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补丸

 图书 馆员 2020-08-14

五补丸

处方来源 :《必效》引李子昭方(见《外台》卷三十一)。

药物组成: 人参、茯苓、地骨衣、干地黄、牛膝各等分。

功效主治 :安七魄,镇五脏,坚骨髓,养神明,久服却病延年。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以酒饮送下,稍稍增至50丸,1日2次。服至5日、10日及半月,觉气壅,即服七宣丸;服经2-3日,觉气散,还服五补丸;若病候未退,即稍稍增之,常自审以取调适。终须五补及七宣丸,并须合服之。

备注 :本方为原书“五补七宣丸”之第一方。

患者咳嗽,夜间加重,这是肾阴亏虚的缘故,加用六味地黄丸

【病情回顾】患者,男,43,北京人,因咳嗽数日,前来就诊。患者自述因从事音乐教学方面的工作,经常需要讲课,用嗓子比较频繁。自从开始咳嗽后,主要是夜间2点到3点,咳嗽频繁,自服消炎药后,有些许缓解,但还是不解决根本问题。目前无胸闷的情况,痰也非常少,饮食、二便正常,睡眠尚可,观其舌色淡,舌质胖,舌苔少,舌面水滑。

【辨证论治】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肾阴亏耗,肺失宣肃,遂立滋阴补肾,宣肺止咳为大法,选用六味地黄丸合止嗽散加减,酌加贝母、瓜蒌,润燥化痰,理气宽胸,共5剂,1天1剂,1天2次,饭后1小时温服。

【疗效反馈】二诊:患者服药后反馈,夜间的咳嗽好多了,次数减少,程度减轻,咨询是否继续服药,观其舌质由淡变淡红,舌苔也有了,考虑患者的情况,效不更方,嘱咐患者继续服药3-5剂,以获良效。

【按语】咳嗽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和症状,自古有“外不治皮癣,内不治咳喘”的说法。诚然,大部分咳嗽的患者,用中药调理的效果还是很理想的,只有少数病程较久,病性复杂的咳嗽患者,在中药调理后也会出现反复的情况。本案例中,患者的咳嗽主要发生在夜间,尤以夜间咳嗽为甚,中医认为“夜间咳嗽是肾虚”,夜晚属阴,加之肾主纳气,因此在治疗这类患者的时候,首先考虑滋补肾阴,然后再调理肺气,或者滋补肾阴与调理肺气同时进行。选用六味地黄丸合止嗽散加减,再酌情加用贝母、瓜蒌,患者服用5剂后,取得了满意效果。

【名医名方】清利湿热,请服三仁汤

【组成】杏仁15克 飞滑石18克 白通草6克 白蔻仁6克 竹叶6克 厚朴6克 生薏仁18克 半夏15克

  【用法】上药用甘澜水2升,煮取750毫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利湿,宜畅湿浊。

  【主治】湿温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谈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

  【方解】

  君:杏仁—苦辛,宣利上焦肺气,气化则湿化。

  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调中。

  生薏仁—甘淡,渗利下焦湿热,健脾。

  三仁合用,能宣上、畅中、渗下而具清利湿热,宣畅三焦气机之功。

  臣:半夏、厚朴—辛开苦降,化湿行气,散满消痞。

  佐:滑石、竹叶、通草—甘寒淡渗,利湿清热。

  配伍要点:

  药用辛开苦降淡渗以宣上、畅中、渗下,

  使湿热之邪从三焦分消,调畅三焦气机。

宣肺小妙招宣肺
治疗学名词。又称宣白。指宣通肺气的方法。肺主宣散,肺气不宣则表现为咳嗽气喘,痰多胸闷。宜用麻黄、北杏仁桔梗、紫菀、紫苏之类宣通肺气,化痰止咳。
天府穴 清宣肺气
位置: 臂内侧面,腋前纹头下3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凹陷处。 当腋前纹头与肘横纹尺侧端连线上1/3折点的外方。
《灵枢·寒热病》:“腋下动脉”;《针灸甲乙经》:“在腋下三寸,臂{ 3}内廉动脉中”;《外台秘要》:“以鼻嗅臂,点其鼻尖所着处”;《针方六集》:“垂手与乳相平”。
[定位]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解剖] 肱二头肌外侧沟中;有头静脉及肱动、静脉分支;分布着臂外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
[主治] 气喘,鼻衄,瘿气,臂痛。
[配伍] 配曲池治疗臂痛
[刺灸法] 直刺0.5一l寸。 功效: 清宣肺气,止衄,明目。 主治: 古代记述:咳嗽、哮喘、鼻口出血、咽肿、瘿气、头眩目暝、远视、身肿身重、风汗出、嗜睡、恍惚、善忘疟疾、肩臂痛。
近人报道:支气管炎、上臂痛。 方例: 鼻衄天府、合谷。
瘤、瘿气、咽肿:气舍天府、臑会。

刺灸法: 直刺0.5~1寸。艾条灸5~10分钟。

陈亦人的 开肺宣郁汤

【组成】秋桔梗6克,炙紫菀12克,川郁金9克,炒枳壳9克,炙杷叶(包)12克,粉甘草3克。
【功能】开宣肺气,利气疏郁。
【主治】食道炎,食道痉挛,慢性胃炎,习惯性便秘,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属肺失宣降,气机郁滞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若肺郁化火者,佐用泻火开郁之品,如栀子、豆豉、丹皮之类;肺郁扰神伍入远志、夜交藤;肺郁痰阻加入菖蒲、陈皮、桔梗;肺郁而肠痹者佐用栝楼、麻仁,或用适量硝、黄,取小承气意;肺郁阴血不足者,当兼以养阴益血,可伍以白芍、当归、鸡血藤之类;肺郁兼气虚则又当配用参、芪之类以助其推行之力。

便秘治疗 治秘当须宣肺

治秘当须宣肺,这是治疗便秘的一个治疗原则。

中医认为肺为华盖,主一身之气,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之肃降与大肠传导休戚相关。肺气失宣,壅滞上逆,或肺气虚弱,均可导致气机闭塞,升降失常,上窍闭则下窍不通,大便传导迟缓,便秘乃成。

再者,肺为肛之上源,脾主运化水液必赖于肺气清肃宣发功能的协调得以实现。若肺失宣肃,水液不行,不能布津于肠道而干枯,大便秘结难行。故前人所谓:“开上窍以通下窍”,“釜上揭盖”法等,即是治便秘勿忘理肺之匠心独具。

叶天士习用紫菀、枇杷叶、杏仁、桔梗等轻苦微辛之品,微辛以开气闭,微苦以降肺气,辛开苦降,宣通肺气,肺气得通,气机得畅,胃气因和,肠腑通调自如,便秘自除。

临床常可见到肺气偾郁而见咳喘,胸闷,便秘之患者,往往用麻黄、杏仁、桔梗、香附、郁金、苏梗、紫菀、枳壳类宣肺宽胸之药物治疗后,喘平咳止,大便亦随之通畅,可谓不乏其例。

脏腑同治,旁敲侧推,母病治子,子病治母,此乃中医治病特色。临床验证,往往每有收获。

十宣穴放血治疗气厥190例

作者:邵宝金(辽宁省凌海市温滴楼乡卫生院,121229)

笔者自1972年以来,采用点刺十宣穴放血治疗气厥症190例,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90例中,男57例,女133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84岁。

2治疗方法

针具选用细三校针。先在局部揉捏推按,使血液积聚于指端。局部消毒后,术者左手捏紧被刺的手指,右手持针在病人的十指尖上各点刺1针,分别挤出3~5滴黑血。然后用酒精棉球按压针孔。

3治疗结果

本组190例均为1次治愈。一般针刺后半分钟左右病人即能苏醒,2~5分钟后症状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

4典型病例

王××,男,36岁,农民。1995年2月15日初诊。患者因生气突然昏厥在地,神志不清,口唇青紫,牙关紧闭,抽搐不止,手足冰凉。查体:血压10.7/6.7kPa;呼吸浅表,12次/分;脉微欲绝,心率缓慢,46次/分。诊断为气厥。急取十宣点刺放血,并配合针刺人中、合谷、内关等穴。约2分钟后患者苏醒,双手舒展,抽搐停止,双手转温。复查血压、心率基本正常。

李建民教授: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抓住病机不再难

西医面对难治肾病综合征多在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联合环磷酰胺、环孢素A、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等,即使患者病情能在临床上缓解,也带来了肝损伤、骨髓抑制等严重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建民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研究,从本病的病名、病因病机、治疗体会的多方面进行着手,提出了分期论治,扶助正气,清利湿热、活血化瘀及综合指导的五项总则。为广大临床患者带去了福音。

今天,小师妹将李建民老师多年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总结梳理如下,分享给广大中医师,以期为大家带来诊疗思路与启发。

01最新定义 诊疗指南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指肾病综合征中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的肾病综合征,包括以下几种:

①对激素治疗有效但停药2周后复发且反复呈现类似病状,半年内复发2次以上者为频繁复发(FRNS);

②对激素治疗有效但在激素减量至一定剂量时病情复发,即患者对激素存在依赖性(SDNS);

③患者对激素治疗无效或抵抗(SRNS)

最新指南定义激素抵抗其为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mg/kg·d,或相应剂量的其他类型的糖皮质激素)治疗16周无效的肾病综合征患者。

诊断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时要排除感染、依从性差、血栓形成等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

02中医病名认识

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

皮水其脉亦浮,外证浮肿,按之没指,

不恶风,其腹如鼓,

不渴,当发其汗。

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

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

—《金匮要略》

中医并没有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名,根据临床症状可以把本病归属于“水肿”、“癃闭”、“虚劳”、“痞证”、“水饮症”等范畴。

难治性肾病综合症均可见有颜面或(和)下肢水肿,逐渐出现周身重度水肿,甚至在严重时可见有大量胸水、腹水。

李建民教授根据难治性肾病综合症的临床症状,将本病以“水肿”进行命名。

03病因病机分析

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腑肿。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本病的致病外因中以风、寒、湿、热邪为主,外袭肌表,或居处潮湿,或冒雨涉水等入侵,从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尤以肺脾肾三脏失司为主

肺:由于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故风、寒之邪来犯,首先犯肺,肺失宣降,水液不能输布,致风水相搏流溢于肌肤,遂发为水肿。

脾: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从而使气机升降失常,脾为阴土,为运化水湿的主要器官,故湿邪外侵,留滞体内,常先困脾,而是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尿少、水肿、腹水等病症。《素问·经别论》说:“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

肾:先天禀赋薄弱,肾气亏虚,膀胱开合不利,气化失常,水泛肌肤,发为水肿。或因劳倦过度,或久病之后脾肾损伤,水湿输布失常,溢于肌肤,发为水肿。

三焦:热为阳邪,易夹风、夹湿侵袭人体,热邪与风、湿交织在一起,犹如油入面中,阻碍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三焦气机不畅,出现水肿。《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从上可以看出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及其维持代谢平衡依赖一些列脏腑的生理功能协调平衡,一旦脏腑的功能失调可以发生水肿等临床表现。肺、脾、肾脏腑功能低下,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其中《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指出了疾病的发生与自身的正气虚损有密切的关系。

肾病综合征

病因病机

李建民教授认为本病的诱因外感风、寒、湿、热之邪

饮食失宜、情绪失常,常常会影响病程及预后

脏器虚损、肺脾肾功能失常是本病发生的基础及疾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根本原因

本病多因外邪入侵,饮食不当、心态失衡,导致肺、脾、肾三脏失司,出现水肿。

同时由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程长,缠绵难愈,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逐渐虚弱,出现气血化源不足;正气虚不能驱除外邪,外邪入里,与脏腑相合生成湿热、水饮;气虚行血不利,血瘀脉道,出现络脉瘀损,形成血瘀。

04临床治疗体会

李建民教授治疗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多为几经反复或者病情难于缓解的病人,久服西药疗效不稳定,或因临床副作用不能耐受西药者,现将李教授应用中医治疗膜性肾病之体会,总结如下:

根据缓急,分期论治

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病情初期:一般多指发病在1周以内,可见周身重度水肿,伴有胸水、腹水或者心包积液。临床多表现为倦怠乏力、水肿、胸闷、憋气、纳差、尿少,舌淡,水滑苔,脉细弱。

跟着教授上临床

紧抓病机:肾阳虚损,外感风寒湿之邪、内有水饮停滞。

确立治法:以祛除水肿为主,多采用通阳解表利水为原则,

选方用药: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真武汤、葶苈大枣泻肺汤三方合方进行加减治疗。

方解:

炙麻黄、生姜——宣散外邪,并能提壶揭盖,开宣肺气利水消肿;

细辛——温经通络、制附片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茯苓——健脾渗湿;

白术——补气助阳,健脾燥湿、运化水湿;

白芍——敛阴和营,葶苈子祛水饮;

大枣——补脾,防止利水之剂伤脾气。

一般在此方的基础上加生黄芪、太子参补气行水。

病情恢复期:一般指急性期已过,病情明显缓解,多在发病的半年以上,此时临床主要表现为:周身水肿明显好转,胸水、腹水、心包积液基本消失,乏力较急性期好转,胸闷、憋气不明显、食欲好转,尿量开始增多,大便不规则或大便稀溏,舌淡胖,苔薄,脉细弱。

跟着教授上临床

紧抓病机:脾肾气虚,湿热内蕴,血脉瘀滞证;

确立治法:以补益脾肾、祛湿化瘀、补肾填精为原则;

选方用药:应用通络保肾复方进行加减(基本方药为生黄芪、肉苁蓉、仙灵脾、何首乌、太子参、三七、水蛭、蒲公英、大黄)等。

方解:生黄芪、太子参、仙灵脾、何首乌补脾益肾之气,蒲公英、大黄——清热泄浊;三七、水蛭——活血化瘀通络。

现代研究:现在研究通络保肾复方有类似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的作用,增加VEGF在残肾组织中的表达,抑制Ⅰ型胶原积聚,从而达到防止肾纤维化,早期保护残肾功能;通络保肾复方还可以抑制LPS诱导的肾小球足细胞的增殖,减少蛋白尿的发生。

病情稳定期

此期一般在发病半年以上,此时患者水肿、胸水、腹水、心包积液消退,临床多表现为倦怠乏力、四肢沉重,饮食、二便基本正常,舌淡胖,苔薄干,脉细弱。

跟着教授上临床

紧抓病机:肺卫不足,阴液亏耗之证;

确立治法:以顾护肺卫气,补益真阴为原则,来提高人体正气,减少复发为主,此类患者多见于水去阴伤之类患者。

选方用药:治疗上一般以玉屏风散、六味地黄丸进行加减(生黄芪、生白术、防风、熟地、山药、山萸肉、茯苓、羌活、牛蒡子)等,

方解:

黄芪、白术补气,防风、羌活——祛外感风寒湿;

熟地、山萸肉——大补脾肾之阴;

山药——补滋肾胃之阴,胃阴充足,自能纳食,脾胃健则卫气充,能有力防治外邪;

牛蒡子——体滑气香、能润肺,又能利肺,与山药合用为补肺生津之圣品。

补益肺脾肾,扶助正气

为本病治疗之本

本病的发生多由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脾胃失养,导致自身正气亏虚,不能抵御外邪,外邪由表及里,进一步损伤肺脾肾功能,影响水液代谢,而发为本病。

治疗上始终把补益肺、脾、肾作为重中之重,正气充沛,增强了抗病能力,有利于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

跟着教授上临床

在补气药的选择上,李建民教授喜用生黄芪、白术、太子参等,主张补益中气而助肾气。

黄芪——叶天士《本草经解》说,人身之虚,万有不齐,不外乎气血两端。黄芪气味甘温,温以补气,所以补行不足也;补之以味,所以益精不足也。李教授本病治疗生黄芪起始剂量50g,用其补气升阳利水。

生白术——性温而不燥,气香不窜味苦微甘,善健脾胃消痰水,白术具有土德之全,为后天滋生之要药,故能用于金、木、水、火四脏,皆有所补益也,用之补气助阳除湿,用量在30~50g之间。

太子参——性甘温,能回元气于无有,五脏之虚所引而至,用之补肺补脾,用量在30g

在应用补气药物时常常会配伍甘寒之品芦根、地骨皮、天花粉、丹皮等清热生津,防止过于温燥伤阴,又无苦寒药物(如黄柏、知母等)败胃,影响补益药疗效之弊。

补气药配伍陈皮、枳壳等,使其补中有行,补而不滞。

不忘清热利湿之品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脏腑功能失调,脾失健运,酿湿生热,蕴结下焦,清浊不分,导致蛋白尿难于消除,刘宝厚教授曾提出:“湿热不除,蛋白不消”。

李教授在治疗本病时强调,清利湿热要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饮食、睡眠,二便及舌质、舌苔判断湿热孰轻孰重,确定清热或祛湿的偏重;

判断湿热所在脏腑的不同,确定清利湿热的方法;

判定湿热在经、在腑,确定清利湿热的原则。

湿热部位偏重于肝胆,热重于湿,多以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甘露饮等加减,而湿重于热以茵陈五苓散进行加减;

湿热部位偏重于胃肠,且热重于湿,多以承气汤加减,而湿重于热多以三仁汤、平胃散等进行加减;

湿热部位在下焦,热重于湿,多以四妙丸、二妙丸进行加减,而湿重于热者多以萆薢分清饮加减治疗;

湿热停留咽喉者,以银翘散进行加减;

湿热停留在经络、关节者以麻杏薏甘汤进行加减;

湿热在皮肤者多以五味消毒饮进行加减等。

除这些方药加减外,李教授喜用车前子、车前草、白茅根、土茯苓、石苇、冬葵子、白花蛇舌草、虎杖、滑石等清利湿热,湿热清除后有利于快速缓解病情,并能减少疾病复发。

重视活血化瘀通络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提到“夫水之病,皆生于脏腑…,寻其病根,皆为荣卫不调,经脉否涩,…水气流溢,盈散皮肤,故令遍体肿满…”,表明:血病不离乎于水,水病亦不离乎于血

唐容川《血证论》云:“…瘀血化水而肿,是血病兼水也。”“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由此可见,水停可致血瘀,血瘀又可致水肿,二者互为因果

吕仁和教授对慢性肾脏病提出了“肾络微型癥瘕”理论,认为久病入络,造成气滞、血瘀、毒留,结为瘕,聚积于肾络,即形成肾络微型瘕。

刘宝厚教授在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中指出“瘀血不除、肾气不复”。

从上述医家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血瘀在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转归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现代微观病理学认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血液存在“浓,粘,凝,聚”的特点,易导致血栓形成,与传统医学的瘀血观点相吻合。

李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肾络瘀痹理论,认为本病的病机在肺脾肾亏虚的基础上存在毒瘀互结,治疗中重视活血化瘀,认为活血化瘀药物要贯穿治疗的全过程。

在活血化瘀药物选择上,喜用水蛭、三七、土鳖虫、丹参、三棱、莪术、益母草、红花等。

水蛭——原为嗜血之物,故善破瘀血,而其性又迟缓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为其气腐,其气味与瘀血相感召,故但破瘀血而不伤新血;

三七——张锡纯云:“三七,味苦微甘,性平,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允为理血妙品。

土鳖虫——主留血壅瘀,心腹寒热洗洗,能祛坚积癥瘕,有下乳通经之妙;

丹参——《本经》谓其破宿血,生新血,疏通血脉…行血之良品;

三棱、莪术——为血中气药,脾裹血,肺主气,宜并入焉。盖血随气行,气聚则血下流,故生癥瘕之患,非术棱不治。

益母草——活血祛瘀、利水消肿。

李教授在利用上述活血药中多根据病情灵活配伍。

配伍太子参、白术、黄芪补气利水;

配伍桂枝、制附片、麻黄温阳化气利水;

配伍猪苓、生地、白芍养阴利水;

配伍枳壳、香附、乌药、陈皮等行气利水,临床中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需要综合指导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程缠绵,对于处于疾病痛苦中的患者及家属来说,度过这段时间,非常困难。

李教授根据自己的临证经验,在临床上运用综合指导,帮助患者增加了生活的乐趣,有利于病情恢复。

首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心情;

其次强调热爱自然,沐浴阳光,适当运动,以行劳而不倦为度,以利于全身气血流畅,提高抗病能力;

再次生活规律,做到晨则醒,昏则定,睡眠充足。

合理饮食,低蛋白血症是难治性肾病综合症的难点、重点,低蛋白血使水肿难消,药效减退,同时形成高粘高凝状态,易诱发血栓形成,因此纠正低蛋白血症成为本病的治疗关键

李教授利用平时饮食调理,来提高血浆白蛋白,减少蛋白尿,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嘱患者每天吃2~3个鸡蛋清,每天喝250ml奶粉,最好为羊奶粉。

同时临床上喜用药膳,鲤鱼山药冬瓜汤(鲤鱼1斤,冬瓜半斤,鉄棍山药半斤,葱白1段,生姜3片,炖熟后食肉喝汤,此为2天量)。

孟铣在《食疗本草》说,鲤鱼肉白煮食之,疗水肿脚满,下气。

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说,鲤鱼味甘,下气,功专行水,通乳、利小便,涤饮止咳嗽…。

李教授认为:根据病情缓解情况而定,选择蛋白尿摄入量为0.8~1.4g/kg体重。鱼蛋白质丰富,易吸收,能补充人体内白蛋白;山药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润滑又能收涩,能补肺,补肾兼补脾胃,且其含蛋白质最多,在滋补药中诚为上品,特性平和,宜多服久服;冬瓜,味甘微寒,除少腹水胀,利小便、止消渴;葱《备急千金要方》说,其味辛温,宜肺…补中气不足。

通过饮食的调理,使患者自身正气提升,免疫力增强,有利于疾病的向愈发展。

05

结  语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单纯西医治疗后出现病情易反复,缓解慢,甚至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当患者出现此种情况,一般寻求中医治疗。

李建民教授运用分期论治,早期重视水饮痰水、水湿、湿热,后期扶助正气,清利湿热、活血化瘀、配以综合指导的五项总则治疗后,通过改善患者的内环境,提高其防病、抗病能力,常常能收到奇效。

其中多数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缓解,能够带病延年;部分能完全恢复健康,过上正常人应有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