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造圆珠笔头,市场价值仍是关键

 企业思想家 2020-08-14

摘要

中国终于可以自己造出圆珠笔头,舆论上一片欢呼。据报道,太钢集团已经研制出用于圆珠笔头生产的不锈钢。舆论上表现出这么兴奋,是因为中国的圆珠笔头需要进口,一度成为国人的心病。“中国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20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400多亿支⋯⋯但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这是很多人谈及圆珠笔头进口这件事的基本口吻。


圆珠笔头生产的确不是简单的技术。太钢集团在研制过程中,就“花了5年时间,经过了数不清的失败”。但之前“笔尖钢”生产不了,也未必就代表了中国的科研能力那么弱。这不,中国还是掌握了这项技术。


在一些企业界的人看来,之前企业之所以没有下决心拿下这项技术,还是出于成本和效益方面的考虑。中国即便年产圆珠笔400多亿支,但对于“笔尖钢”的需求量,每年只有1000多吨。1000多吨是什么概念?研制“笔尖钢”的太钢集团一家企业,年产钢量以数以百万吨计,在其2017年生产经营目标中,产钢量是1050万吨。“笔尖钢”对圆珠笔虽然重要,但每个笔头的用钢量很少,价值折合人民币0.002元。

这么小的需求量(中国一年进口“笔尖钢”价值总额约1500万美元), 即便是一家企业独占所有中国市场,获利空间也有限。更何况,价格不能定得太高,毕竟国外有成熟的技术,如果价格高了,需求企业就会走进口渠道。而研制这项技术,成本却不低。自己摸索炼钢工艺,只有不断尝试,太钢集团说光最终测试都测试了十多次,加上前期无数次实验,每一次都会有不小的付出。 

投入能否带来相应的收益,并不好说。当被问到“技术突破对公司未来业绩支撑有什么影响”时,太钢的回答也是谨慎的──“目前尚不清楚”“目前销售并没有完全打开”。有评论说,“圆珠笔头”困境其实是我国许多生产小物品的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想要自主研发,投入不小。有时候即便是使出浑身力气,掌握了一项核心技术,但如何让技术为企业带来相应的市场和收益,却会遇到更大的难题。


连圆珠笔头都造不了,在很多国人看来是件很丢人的事,可对以利润为导向的企业来说,也许是正常的。中国这么多企业,并没有一家想着拿下该项技术,原因可能主要在此。太钢之所以开展技术攻关,还是政府主导。据报道,国家为“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项目,2011年拨款6000万元,按照科技部的要求,实施单位均需按1:2 的比例配套资金,项目总投入是1.8 亿元。


而这个项目是否有市场价值,全依赖于中国自造“笔尖钢”的成本和价格。如果说,质量和进口钢一样,且成本要低不少,对中国来说,是皆大欢喜的事。中国方面的投入是值得的。对于政府来说,财政投入减轻了众多圆珠笔生产企业的成本,产生了巨大的正外部效应;对于研发企业,为自己赢得了市场和利润,是正确的投资决策。我们期待的是这一结果。但如果万一研制的产品赢不了圆珠笔生产企业的信赖,或者说成本过高,价格相对进口没有优势,那么,研发投入就是失败了。靠“中国自己造”争一口气,意义并不大。科技创新当然不是为斗气。

政府主导科技研发有其优势,最突出的是,政府会做一些市场主体不愿做的事情,比如没有收益、待收益期过长或者预期收益不明确的事项。但政府主导也容易陷入盲目性,代理人的角色决定了政府在决策时,对风险把握的审慎性不如企业,因为企业必须时刻为自己的决策负责。政府主导科技研发的一个风险就在于此。


连政府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一再强调要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但如何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政府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方面就面临严峻的挑战。长期以来,政府掌握着大量资金,可以决定上马什么项目,项目交给谁去做,项目配备多少资金,责任人员可得多少奖励,这其实是政府代替市场决定了科研资源的配置,而政府往往没有市场的效率高。“笔尖钢”研发成功消息传开时,正逢2016年国家科技奖的颁发,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奖人之一是屠呦呦。我们现在知道,屠呦呦的成果对社会的贡献极大,但是,这么大的贡献,却一直没有得到国家的认可,直到外国人发现,对她进行奖励后,屠呦呦才为我们所知。政府在鉴别科技贡献大小时都会出现如此疏漏,在对其他更多科技资源进行配置时,又能保证明察秋毫?

国家取得任何一项科技创新成果,都是值得欣喜的事。但最好这项成果,还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有市场前景,能产生市场回报。

原创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