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身皮肤98%严重烧伤的“炭烧人”——毛兰的奇迹一生

 卤蛋七号 2020-08-13

1973年5月27日下午,北京东直门郊外一间草棚突然着火,年仅两岁半的小女孩毛兰被烧成重伤送往北京积水潭医院抢救。

医护人员清晰的记得这个被摩托车送来的“小炭人”,她全身98%的皮肤都被烧成焦状了,只剩下脚趾缝、脚底等处的零星皮肤。没有毛发,五官残缺,没有手,四肢像僵硬的细木棍,只有右脚上的5个脚趾是齐全灵活的。那情景触目惊心,惨不忍睹。

与死神赛跑

毛兰已处于休克状态,每分钟心率达160多次,各项生命体征都很弱。

看着眼前奄奄一息的毛兰,医生孙永华倒吸了一口冷气,当时在国内外医学史上,像这么重的烧伤儿童还没有被救活的先例。

他当即向有关领导汇报,医院对此非常重视,迅速组建抢救小组,孙永华自告奋勇担任主治医师。

抢救小组实施了气管切开、补氧、静脉补液等紧急抢救措施,从死神手中夺回了毛兰的小生命。随后,毛兰被置于无菌室实行日夜重症监护,护士用注射器给当时还张不开嘴的毛兰喂水喂食,半个月后,毛兰的病情终于好转。

然而过了不久,毛兰开始出现创面脓毒症和败血症的症状,呕吐、腹泻、高烧40度。孙医生连夜赶往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专家胡亚美医生家里求助,并找了人称“小儿王”的老中医王鹏飞、北京中医院的皮肤专家赵炳南一起会诊,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终于使毛兰转危为安。

在四个多月的救治过程中,毛兰经历了30多次大小手术和大面积植皮。

她脚底仅存有一点好皮肤,医生一次取下一小块,植在她的身上,等再长好一小块再植下来,头上被烧得没有肉了,医生只好用凿子将她的骨头一点点地凿下来,再植上她长出的皮肤。

她的血管被烧坏了,每次打针很难找到血管,护士都下不了手,而她却一次次咬牙忍着疼痛。

毛兰全身用血量高达1万毫升,等于换了3次血,最终闯过了脓毒血症、脓性心包炎、混合真菌感染等多道生命关卡。

大约半年以后,毛兰才脱离了危险,烧伤创面基本痊愈。

毛兰的存活成为国内外医学史上的奇迹——全身98%皮肤烧伤的唯一存活者,创造了世界上严重烧伤儿童抢救成功首例记录。

孙永华说:“毛兰是我所见到过最坚强也最有生命力的人,她经历了常人根本无法想象的痛苦。”

给毛兰的生命带来希望的,不仅仅是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还有她对生命的渴望和顽强的毅力。

全身皮肤98%严重烧伤的“炭烧人”——毛兰的奇迹一生

被父母抛弃

毛兰的父亲姜海泉在一家公司当维修工,每月仅47元工资,妻子有间歇性精神病没有工作,家中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毛兰是最小的女儿。

看到女儿从死神手中被抢救回来,父亲很欣喜,但巨额的医疗费实在让他茫然无措。

在毛兰的治疗过程中,姜海泉没有按规定支付医疗费。他哭丧着脸对孙医生说:“家里没有这么多钱给女儿治病,你干脆让我带她回家吧!”

孙医生断然拒绝,他说:“毛兰现在还在危险期,需要多次手术治疗,治病救人要紧,钱以后再说。”

孙医生和医护人员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仍然不遗余力地对毛兰进行救治。

看着30多万的巨额医疗费,毛兰的父亲偷偷从医院跑了,并搬家不知去向,从此再也没有露面

毛兰每天夜里都哭着找妈妈,值班的护士们,你接过来,我抱过去地哄着她睡觉。

当看见病房中别的孩子有父母在身边呵护时,毛兰的眼中流露出一丝令旁人看了心碎的羡慕。

年幼的孩子,经历了大难活下来了,却被家人抛弃了,这是多么坎坷的命运啊!

医院变成家

此时的毛兰,该何去何从呢?

病人痊愈后就该出院了,积水潭医院为救治毛兰承担了巨额医疗费,毛兰继续住下去医院要承担更多经济压力。

毛兰的父亲已经构成遗弃罪,医院想通过法律渠道追究责任,孙医生却提出了反对意见。

他说:“即使迫使孙海泉把毛兰领回家,他还是无力抚养,我们救活了她,就要对她的健康和成长负责。”

孙医生联系了一些福利院,福利院以毛兰需要特护为由,每月要收800元的托养费,便只好作罢。

思虑再三,孙医生认为还是把毛兰留在医院最为妥当。他给医院领导打了报告,提出继续让毛兰留在医院,从自己每月100多元的工资中扣除30%补偿毛兰的生活护理费。

医院领导被感动了,破例同意毛兰留在医院,但是不同意扣除孙医生的工资。

为了不给医院造成太多负担,孙永华在医院发起了“关爱毛兰”捐款活动,他带头捐出当月工资,医护人员纷纷捐款,给毛兰送来了衣服和生活用品。

从此,积水潭医院成了毛兰的新家,大家把5月27日毛兰入院的日子,定为她新的生日。

关爱中成长

医院的医护人员都对毛兰关爱有加,小心呵护。

值班护士每天对毛兰实行特护,喂饭、洗澡、洗衣服。

没有捣碎机,他们就用手把毛兰要吃的东西一点点弄碎,再用纱布过滤;护士跪在地上,用小勺把饭和水一点点喂进去。

毛兰的皮肤不能呼吸,一年四季必须生活在恒温的环境中。冬天,他们把毛兰安置在向阳的病床;夏天,又把她换到了背阴儿的地方。

烧伤科的护士换了一拨又一拨,老护士离开的时候都要给新人留下一句话:“好好照顾毛兰。”

医院有时病床紧张,毛兰就和其他病人同住在一间大病房里。有一次,一个小女孩被毛兰吓得大哭,护士就在床边拉了布帘隔开。毛兰为此备受打击,又哭又闹。

孙医生得知后,赶来和毛兰谈心,告诉她:外貌的丑陋虽然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用美好的心灵来提升自己打动别人。

看到其他病人有家人陪伴,有亲友探望,毛兰总是很伤感。医护人员不断安慰她,每逢节日,就把她推到院子里一起数星星,教她要勇敢乐观地面对命运。

每年大年三十,孙医生都带着全家人和做好的饭菜到医院和毛兰一起过年。

虽然没有亲人,但是积水潭医院里的家人,给予了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很多的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里就是她最温暖的家。

全身皮肤98%严重烧伤的“炭烧人”——毛兰的奇迹一生

毛兰长大了

毛兰渐渐长大了,医生护士就教她识字。为了方便毛兰随时拿出来识别记忆,他们把生字做成卡片;

毛兰每次情绪低落的时候,孙医生就给她讲名人身残志坚的故事,告诉她:“事不能遂己所愿,但要尽己所能。”

毛兰渐渐长大了,懂事儿了,变得越来越开朗乐观。

她用仅有的、灵活的右脚脚趾,学会了喝水,刷牙,还能夹着笔写字,穿针引线缝衣服……

她管抚养她长大的医生和护士叫“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她用脚帮他们叠医用纱布,搓棉签,给他们削苹果,用小拳头亲热地蹭着每一个人的脸颊。

等病房里再新来了病友,毛兰就耐心地向他们介绍医院的情况,以自己的病例鼓励他们全力配合治疗。

毛兰成了病友们的“知心姐姐”,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和尊重。

毛兰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将自己感受到的光和热,转化成为新的能量,激励和温暖更多的人。

美好的心愿

日复一日,毛兰在积水潭医院这个“大家庭”里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成人后的她身高96cm,只有四五岁的孩子那么大,体重大约28kg。浑身上下疤痕累累,没有耳朵,大腿和小腿弯曲成45度角,不能站立。

她懂得了爱美,喜欢收拾床周围的环境,喜欢用漂亮衣服和饰物打扮自己、布置房间,喜欢洒一点淡淡的香水,希望有人夸她漂亮,希望能有一顶黄色卷曲的假发。

毛兰最大的心愿,是去天安门广场。

1998年国庆节,孙医生用轮椅推着毛兰来到天安门广场。

为了让毛兰上天安门城楼观景,已经63岁、头发花白的孙医生抱着毛兰,艰难地一步步登上台阶。

来到了天安门城楼,毛兰别提多开心了,哼起了幸福的小调。

毛兰的梦想得以实现,无论现实多么无情和残酷,她从未放弃对美好和梦想的追求。毛兰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爱她、帮助她的好人。

全身皮肤98%严重烧伤的“炭烧人”——毛兰的奇迹一生

告别旧家迎新家

2000年,毛兰30岁,已经在积水潭医院度过了整整27年。

现在的毛兰不需要吃药和特殊护理,孙医生又开始考虑毛兰未来的去向,他想帮毛兰换一个健康的环境。每天在医院接触到的都是病人,长期处在病房的氛围中,难免会有负面影响。

在孙医生的呼吁下,几家康复机构提出了对毛兰的收养意向。医院像嫁女儿一样,认真审查了每个康复机构,最终选定了“北京智灵残疾人生活就业培训基地”,负责毛兰的终身养护责任,包括生活、护理、教育、丧葬。

毛兰舍不得这里,不愿离开。她趴在病床上,哭个不停。孙医生也哽咽了,他说:“这里是你永远的家,我们会去看你的。”

毛兰被抱上轮椅,带着行李和社会各界捐助的6200元钱,在大家的护送下来到了宽敞明亮的新家。

为毛兰精心布置的新家是两间有空调的房子,摆放着一套新的家具。为了可以让毛兰给朋友们打电话,专门给她安装了一部电话。毛兰喜欢吃冷饮,一个冰箱已经准备好。

在医院和各界人士的帮助下,毛兰迎来了新家,开始了新的生活。

生命的价值

在这里,毛兰遇到了她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人——常梦。

常梦是北京有名的公益人士,被评选为“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

常梦把毛兰接到关爱中心后,工作人员不敢接近毛兰,常梦自己给毛兰洗脸、洗澡、刷牙,帮她做颈部活动……

常梦带毛兰去了王府井大街,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毛兰眼花缭乱。常梦还给她选了两件漂亮的衣服。

常梦成为了毛兰最贴心的“姐姐”。

常梦通过媒体建立了“毛兰热线”,毛兰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影响了一大批悲观厌世的人,重新点燃了他们热爱生命的信心,在社会上引起了强大反响。

毛兰的事迹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甚至国外,毛兰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积极生活、热心公益,2001年毛兰被授予'第四届全球热爱生命'奖章,被世界称为'阳光天使'。

毛兰对生命热爱和顽强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她不遗余力发挥自己身上的光和热,帮助和鼓舞了很多人。毛兰实现了自己生命价值。

全身皮肤98%严重烧伤的“炭烧人”——毛兰的奇迹一生

回家看望父亲

常梦对毛兰说:“当年你被烧伤时才两岁半,对你爸爸的印象还不深。可你爸爸一直惦记着你,这么多年没找你他一定有苦衷的。”毛兰一声不吭地点了点头。

2003年3月8日,毛兰回到了离别30年的家。

到了楼下,常梦利落地抱起轮椅上的毛兰直奔三楼。房子是个老式的一居室,屋内的摆设简单破旧,姜大爷还穿着过去的工作服,见到毛兰,他的眼睛一下亮了起来。

三十年未见,父女俩四目相对,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毛兰已泪如泉涌。

“爸——”毛兰小声的呼唤打破了屋里的沉寂。

“哎!哎!好孩子,爸让你受苦了。”这声相隔了三十年的“爸”,让姜大爷眼中强忍的泪水夺眶而出。

毛兰摘下了头顶的红帽子,露出了一头自然卷曲的棕黄色假发,上面点缀着两枚蓝色小卡子。

常梦笑着说:“毛兰早就说了,见爸爸的那天一定要打扮得漂亮些。”

毛兰的哥哥告诉大家:“母亲本来就有疯病,妹妹出事后就更严重了,1996年去世时还念着女儿。”

毛兰的父亲说:“毛兰烧伤后,我曾经给她做了三次植皮,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四十多块钱,实在没有办法给她治病。想她想了三十多年了,要不是这么多人帮她,今天真的没办法见到她了。”

父女俩开心地唠起了家常,临走时,毛兰拿出给父亲带来的两箱牛奶和一箱罐头,叮嘱道:“一定要注意身体。”

这也是她烧伤后唯一一次回家。毛兰说,虽然家人把她抛弃了,但她恨不起来。她理解这世上所有的关爱和遗忘,感激世上所有的人。

全身皮肤98%严重烧伤的“炭烧人”——毛兰的奇迹一生

来不及过的生日

2004年5月1日,毛兰突然发起了高烧,呼吸困难,又住进了积水潭医院。

5月27日是毛兰的生日,医生说毛兰可能挺不到那天了,大家商议,5月6日提前给毛兰过生日。

5月5日,毛兰情况出现异常,病情加重,最终抢救无效,于19时20分,在积水潭医院西二烧伤科病房去世。

很多人从四面八方赶来送毛兰最后一程,他们当中有关爱中心的志愿者、有采访报道过毛兰的媒体记者,但最多的,还是积水潭医院的医护人员。

从70年代到现在的几代医护人员都来了。她们都是看着毛兰长大,对她悉心照料、日夜陪伴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

她们说:“小兰子不是病人,她是我们的家里人。我们这些人闭上眼睛,就会想起她。”

全身皮肤98%严重烧伤的“炭烧人”——毛兰的奇迹一生

毛兰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

她是世界首例也是唯一一例幼儿时期大面积烧伤抢救成功且存活了32年的人,被称为“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迹”。

每个认识毛兰的人都说她很坚强,有着超乎常人的对生命的渴望和活下来的信念。在有生之年,她用残缺之躯的微薄之力和感恩之心回报身边的人,用自己的爱心和经历给人们带来活着的力量。

毛兰纪念馆成立

毛兰去世后,常梦和志愿者郎莉芳为能让这一烧伤医学的奇迹保留下来四处奔波。

北京安灵园董事长刘来民得知后决定出资,在大连鸿峰生物科技先进的技术支持下,将毛兰的遗体保留了下来,并建立了毛兰纪念馆。

全身皮肤98%严重烧伤的“炭烧人”——毛兰的奇迹一生

毛兰的遗体成为极高医学研究价值的人体标本,她的精神也被人们传颂。

毛兰虽然没有多大的成就,但是对于一个身受重创的残疾人来说,她热爱生命、顽强乐观、并用她的微薄之力,把光和热带给身边的人。

这正是人们的内心需要的生命的力量。

毛兰不仅仅是一个医学奇迹,更是一个生命奇迹,是人类精神的榜样。

全身皮肤98%严重烧伤的“炭烧人”——毛兰的奇迹一生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轻视生命,这就是对生命的热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