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当地方言叫它“牛瓜子”,这种植物不知道你喜欢吗?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8-13

文:南丰后人

图:来自网络

近日,偶然看到了一条新闻:地处中国常山国际慢城核心区域的渣濑湾村——向日葵热闹地开花了,我的心情亦如向日葵的微笑那般开花了,便把自己几十年来关乎“牛瓜子”的经历——凑成了如下的文字。

向日葵是一种属于菊科类的植物,其花金艳,其籽味美,因花盘随着太阳转动而得名。诗圣杜甫有一句“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就是向日葵品格的真实写照。

同是向日葵,在我国的方言中有众多的称呼,比如被叫做“日头转”“朝阳转”“望天转”“转日葵”“盘头瓜子”等等,而我老家的村民(江西南丰移民)却叫它“日头瓜子”,嘴巴说快了的时候,就变成了“牛瓜子”,我一直就这么称呼它,也因为它天生具有“向日”的特征,又是好吃、耐看、自信满满的美“瓜子”。

小时候,我常常跟随父亲到球川镇新篷村的姑姑家去拜年。那里仍然沿用祖籍南丰的方言;那里的村庄种有“牛瓜子”;那里还留下我和小朋友用“牛瓜子”枝叶做“军帽”、夜晚“躲迷藏”“开石仗”“抓坏蛋”的美好记忆。

从老家白石去新篷翻山越岭要走好几个小时,那时没有开通公交车(现在也没有直达的),何况节俭持家的父亲,一生行走惯了。拜年的风俗大多是在农历正月里,碰到雨雪天气我就想打退堂鼓,可当父亲笑眯眯说道“姑姑家有‘牛瓜子’等你”的时候,我又拔腿跟上了。

记得,那年父亲回家的时候,还带回一包“牛瓜子”的种子,于是,就在门口自留地种下一排,很快就见从土地里长出青青的幼苗,我每天放学都要去观望,和“牛瓜子”秆比试着长短。

“牛瓜子”就像雨后的春笋,拼命地长个子,没过多久,它比我高出了一大截,之后高过了自留地旁边的篱笆,一不小心,它的头顶上长出来饭碗大的花盘,亭亭玉立的样子,我也只能仰视了。

我知道圆盘里的“牛瓜子”是可以生吃的,因而常常攀弯它的躯干,“偷”花盘中的瓜子吃,那一股淡淡的糯糯的甜甜的味道,至今难以忘怀。

到了“牛瓜子”成熟的季节,一家人砍下一排站岗似的向日葵,然后撸下新鲜的“牛瓜子”,搬到太阳底下的篾垫里铺开翻晒,眼见越晒越黑,如黑金子一般。

收成之后足有几簸箩,于是便被母亲隐藏了起来,因为,在那个温饱刚刚解决的年代,“牛瓜子”是被乡人们视作上等食品看待的,只有家里来了客人,或者过年的时候,方才拿出来,清炒几盘,或者放点盐巴煮熟凉干待客,若是到哪家亲戚家去拜年,回礼的时候,袋子里装有鼓鼓的“牛瓜子”,就是一件十分高兴的事。

前不久,我到武义县的俞源村采风,真没想到,那里的向日葵是作为观赏面貌出现的,印象之中唇齿留香的“牛瓜子”变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那是秋高气爽的国庆期间,在俞源村的向日葵基地上,一畦畦向日葵竞相绽放,一朵朵葵花迎着太阳整齐划一,她们像一个个礼仪小姐笑迎八方游客的到来。

葵花丛中,游客们拍照留念,尽情享受着金色花海带来的乐趣,不时传来阵阵的笑声。接待我们的当地导游说,为了提振俞源古村风貌,弥补向日葵观赏花期短的遗憾,他们开始每年分期分批播种向日葵,哪怕到了秋冬时节,田野里的向日葵依然苍翠欲滴,光彩夺目。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在《客中初夏 》一诗中为向日葵留下了绝唱。千百年来,向日葵凭着忠诚的信念,在奉献爱的同时追求着自己的幸福,我想,这也是值得人类学习的地方——永远保持着一种向上的姿态!

渣濑湾花谷哦,嘛时候举办“花海节万人游”活动,请吱我一声,我将千方百计赶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