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欢被身边的人当成学生是怎样的心理?心理学解析:彼得潘综合症

 谢耳朵馆长 2020-08-13
最近,在某问答平台看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总是被身边的人当做学生怎么办?
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种表扬,说你像学生,不就在夸你长得显小,心态年轻吗?事实上,在成年人的圈子里,如果你经常受到此类“夸赞”就要小心了,或许对方是在批评你举止过于幼稚、逃避现实、情绪化等等。

如果你喜欢被同事、朋友看作学生,那你内心可能存在一种“逃避长大”的心理,心理学上我们将这种不愿意长大的内心现象叫做彼得潘综合症(Peter Pan syndrome),我们简称为PPS。
PPS指的是成年人无法运用成熟理智的思维和方法去面对残酷以及竞争剧烈的社会,这些人往往反其道而行,举止行为依然稚气,充满了孩子气,内心会喜欢装嫩,沉迷年少时的心态。
如果任由其发展,将会导致其产生避世、厌世以及不想长大的病态心理。因此,PPS也被定义为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问题。
显而易见,拥有这样心态的人在成人社会中很快就会被现实打败,很多批评与困难挡在他行进的路上,理想化的他会跟现实世界产生无尽的冲突与矛盾,心态严重者将选择拒绝融入现实社会,碌碌无为的在自己的“童年世界”里。

即使他们试图融入现实社会,例如,结婚生子等,遇到困难时,他们依旧不会正确解决问题,而是选择逃避责任,最终导致家庭破裂,更有甚者还会借助酒精与药物来填补不满与失落。著名的歌星迈克尔杰克逊曾经公开表示自己患有逃避现实,不想长大的心理,相信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

案例

心理咨询过程中,有这样一则案例,来访者是一位25岁的女性,她总是表现得像孩子一般,纵使这样能使她看起来年轻一些,但她在工作、恋爱中都不尽如人意。
老板说她工作马虎、责任感差、思维简单;伴侣认为她像个小孩子,爱哭爱闹,依赖心特别重,不会换位思考,也不温柔贤惠,这些评价给她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

而这显然不是个例,患有彼得潘综合症的人总的来说有以下几大症状:
1、任性、情绪化,一旦发生不如意的事,就会乱发脾气,不顾他人感受,不考虑后果。
2、生活独立能力较差,情感依赖心重,尤其在两性亲密关系中,他需要让另一半像父母一样来照顾自己。
3、自私自我,只懂得像个孩子般索取,而不会主动付出关怀与帮助。
4、不敢承担责任,难以理解现实规范。他们往往不敢结婚或者无法固定伴侣,不想去承担“不该孩子承担”的责任,例如父母、丈夫或妻子等社会责任。
而且,由于他们理想化的内心和稚气未脱的行为思维也容易受到拒绝与批评,从而加重情绪化特征,形成恶性循环。
看到这里,你依然认为把你当做学生是在夸你吗?你还认为这样的心理状态是正常的吗?
显然不是。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心理呢?他们又该如何去改变呢?
阿根廷心理协会主席、精神病学专家佩伊鲁教授认为,彼得潘综合症的产生跟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他表示,家庭教育有两种错误教育方式:
1、冷漠
2、宠溺
冷漠与宠溺都会让孩子产生心理上的“晚熟”。冷漠会让孩子惧怕大人的指责和批评,从而养成了不敢承担责任,逃避现实与撒谎的性格。此外,情绪化的父母也会让孩子长大后无法控制与正确疏导自己的情绪。
而过于宠溺的教育方式在另一层面上,其实是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家长习惯性包办一切家务,把孩子和大人界限划的十分清晰,孩子的唯一责任就是读书学习。但这样的孩子从小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与独立性,所以长大后当他不得不独立时,仿佛就像蹒跚学步的孩子般懵懂无知,只想要逃避偷懒。

如何改变?
第一、询问心理咨询师,积极配合治疗。他们会监督并鼓励你付诸行动,一步一步的改善心理问题。
第二、就是要摆正心态,学会用成年人的思维和情感去面对生活。俗话说什么阶段做什么样的事,如果你都30岁了还像个孩子般无理取闹,生活不能自理,还要依赖父母或伴侣为你操心,你不觉有愧吗?年轻的心态不等于自我,童真也不等同于幼稚。
第三、扩大社交圈,阅读心理学书籍,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充实起来,让人格更加完善,从而才能更好地走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虽不能帮你切实解决什么问题,但却能用自己行为和精神力量感染你,激励你。此外还要让自己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只有正确认识错误,才能有效改正错误。

由衷地希望你能享受到成年人的理智、智慧以及细腻深沉的感情。责任也并非只是压力,它更是一份光荣和使命,要想活得精彩,那就让自己抱有童真的同时也能有面对疾风的勇气和智慧!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