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蒲黄:长得像香肠,味道清淡而美味!且根、茎、叶都有大功效

 mjx1234图书馆 2020-08-13
一脉中医 2020-08-11 09:17:56

相传,南宋年间。宋度宗一次携带爱妃,来到御花园,尽情游春赏花。时值春光明媚,百花吐艳。他们时而嬉戏打闹,时而开怀畅饮,好不乐哉。然而,乐极生悲,就在当天晚上,宋度宗突然舌头肿胀起来,既不能言语,也不能进食。

满朝文武百官焦急万分,急忙召集宫廷御医研究诊治方法,蔡御医道:“皇上的舌病用蒲黄和干姜各半研成细末,蘸之干擦舌头可愈。”度宗就按此方法治之,果然见效。后来度宗就问蔡御医:“蒲黄和干姜为何能治寡人的舌病?”蔡御医道:“启禀万岁,蒲黄有凉血活血作用。盖舌乃心之外候,而手厥阴相火乃心之臣使,得干姜是阴阳相济也。”

蒲黄:长得像香肠,味道清淡而美味!且根、茎、叶都有大功效

蒲黄粉外用可治舌胀满口、重舌生疮等的功效。宋度宗乃患舌肿充血之疾,系重舌、口疮之类,故用蒲黄和干姜研末干擦,乃其有效。

《本经》记载蒲黄,"味甘,平。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

蒲黄微甘微辛,性微寒,入手足厥阴经血分。生蒲黄揉碎结块,除净杂质即得。蒲黄粉置锅内武火炒至黑褐色存性,其性涩。《经》云蒲黄止血,消瘀血,其为具化瘀作用之止血药可知,化瘀而止血,清源而澄流,是为良药,适用于一般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尿血、妇科崩漏及创伤出血。虽古来强调止血之用蒲黄须炒至黑褐色,余疑若炒至炭样物,仅能取其收涩止血之效果,难存蒲黄凉血止血之本性也。

蒲黄祛瘀止痛,具推陈致新之功

《局方》失笑散(蒲黄炒香、五灵脂酒研,各等份)治心腹剧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失调,少腹急痛等证。

血府逐瘀汤加蒲黄,其活血化瘀、顺气通滞之力甚强,可用于冠心病心前区剧痛,痛处固定不移,胸闷心悸,短气喘息,面色青紫,舌有瘀斑,六脉实牢之心脉瘀阻者。余常用蒲黄于清利痰热方中,治疗冠心病因肺部感染而诱发加重者,其证咳嗽频频,痰多或稠,胸闷气促,心悸烦热,舌脉有瘀,此为临床常见证型。

王清任少腹逐瘀汤主治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连接不断,或崩漏又兼少腹疼痛等证,也有用于宫外孕等急腹症者。

蒲黄:长得像香肠,味道清淡而美味!且根、茎、叶都有大功效

蒲黄利水通淋、凉血止血

《济生方》小蓟饮子治下焦瘀热血淋,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或尿血鲜红,舌红脉数,知蒲黄性凉能清利小肠、膀胱之结热也。蒲黄加于八正散、五淋散中亦可治一般湿热下注热淋,小便浑赤涩痛、淋漓不畅、小腹急满、往来寒热,凡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尿结石、肾盂肾炎等下焦湿热者重用蒲黄,其通淋之力甚宏也。

今人有以蒲黄、黄芪、仙灵脾、三七、鹿衔草、生甘草治肉眼血尿;以蒲黄、当归、鹿茸、生地、冬葵子治疗肾虚血尿;以蒲黄、冬葵子、黄芪、生地、麦冬、当归、车前子治疗气血不足之血尿,或取蒲黄止血尿之专功也。

蒲黄活血散瘀、收敛消肿

胃、十二指肠溃疡若为瘀血停滞者,必然胃脘疼痛胀满,痛有定处,如椎如刺,久痛难止,食后痛甚,脉弦紧涩,贵州王锡章氏以失笑散合乌贝散治之有常效,若脾胃气虚,加四君子汤;脾胃寒气重加黄芪建中汤。

慢性胃炎病久而屡发,余家有扶正养胃汤(黄芪、党参、炒白芍、炒枳壳、炒白术、茯苓、石菖蒲、白及、乌贼骨、蒲黄、炙甘草、炒地榆)治之恒有效验。一般慢性胃炎未必可见瘀血见证,或因蒲黄可清胃中湿热而愈胃粘膜充血糜烂水肿,自有生肌敛疮之力。

温馨提示:

总之,今天把这些中医的知识总结出来,供大家来对照自己。如果怀疑自己证属此类,也不要急着应用,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运用,切勿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毕竟,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一人一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