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天净沙.秋思”何以成秋思之祖?

 海曲上人 2020-08-14

导语:我们大多数人对马致远的了解,差不多都是通过他创作的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来了解的。这首小令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以至于从他以后,再没有曲作者以《天净沙》这个曲牌来描写秋色秋景了。那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又表现了哪些艺术特色从而获取这个至高荣誉、且至今无人超越的呢?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天净沙.秋思”何以成秋思之祖?

我们先来对马致远的经历做个简单的介绍。

马致远(1250?—1321?),字千里,号东篱,元大都人。著名戏曲、杂剧作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三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马致远是元代散曲作品最多、流传最广的作家。他遗有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有小令104首,以《天净沙.秋思》为代表作;套数17套;杂剧15种,以《汉宫秋》为代表作。马致远因其作品多流传广,深受人们喜爱,有“马神仙”和“曲状元”之称。

下面,我们来看原文。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天净沙.秋思”何以成秋思之祖?

《天净沙》又名《塞上秋》,曲牌名。《中原音韵》注“入越调”,宜于表现哀婉之情。其正格是以乔吉的《天净沙.一从鞍马西东》一首为例。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为变格。单调二十八字,共五句,其中一、二、五三句为平韵,三、四两句为仄韵。

格律形式为

中中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平。

按《中原音韵》载,此变体的要求是第三句未尾两仄声,前字需为去声,韵脚需为上声。这首小令第三句的“瘦马”二字正与此相符。

简单的介绍了《天净沙》曲牌的格律,下面,我们就对这首小令进行赏析。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天净沙.秋思”何以成秋思之祖?

这首小令,词意浅显明白,即无生僻冷字也没有繁杂深奥典故,望文生义,便能理解其中的含义。那么,为什么,这样普普通通且短短二十八个字的小令为何就能被誉为“秋思之祖”呢?

一、从艺术特色上看,作者用极其有限的字句,描绘了一幅无限的景象,给予了人无边的遐想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天净沙.秋思”何以成秋思之祖?

小令的前三句只有十八个字,但作者却巧妙的用九个名词描写了九种景物,九个名词与前面的定语修辞却并不显得罗列枯燥,而是将人与物巧妙结合,动与静有机配合,情与景缜密融合,构成了一系列的意象,在情与景的交融中,有限的情景被无限意象化了,给人以矇眬的美感。

枯藤,枯萎的枝蔓;老树,年限长的树;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只能供人畜行走的小桥;流水,桥下淌过的细流;人家,农家;古道,荒凉的小路;西风,寒冷的秋风;瘦马,营养不良枯瘦如柴的马。

九个名词组合,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清晰而又显迷离、苍凉又显幽远的山水画。而在夕阳西下时,孤寂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全曲嘎然而止,余音袅袅,给人无穷遐想。

二、从表现手法上看,作者寓景于情,情景交融,构成了一幅闻之动容观之涕泪的凄怆悲苦的意境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天净沙.秋思”何以成秋思之祖?
  • 清代王紫韬在《芬陀利室词话序》中说“词之一道,易流于纤丽空滑,欲反其弊,往往变为质木,或过于严谨,味同嚼蜡矣。故炼意炼词,断不可少。所谓炼意,添几层意思也;炼词,多几分渲染也。”

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全部是写景,而在写景中正是在“炼词炼意”上做到了极致。其排列从正面上看,按照左右上下远近的顺序,以极其普通的词句勾勒出了一幅浓郁的秋景。而中加以“枯、老、昏、瘦”等字眼进行修辞,就将这幅秋景中蒙上了一层悲苦凄怆的情调,使所有普通的景语都化成了情语。而最后一句则将这些情语无限扩大,萧萧凄凄,无声胜有声,深化了小令主题,使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寓景于情,构成了一幅闻之动容观之涕泪的凄怆悲苦的意境。正如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所写的

  •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泌人心脾,写景也心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矣。”

马致远的前辈白朴也曾写过一首同曲牌的小令,我们似将二首小令做个对照比较。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天净沙.秋思”何以成秋思之祖?

这首小令作于马致远之前,不能说艺术境界不高。然而,两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白朴的小令多的是秋景,然而景中却寡情。二首同曲牌同内容的小令,马致远的秋思则胜在景情交融之中。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是毫发不爽恰如其分。

结束语:通过对马致远作品的研读,我们发现马致远本人可能是因为仕途不顺的缘故,其作品保持有一种豪放中显飘逸、沉郁中显洒脱二种矛盾风格的存在,归根到底,是马致远身上具备的历史虚无主义在作品中的体现。关于其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我们将另文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