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喜欢一个人,越想疏远他是一种什么心理?

 谢耳朵馆长 2020-08-13
几乎每个人都有暗恋的经历。
有些人会因为喜欢就大胆追求,可有些人越是喜欢一个人就越是疏远对方,这是自卑在作祟吗?

自我效能论

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论,其中包含自我效能感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影响其生活的事件能够施加控制的信念。
比如学生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考试就能得高分;员工相信凭借自己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工作技能的掌握,能够得到上级的赏识而晋升。
自我效能感通过人试图去做某事的决心,以及在此过程中付出的努力预期值,而对个体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尤其是个体自己的行为和榜样行为之间存在差距时。

例如,如果一个人觉得榜样的行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那么他们就会想办法去模仿这一行为。
反之,如果他的自我效能感比较低,即觉得榜样的行为远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就会妨碍其采取积极的行动。
生活中那些优秀的人身边总是有一些异性围绕着。
当个体喜欢某个人时,就会去观察对方身边的异性,并且将对方身边的人与自己进行对比。
如果竞争者们都不如自己或者与自己不相上下,那就说明自己有竞争成功的可能性,由此可能产生进一步的追求行为。
但如果觉得他人各方面条件或者能力都远远超过自己,那么就会退缩,甚至想要疏远他,因为希望的渺茫打消了自己的热情。

在这种情况下,“榜样”即行为的参照个体,是在喜欢的对象身边的人。就算喜欢的人身边没有异性存在,有些人也会假象出一个“榜样”来。
在他们看来,喜欢的对象非常优秀,就会想象怎样的人才配得上他们。
虽然这种想象无可厚非,但是这一过程通常会受到社会知觉偏差的影响,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都会让他们觉得喜欢的对象完美无瑕,浑身上下没有任何缺点。
因此他们在假想“榜样”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进行美化,因为他们觉得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他。
而由此带来的“榜样”和自己之间的巨大差距就会打消追求的念头,最终导致自己的内心越来越疏远对方,因为觉得自己配不上。

自我概念

个人在一生中,始终追寻着两个目标:一个是希望融入社会,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获得社会认同,另一个是希望认识自我,并发展自我。
通过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及其与他人的差异,发展出具有个人独特性的对自己的观念,即自我概念。
例如,有些人认为自己学习能力强,有些人认为自己是情场高手,有些人却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包括追求喜欢的人也没有信心,所以不知不觉间就疏远了对方。
埃里克森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其中第四个阶段为学龄期,6~12岁,儿童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
这时候的儿童关心物品的结构、用途和性质,所以经常拆卸物品并重新安装起来。

如果他们努力的行为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和赞赏,就能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他们认识到努力可以获得奖励。
埃里克森强调父母不应该将孩子的勤奋当作捣乱,否则会使孩子认为不如别人而产生自卑感。
因此,那些明明喜欢一个人却又疏远对方的人,可能是因为学龄期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偏差。
他们在这个时期没有体验到勤奋所带来的成就感,相反他们的努力行为可能被多次制止,因此长大后出现了自卑的特点。
这类人不光是面对喜欢的人没有追求的勇气,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认为努力是没有用的。而正是因为他们学龄期的经历,从而导致他们疏远对方。

自尊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它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并且具有跨时间和情境的一致性。
按照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自尊是个人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自己进行价值评判后获得的自我价值感。
当评价的结果是肯定的,自我价值感得到确立时,个体就获得较高水平的自尊,反之自尊会受到伤害,出现自贬。
低自尊者常常选择不切实际的目标或者不树立目标,对未来持悲观态度。
而这种态度在恋爱中则表现为不敢去追求喜欢的人,因为觉得配不上对方,不自觉地就开始疏远对方。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ocial Psychology》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