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配置资源有”三只手”——市场、政府、...

 文野 2020-08-14
农村配置资源有”三只手”——市场、政府、村社共同体,现实情况却是“三只手”都残了。

一、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制度体系。
城乡要素必须双向自由流动, 这是乡村振兴可持续的基本条件。这个“双向自由流动”,改革创新了很多年,但基本没突破。必须构建乡村各种“死资源、死资产”的一二三级市场交易体系让其活化,而不是说一句“私有化、市场化”可以解决。如何在村社内部构建起一级市场(原始股、内部证券化),在此基础上整合资源资产后构建二级市场(股权化、二次定价),再在此基础上开发成熟产品入市交易(三级市场、再次定价),这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基础性工作,基础没有,市场配置农村资源就是一句空话。在农村要素三级市场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金融创新是关键,必须依托村社内置金融合作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成员权资产的证券化,且实现内部可交易性,这是最关键性的一步。只有农村几百万亿“死资产”能变成 “活资本”,乡村振兴才有内生动力,才是可持续的。

二、完善政府配置资源的制度体系。
乡村振兴的动力之一是财政投入,政府每年投入的资金是海量的,但效果并不理想,关键是资源配置方式有问题。第一,要转变财政转移支付方式,由专项转移支付改为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第二,由支持硬件建设转为支持“三级市场体系建设”为主。第三,由财政资金投入项目改为财政资金转化为村社合作金融资本金为主。

三、完善村社组织配置资源的制度体系。
在经济学课程里,配置资源只有两只手——政府和市场,但在乡村社会,还有一只手可配置资源,没引起足够重视,那就是农民组织,特别是村社组织。

在乡村社会,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是常态,“双重失灵”的情况比城市严重得多,必须充分发挥第三只手——村社组织配置资源的作用,这很重要。很多老“明星村”发展得很好,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三只手”比“两只手”强。靠自己,靠村社组织,靠得住!所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很重要。村社内置金融——让一盘散沙、且空壳化的村社重新走向“四权统一(产权、财权、事权、治权)”村社共同体,是建设强有力村社组织的最佳途径,是乡村振兴基础工作中的基础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