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存实亡的胡同

 老阿工作室 2020-08-13

名存实亡的胡同

      前不久我去了北京站周边的几条胡同,发现“江擦胡同”除了一块路牌外,只有一个红色的假大门在那里摇摇欲坠。“丁香胡同”已经被北京站货运处拦腰截断,根本找不到踪影。在朝阳门,“竹竿胡同”与“北竹竿胡同”全部变成了楼房区,“前芳嘉园胡同”与“芳嘉园胡同”除了楼房号码以外,只有高德地图上还保留着胡同名称。在王府井,周边的几条胡同也已经是名存实亡。说是胡同,其实已经难觅胡同的踪影,偶尔还能看到一两座平房孤零零的在楼群中飘摇。到处是高楼以及正在建设的大厦,完全没有了“胡同”的踪迹。据有关方面透露,到2015年,王府井地区新增商业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扩容了四成多。

      据考证:1285年元大都的都城竣工,当时王府井大街的这条南北通道被称作“哈达门丁字街”。到了明代永乐年间(1420年),因在王府井大街以东、校尉胡同以西建成“十王邸”,由此王府井大街被称为“十王府”或“十王府街”。民国时期(1912年),因英国人莫理循住在当时的王府井大街100号,袁世凯称帝后曾将“王府井大街”改名为“莫理循大街”,后又复称“王府井大街”。1966年“王府井大街”改名为“人民路”,1975年恢复“王府井大街”名称。此时的王府井大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东四西大街。

      1998年在王府井大街市政改造施工中,发现了“王府井”的这口井,井壁与污水管道相通,井深八米,井内有两米厚的杂砖。井壁下部由小青砖砌成,据此可知为明代所砌。“王府井”被发现后,有关方面对其做了象征性修复,并将井盖设计成圆形青铜围龙浮雕,辅以文字说明。其具体位置在今王府井大街西侧,恒富盛珠宝店与碧春茶庄之间的便道上。

      目前,有的胡同建成了楼房区,有的胡同改成了商用大楼,而有些没被拆掉的胡同又被有关部门“猫盖屎”一样的在保护。前些日子我串胡同,看到胡同里好好的墙上贴了一层铁丝网子,等我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为了给人一个崭新的“面貌”,准备给墙上贴一层不到一公分的“砖纹墙皮”,难道我们保护老胡同就是这样保护的吗?还有更邪性的,在房顶上弄一层假瓦,从飞机上往下看还真是那么回事,实际上也就是个装饰品,塑料的。街坊说:您有这钱好好的把房顶重新翻盖一下好不好,非弄这“里格楞”的事干嘛?      

      据有关方面调查,北京市部分地区以“危险房屋实施解危排险”为名启动胡同拆迁,真正的危房只占5.37%。这意味着以“危房”的名义拆迁仅仅是个借口。 当然,保护与发展是很矛盾的,既要使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又要确保北京胡同的古都风貌得到保护。如果仅仅从保护出发,那胡同里祖祖辈辈住在平房里的人们怎么办?您总不能让大家一辈子都住在几平米的蜗居里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