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青海同仁

 德清居士图书馆 2020-08-14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吾屯下寺距隆务镇以北7公里,有600多年的历史,收藏有大量具有较高文物、艺术价值的唐卡、堆绣、雕塑等艺术品,被誉为佛法艺术的摇篮,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19米高的三面阿弥陀佛是吾屯下寺的上师朝拜峨眉山普贤菩萨时发愿修建的,是青藏高原上最大一尊三面露天阿弥陀佛塑像。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金塔的雕塑、壁画工艺繁复,色彩鲜艳,唐卡技艺应用其中。大门上画的两位僧人吹着螺号,仿佛在迎接法会的到来。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吾屯是热贡艺术的发源地,是收藏热贡艺术最集中的地方,有清朝檀香木雕弥勒佛像等重要文物。这里的喇嘛个个是画唐卡的高手,寺院的壁画、唐卡大多出自他们自己之手,并且时常受邀去西藏、四川、甘肃等地创作。布达拉宫、塔尔寺的唐卡也基本都是在这里订制。这里走出的著名画师夏吾才郎18岁时曾随国画大师张大千赴敦煌临摹壁画两年之久,1988年成为我国藏族历史上首位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唐卡画师。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年都乎村据县志记载是1210年成吉思汗军队南征时,部分军士留此居住而形成的。古堡是明洪武到万历年间为移民戍边所建。“年都乎”是藏语,这个村落却是一个历史久远的土族村落,是远近闻名的热贡“堆秀村”,入选了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年都乎寺是隆务寺的属寺,有一些年份了。去的时候正在维修和更换殿内的地板。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村庙“二郎神”庙位于村北一小山顶上,经年累月凝视着山下村庄的岁月变迁。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土族“於兔”文化遗存展示每年都在这举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插满箭杆的插箭台。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村庄里巷道狭窄、曲折,户户屋顶相连,宛如战地工事般的布局,曾经都是为了防御和击退入侵者设计的。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青海同仁——热贡艺术的沃土(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