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二期《奉天:同题创作群》第七十四期题目:……,借雨夜疯长

 奉天诗刊 2020-08-14


《奉天》诗刊同题创作群(七十四期)题目《……,借雨夜疯长!

1.思念,借雨夜疯長

文/踏雪寻梅(河北)
 
七月二十八渐近
夜雨缠绵不断
是唐山大地震中的二十四万多亡者在哭泣
还是老天怜悯在落泪
 
鳥儿隐身丛林
蝉在悲鸣
蟋蟀奔走相告
青蛙叫个不停
 
心起漪涟
纸笺韵诗情意浓
敞开心扉诉衷情
 
震亡者思念親友和家园
幸存者想念震亡的親友泣不成声
 
阴雨绵绵不停
激起波涛汹涌
天地相連
泪水不止
写于2020年731
 
踏雪寻梅简介:夲名张凤来,汉族,女。河北省唐山市人。已退休。八十一周岁。已有多首诗词在《奉天》诗刋和多个平台及诗刋发表。在全囯诗歌大赛征文中荣获多个奖项。
我的诗观:讴歌祖国,弘扬正能量。

【简评】小诗切题精准,情绪与环境实现了无缝契合,对大地震中遇难者的思念更是情感真挚。但在手法上,对固定句式的过度使用弱化了诗意的新颖呈现;同时,对自己独有情绪的挖掘不足,使整首作品个性化不足。
 
2、思念,借雨夜疯长
             
文/侯爽

我的思念搁浅在繁杂的日常
曾经熟悉的脸庞渐渐模糊
而如今,仰望星空
回忆你当初的模样
你的笑打湿了我的眼
唤醒了心灵深处的暖
 
站在相思的渡口
我遥望远方
独自欣赏飘零的红叶
摇曳着朦胧的月色
和着巴山夜雨的满池愁绪
泅度了多少离殇
 
我闭上眼
双手合十
渴望逢着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而我是那个撑着油纸伞的情郎
 
作者简介:侯爽,80后,河北唐山人,一线教师。热爱朗诵,钟情文字,《滦河文学》新诗编辑、乐亭朗协会员。所撰写论文曾获市级、国家级奖励。多部作品发表于《滦河拾贝》《读乐亭》《香落尘外》《滦河文学》《咱们村》《崇州文艺》《知见诗社》及中国当代诗歌网络平台。
 
【简评】开头两句不错,但第三句星空的带入,就使整首本应是雨夜环境的诗开始脱靶,随后借用的多个古诗意象的写法,又因缺少个性化的嵌入而游离于自己的情绪之外。
 
3.一片禾,借雨夜疯长

文/杨成见(湖南)
 
都在打水
灌田
扬高子却蹲在田边一棵树荫下
翻看手机
 
看看他的禾
干枯到了
火点得燃
 
他不急
他慢慢站起来
拿手做喇叭对着田野高喊
你们都是一些蠢货
今晚有大雨
 
果真。晚饭后
大风大雨!从他手机里倾出……
 
第二天一早
他叔到他田里一看
禾返青了
似还有拨节的声响
似要超过扬高子
 
 
作者简介:杨成见,经商。业余时写新诗近万首。已在全国各报刋、杂志发表小诗近百首;网络平台写同题诗几百首。力求把诗写出新意,写出意境,写出人生的哲理。自己给自己加油!
 
【简评】以对比形式切入,推进生动,造就了一首很有个性的叙事诗。不足之处是意境浅了些,表现手法不够丰富。
 
4.常青藤,借雨夜疯长

文/李宝祥(浙江)
 
浅夏渐远,夜雨
敲打着芭蕉。似打击乐在
演奏灵动而激越的夜曲
在桔色的灯下幽光里
斑驳着荻花的影子
摇曳着岁月的沧桑
 
山门前柚子树上,几个
黄熟的柚子。经
风雨洗却了风尘,静默着
目光凝视。宛如
身披袈裟,席地打坐
悟禅的僧侣,法师
 
唯有,山寺墙根的
常青藤。在沙沙
声里,疯长
一夜间,爬上了
大雄宝殿的屋顶。成了
守望山寺的明眸
 
作者简介:李宝祥,浙江柯桥人,区作协会员,高级教师。作品见《长江诗歌》《山东诗歌》《安徽科技报》《诗词月刊》《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等20多种报刊及文学平台。
 
【简评】这是一首形象和意象都有新意的作品,作者思路开合自如,笔下的夜雨芭蕉、荻花等,无不为作品营造出一种个性化的思绪,用黄熟的柚子去关联修行的僧侣,甚是精妙;结尾处的常青藤和大雄宝殿两个形象无缝对接将主。题提升,画面明净。读来,不自觉心旷神怡。
 
5.等,借雨夜疯长


文/风和日丽(浙江)
 
端午节前一天
雨下个不停
儿子说要回家的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依旧没看到那熟悉的身影
心里涌现许多莫名其妙的不安
一次次的张望
一次次的失神
 
坐也不是
站也不是
看手机想打电话
怕他分心
 
天色越来越暗
饭菜已凉凉
心在嗓子眼
七上八下
 
等,借雨夜疯长
雨还是肆无忌惮下
终于看到冒雨回家的儿子
 
 
本人简历:风和日丽,浙江杭州人,喜欢涂鸦文字,默默无闻的闲云野鹤。
 
简评】看似朴实的叙事,其中蕴含着颠簸起伏的情感,诗意自然饱含其中。结尾弱了一些,应有的情感没有得到充分的宣泄,表现手法尚需更丰富一些。
 
6.青春,借雨夜疯长

文/刘春霞(河南)
 
有一条路
很长,崎岖陡峭
一个扎马尾的小女孩儿
蹦蹦跳跳,一副天生不怕虎的模样
踢开石头,扒开拉拉草
风来挡风,雨来遮雨
小小愚公,开山带路
 
天真无邪有可爱
青春懵懂有碰壁
激情四射躲不过残酷现实
是夜,泪雨滂沱
花开有时,雨过有声
一棵幼苗
在磨砺和雨露中
醒来
长大
 
作者:刘春霞,河南洛阳人,从事教育工作。论文、诗歌、散文、短消息等散见于新闻媒体、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喜欢用笔头记录生活中的点滴,阳光雨露,笔耕不辍。
 
【简评】既然作诗,就需要使用诗歌手法,才能使语言有别样的魅力。可惜,这首诗通篇缺的就是诗意,若不分行,与散文无异。
 
7.玉米地,借雨夜疯长


文/丁权(山东)
 
昨天我在这里
一夜雨的工夫
玉米地就像盖房子起高了
我盘算它
瞅它
八月的太阳
是带火的箭
 
以前泉洼子这块地
父亲种它
我十八岁那年狠狠拔草
也是一夜的雨
刚钻出玉米地
才来的父亲抬眼一怔:
你个子
怎么忽然
疯长
 
作者简介:丁权,网名丁二泉。爱读书,爱文字,作品不多,散见于报纸及网络平台。
 
【简评】诗意化的叙事,魅力顿生,成就了一首好诗。做到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好了不易。很欣喜,作者做的很好。
 
8、平安,借着雨夜疯长

文/王喜云
 
雨,迷漫了夜
车躲过了一只懵头的小狗
却横空而出
与死神擦肩而过
 
恐惧似一张网啮噬着灵魂
一脚门里
一脚门外
生命,如何承重意外碾压
 
夜很长,雨还在下
每一滴都似警钟敲响
 
作者简介:王喜云,愿意用笔记下生活的花絮。曾发表过一些作品。
 
【简评】与死神擦肩而过后所感受的平安弥足珍贵。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对环境的准确烘托,惜字如金的过程描述显示出深厚的文字功底,形象到意象实现了完美的递进转换,夜之黑雨之音都被作者充分调动,成为整首作品的艺术点睛。
 
9.夏荷,借雨夜疯长

文/程喜林(武汉)
 
那一夜
雨水滴打在雨搭上的声音
密集而热烈
夏荷
借雨夜疯狂生长
 
清香入梦
蓝天白云
荷湖碧波荡漾
满眼深绿中
朵朵红莲尽情绽放
 
置身于荷莲盛放的世界
精神倍爽
人也自感清丽
几分洒脱
不同凡响
 
一颗纯洁的心
暂离红尘
抛开烦恼
总算有地方
有时间安放
 
梦想总是要有的
借雨夜疯长的
不仅是世间万物
还有人的向往
而我
对夏日雨荷的性格
尤为欣赏
 
(写于2020年731日)
 
作者:程喜林,网名“长缨在手",当过兵,武汉市新洲区委办公室退休干部。近两年学习文学创作,在《作家文苑》《武汉作家》《奉天诗刊》等10余家纸媒和网络平台发表诗歌、小说、散文200余首(篇),多篇作品获奖或编入文集。
 
【简评】这首诗的主要问题是形象呈现不足且新意不多,意象表达过于直接,少了诗歌的含蓄美。
 
10.梦想,借雨夜疯长

文/刘国峰(吉林)
 
我在梦里种下一棵树
同哨所旁的那棵一个模样
头顶烈日,还不忘送去清凉
身披月光,把思念的歌谣传唱
见不得嫦娥掩面而泣的情景
在漆黑一片的夜里
一次次伸出温柔的臂膀
将那帘幽梦相拥入怀
只听见,枝干在滋滋作响
 
期待着,长成参天大树
好为你再遮挡风雨
 
作者简介:刘国峰,笔名刀锋战士,河南洛阳人,工作于中直某高校,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爱好读书写字,爱好以文会友,在报刊杂志发表拙作百余篇。
 
【简评】作品思路独特,手法颇具新意。不直接写雨夜,而是用梦,反衬真实边防的艰苦以及战士们的牺牲小我的高尚境界。
 
11.小草,借雨夜疯长

文/王春玲(辽宁)
 
随风飘落
不需要刻意播撒
不需要肥料
一捧土
一束光
就能破壳
伸个懒腰
借雨夜疯长
 
不怕野火烧
不惧岩石碾压
根植于大地母亲的胸膛
 
不与树比高大
不与花赛香
用柔软的绿
镶嵌回赠美化大地
 
一望无际的草原
都是我的兄弟姐妹
蓝天下
马儿壮羊儿肥
 
作者简介:王春玲,网名初心,山东德州人,辽宁第二故乡。喜欢读书写作,用文字讴歌生活。作品散见于优质平台及纸刊。
 
【简评】第一段尚好,后半部分便有脱靶之倾向,结尾又没有收住,导致整首诗丧失了整体结构美。
 
12,思绪,借雨夜疯长
 
文/映山红(辽宁
 
夜空被乌云笼罩
蝉鸣声渐低  嘀答 嘀答
我倾听着人生的钢琴曲
凝视窗外的自己
 时光荏苒  退休将满五年
皱纹爬上额头  双鬓泛霜白
翻开记忆的盒子
留恋逝去的青春
怀念三尺柜台
想念并肩工作的同行
柜台里那些故事 如影随形
千丝万缕般萦绕
个中滋味只有夜能读懂
 
作者简介:杜娟,网名:映山红,辽宁葫芦岛人,退休,新闻报道稿件和摄影作品偶见报刊杂志,刚学写诗,有作品在《奉天》及其它网络平台发表,学习在路上。
 
【简评】整首作品写得太实,缺乏虚实转换,诗歌的特征不明显,散文化倾向过重。
 

13 相思,借雨夜疯长

文/唐吉武(山东)

 我把心
遗失在了江南
就在你的梦里
被雨水浸泡
渐生青苔
 
你先把雨夜拉长
再寻找一下我的心
是否听得见
雨中的哭声
 
一生没有多少个
四季轮回
又有多少个雨夜
可以相拥
愿你像观音一样活着
因为雨已从
我的眼眶中流过
生命的列车
是一个单程
错过的
是回不去的小径
           2020/8/6原创
简介:唐吉武,山东滨州人,聽雨堂主。84年入伍,复员后回地方工作,喜欢文学创作,有少许作品见诸报刊,95年入市作协。诗观:向前辈学习,心中有诗,生活便充满阳光!
 
【简评】这是一首好诗。作者用想象诗化现实环境,把雨夜拉长的叙述其实是对相思的感受,虚实的转换自如和谐,泪与雨的关联自然流畅,显示出作者精湛的诗歌技艺。
 
 
14.万物,在雨夜疯长

文/刘宗银(四川)
 
似抽尽了养分
断绝了空气
庄稼、花草以至树木
有气无力,淹淹一息
 
风夹着雨
急不可待地穿过黑色帷幕
把晶莹剔透的水珠洒在叶面
渗透着干涸的田园大地
 
万物从饥渴难耐中醒来
伸出长长的脖子
舒展着快活的身躯
贪婪地吸着
清新湿润的空气
地面嗤嗤声
争先恐后响起
 
2020年82
 
作者刘宗银,军事记者,军旅作家、诗人,大校军衔。在中央及省市主要报刊发表大量新闻及文学作品,著有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集多部,部分诗歌入选国家多个出版物。
简评】作品对过程和形象的描述充分,存在的问题是流于表面,没有对心理感受做深层次挖掘,使作品少了打动人的要素。
 
15.爱情!借雨夜疯长

文/宋立堂/山东
 
站在胡扬树下
听远处如鼓的雷声
敲打在跳动的心灵
闪电夹裹沙粒的风吹来
 
相拥的靠在一起
紧紧的怕被风吹走
心贴心的跳动
在夜雨里相辅相成
 
脚下有镂空的感觉
是风把沙吹走了吧
剩下的只有胡扬的根系
爱紧紧的紧紧的
 
秋色
在雨夜里渐渐浓了
雨把风中的沙子沉淀
筑起的风帆在雨中疯长
 
 
简评】作品结构完整,环境烘托与情感表达自然和谐,结尾很精彩。存在的问题是个别句子的语言使用过于随意,严谨性不够,从而影响了诗意弘扬。如“在夜雨里相辅相成”、“爱紧紧的紧紧的”等,这是需要作者在今后的创作中引起注意之处。
 
16.乡愁,借雨夜疯长


文/姜凤龙(辽宁)
 
有一种莫名痛
我把泪水写成诗行
每一个字都是人生旅途尘埃的结晶
沧桑的棱角刻穿年少的轻狂
 
风把思念织成网
在雨还没有来临之前
收拢你映衬在蓝天下的影子
把熟悉的味道写进蔚蓝的唇吻
 
放下陈旧的迷茫
在蓝天与白云的影子里
把那盏煤油灯点亮
让静默,常卧在心上
 
岁月带走沧桑的记忆
一滴水润开半轮月
 
作者:姜凤龙,异乡客,诗歌追求者!
 
【简评】从某种程度而言,诗歌是想象的艺术。在一个固定题目面前,能否打开脑洞,展开想象是作品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很欣喜,作者在这首诗中做得完美。通过想象所生发出的诗歌美贯穿整首作品,读来让人迷醉。
 
17.思绪,借雨夜疯长


文/李鸿(山东)
 
雨,说下就下
一场接着一场
硬把江北过成江南
噼噼啪啪砸在心上
蒙尘的记忆冲刷出底色
无厘头的思绪
被雨丝扯得又细又长
 
走远的又折回来
迷失的找到了方向
无言在风中传递着无语
飘零的落花多么无辜
没有谁能说清楚
让它受伤的是风还是雨
 
作者简介:李鸿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有作品发表在《山东工人报》《山东诗歌》《齐鲁文学》等。
【简评】整体上是首不错的诗。若要再上一层楼,则需下决心,舍得一身痛做减法,让句子更精炼一些,当然,精炼也指一些过度使用的形容词。
 
18.相思,借雨夜疯长


文/春七
 
已无法挽留,我们各奔东西
难舍的往事随风飘远
 
渐渐不再想起,你的眼睛
你的深情与寡意
 
风从南方来的时候
把琐碎聚拢,一场暴雨
 
淋湿伪装,让曾经扑面而来
 
作者简介:春七,文字爱好者。愉悦自己,丰满生活。
【简评】一首只能给予点赞的诗,无需多言。
 
19.草木,借雨夜疯长

文/一笑了之
 
用夜幕裹住身躯,逃离
盛夏太阳施加的蹂躏
等待,一次酣畅淋漓的沐浴
却要先聆听电闪雷鸣发出的预告
好在,这就是生活的本质
高耸与低矮,无一例外
都在磨难中一点点拔高身躯
 
雨落下,歌声随之响起
演唱者们很欢快,至少此时
没有闪着寒光的斧子,和
发出怪笑的剪草机
 
大地,为明天的绿茵
暗暗窃喜
 
一笑了之,本名王维亮,在书店就职,得近水楼台之便,读书作文,欣欣然。

本期点评老师:

   作者简介:一笑了之,本名王维亮,在书店就职,得近水楼台之便,读书作文,欣欣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