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为何在55年授衔时,拟定大将却不授衔?

 忆茶阳风物 2020-08-13

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和新四军是我党建立的两支部队,八路军基本由红军主力部队组成,新四军则是由在南方八省游击作战的红军以及游击队改编而成的队伍。众所周知八路军成立后,共有120、129、115三个师,这三个师的师长都成为了日后的开国元帅。但新四军最初成立的四个支队的司令员,很多人就比较陌生了。1937年,新四军成立下辖四个支队,第一支队司令员就是大名鼎鼎的陈老总、第二支队张鼎丞任司令员、第三支队司令员、是张云逸,高敬亭任第四支队司令员。

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为何在55年授衔时,拟定大将却不授衔?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张鼎丞原名福仁,1898年出生,福建永定人,虽然家境贫苦,但父母依旧送他上私塾,接受教育。校长见他聪颖好学,便将他的名字改为鼎丞。学成之后,他回家乡当了校长。但在那个风云动荡年代,张鼎丞不甘就此平凡的度过一生。他满怀热血来到了广州,报考黄埔军校,可惜错过了招生时间,只能到大埔县青溪保灵寺小学当教员。在此期间,他在革命人士饶龙光的熏陶下加入我党。在红军时期,张鼎丞最大的贡献就是创建了闽西革命根据地。也正因为如此,闽西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后,他才会顺理成章地担任了第二支队司令员。抗战胜利以后,除了新四军第五师改编成中原军区以外,其余部队军均改编为华东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是华中野战军以及山东野战军合编而成。

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为何在55年授衔时,拟定大将却不授衔?

1945年,华中野战区成华中区,军委原本是让当时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粟裕任司令员,由张鼎丞任副司令员。但粟裕对这一任命却再三推辞。他说:“张鼎丞同志在中央工作多年,对方针政策理解深刻,他当司令员最合适了。”在粟裕的强烈建议下,张鼎丞最终成为华中军区司令员。粟裕担任副司令员。1946年,国军高层撕毁停战协议,公然发起内战。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华中地区,他和粟裕等高级将领联手指挥华中军民抵御反击,最终以七战七捷的战绩取得胜利,极大振奋了其他解放区部队的信心。

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为何在55年授衔时,拟定大将却不授衔?

那么,这样一位战功卓越的人物为何在1955年授衔时,却没有看到他的名字呢?虽然张鼎丞没有参加授衔,但在评衔时,他确实曾被拟定为开国大将,没有授予他军衔,是因为交给了他一个更加艰巨的工作。1954年,56岁的张鼎丞当选为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在这个岗位上,他尽职尽责,为建立法治社会立下了重大功劳。1981年,张鼎丞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3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