠洞,他一句话也答不出来,我应该颇有成就感才对,但为何我心里却有失落感,不觉得自己赢过他,这是为什么呢?”

当天晚上,他一夜失眠,第二天一早他又去拜访老子。老子的表情和昨天一样,并无愠怒之色。

士成绮坐在老子面前问道:“昨天我用言语刺伤你,但是你一点儿也不生气。我自以为胜利了,可是心里却若有所失,这是为什么呢?”

老子这时才开口说:

“真正体会到了人生之理的人,能把一切生物平等看待,牛、马、狗、猫,或者老鼠,它们和人能有多大差异呢?

所以,不管你把我比作什么,我都不觉得是侮辱,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平等的呀!”

士成绮听了十分羞愧,他感受到了老子的伟大和自己的卑微、幼稚。

忍让不一定意味着软弱可欺,更多的时候,忍让是一种隐形的坚强,是一种平静的突破。

懂得忍让的人,只不过是不想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小事上。

人活一世不容易,能平安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就是幸福。

凡事都要包容,胸怀要像大海一样宽广,做事不要只想着自己。

一个人想改变别人不容易,应该努力改变自己。

改变靠的是毅力,不是为他人改变,是为了自己的人生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而改变,只要能改变自己的心态,人生就会更精彩。

宽恕而不忘却,就如同把斧头埋在土里,而把斧柄留在外面一样。

03

古人说:“江海所以能为百川王者,以其善下之。”

古往今来,大凡志存高远,胸怀韬略的明达贤者,都能够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从容不迫地处理各种难题,淡定一笑容,纳世间百事。

官渡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当时,袁绍占尽优势,率七十万大军,兵多将广,且粮草充足;

而曹操区区七万兵马,仅为袁兵十分之一,且粮草乏困,几欲断绝。

然而,世事造化弄人,曹操竟最终以少胜多,以弱克强,反败为胜。

大战之后,曹操从袁绍遗下的东西中拣出书信一束,全是他军中之人与袁绍的暗通之书。左右都劝曹操按信逐一点名杀之,以解不忠之恨。

但曹操却将信札付之一炬,不予计较,微微一笑说:“请你们想想,当时袁绍的力量那么大,连我都感到不能自保,何况大家呢?”

他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足见其宽厚仁爱的性格。

曹操知道关羽刚烈忠勇,是一位难得的将才,因此极希望将关羽纳入麾下。

于是,曹操对关羽百般示好,不仅答应了关羽所谓的“降汉不降曹”的要求,而且还赠以锦袍、赤兔马,授予关羽“汉寿亭侯”之爵位。

关羽不为之心动,竟自“挂印封金”而去。

曹操的手下得知后想要追杀他,曹操却阻止了手下的行为:“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这除了说明关羽的忠义之外,也显示曹操的大度。以至于后来的史学家这样评说曹操:“曹操如果没有成王成霸的人的胸怀和肚量,做事情哪会达到这样的境界呢?”

曹操的这种大度,还体现在他对待毕谌的问题上。曹操在做衮州牧时,曾任命东平人毕谌为别驾。

张邈叛变时扣押了毕谌的家小,曹操慰问他并且让他到张邈那里去,以免他的家人遭灾。

毕谌见曹操如此体恤他,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接着就真的离开了曹操去依附了张邈和吕布。

后来曹操打败了吕布,毕谌被俘,大家都担心毕谌有杀身之祸,曹操却说:“孝顺父母的人难道会不忠于君吗?这正是我们所要寻找的人啊!”

并任命毕谌为鲁国相。

如果说这些还不够具有代表性的话,那么,曹操对待仇人的态度足见其成大业者的胸怀。

公元197年,曹操率军南征宛城张绣。

张绣的谋士贾诩听说曹操来攻,便劝谏张绣前去投降。

曹操同意了张绣的投降请求,便引兵进入宛城屯扎。

但曹操未曾想到的是张绣假意投降,举兵谋反,曹操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逃跑途中被乱箭重伤,自己的长子曹昂、大将典韦都被杀。

对此,曹操痛心不已。

按理来说,曹操与张绣一定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他定是要将张绣置于死地而后快,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一个如此仇深似海的对头,曹操照样容得下,后来又允许他投降,并封为扬武将军。

而在这种情况下,张绣还敢去降,说明曹操胸能容人已天下皆知。

04

还有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公元210年那篇著名的《为袁绍檄豫州文》,就出自陈琳之手。

陈琳在檄文中历数曹操多项大罪并且揭露曹操的隐私,说曹操祖父当年与徐璜并作妖孽,伤风败俗、鱼肉百姓。

骂曹操的父亲曹嵩,话更难听:“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大器。”

骂曹操本人:“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好乱乐祸。”

大意是:曹操这个宦官的后代一天到晚只会捣乱,从未做过好事。这样的遗丑,天下人都应该来消灭他。

被这样骂一通,丑扬天下,实在让人不能忍受。陈琳被俘时,曹操问他:“骂人骂我一个也就行了,怎么连我的祖宗也骂上了?”

陈琳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文章写到了那个地步,只有写下去了。要杀要剐随你了。”

曹操听了笑了笑,不再计较,还是让他做文书工作。

曹操用他的豁达大度成就了自己的一番霸业。

所以人生漫漫长路,在途中遇到挫折、坎坷也在所难免。

想要迈过一道道坎儿,就一定要经历磕磕碰碰。

胸中无理想、无抱负的人,大事惜身、小利舍命,终究是难成大业;

而胸怀鸿鹄之志的人,无论大事小事,都会严于律己,以博大的胸怀成就一番事业。

淡定不是不问世事,不是逃避烦恼,而是为成就大事而淡定小事,用宽广的胸怀来实现人生的理想。

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