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84-琉璃厂东街(老阿带您胡同游之二百八十四)

 老阿工作室 2020-08-13

284-琉璃厂东街

(老阿带您胡同游之二百八十四)

  由和平门路口往南,路东第三条胡同就是琉璃厂东街。琉璃厂东街呈东西走向,东起延寿街,西至南新华街,全长约390米。明时称琉璃厂,属宣北坊,巷名沿用至解放后。1965年将琉璃厂划成两段,以南新华街为界,东段称琉璃厂东街,西段称琉璃厂西街。巷名来历与琉璃厂有关。清初琉璃窑厂迁至门头沟琉璃渠村,原琉璃窑厂前的空地逐渐演化为街巷。1917年街内建立海王村公园,解放后为中国书店址。街东端有火神庙,清乾隆年间重修,今为宣武区文化馆址。1965年整顿街巷名称时,将厂东门并入。 

  萃文阁坐落在琉璃厂文化街的东口,是一家以研究和经营书法、字画、篆刻、印章材料、文房四宝为主的专营店。萃文阁的书法篆刻创始人魏长青先生,是一位在书法篆刻、金石鉴赏等方面都颇有成就的艺术家。萃文阁的书法篆刻,集名家之特长,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具有古朴浑厚之气势,为此受到众多国内外爱好者的好评。这里治印人材辈出,已故的魏长青、陈漱先生,为开创萃文阁的治印艺术作出杰出的贡献。现在的徐焕荣(号柏涛)、李文新(号石夫)、张荫堂(号砚波)高级工艺美术师以及特二级、特三级书法篆刻师刘铁宝、吕品、韩宝玉更有卓越的成就,其作品在国内外广泛流传,特别受到国际友人的喜爱。

  萃文阁开业于1930年左右,由昌平县人魏长青创办。原址为劝业场内(今"新新服装店"址),以经营图章篆刻为主。是一家以研究和经营书法、字画、篆刻、印章材料、文房四宝为主的专营店。民国初年,魏长青在廊房头条首善第一楼的文宝斋学徒(后迁至东琉璃厂),能在四寸见方的黑盒上写下一千二百余字的兰亭十三跋。后在劝业场开设本文阁。因竞争激烈,难以立足,不久迁至琉璃厂东街。西邻永宝斋,东毗文宝斋,在夹缝中生存。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永宝斋、文宝斋相继倒闭,萃文阁也因刻图章的石料来源被断,只能勉强维持。为了生存,巍长青带领几个徒弟,搜集收买旧图章,磨去字重刻,以大改小,渡过艰辛的日子,并研究出了石料抛光上亮和制做 "八宝印泥"的技术。

  1955年11月,魏长青、徐焕荣将毛泽东、周恩来的亲笔题词,篆刻于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徐柏涛在其《我的翰墨生涯》中记录了这段经历:"由毛泽东主席1949年9月亲奠基石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2年动工兴建。毛主席亲自为纪念碑题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恩来总理题写了碑文。毛主席的题字每字只有三寸见方那么大,周总理所题碑文字也只有小楷那么大。字体的放大工作,就交给了我和魏长青先生。我俩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了这个放大任务,接着又用打格放大的方式,将周总理写的碑文放大成现在的样子。"

  魏长青后来为天安门广场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做出过贡献。当时周恩来总理为纪念碑题了辞,在魏长青设计下,周总理的题辞由他放大镏金镌刻在巨大的花岗石上。这是一项很复杂的工艺,但事成后,他却不要丝毫报酬。魏长青逝于1978年,终年75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