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战役:红军战士的战功 终为世人所晓

 James5291 2020-08-14

1945年,苏联战胜军国主义日本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做出了决定性贡献。长时间里,红军在远东地区的军事行动是历史上鲜为人知的一页。仅在不久前,才有机会了解是哪些英雄亲手缔造了这场胜利。

5月9日,俄罗斯庆祝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日。75年前,苏联人民在打击法西斯德国和其盟国斗争中捍卫了自己祖国的自由与独立。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摧毁性和血腥的战争,伟大卫国战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主要的部分。

苏联战胜军国主义日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做出了决定性贡献。1945年夏,红军在远东进攻战役中,摧毁了敌人最为精锐的部队,将中国东北从占领者手中解放出来。长时间里,远东军事行动的某些情节被封存。只在不久前,才有机会了解是哪些英雄亲手缔造了这场胜利。

红军战士彼得·米哈伊卢岑科就是其中的一员。当时,这位19岁的小伙子来自俄罗斯南部小村,曾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阶段最为残酷的战役之一:虎头要塞攻击战。7年前,彼得·米哈伊卢岑科去世,也将打击日本人的那场战斗的细节带走了。

如果不是别尔哥罗德的同事、记者和边疆史研究者奥丽加·谢维琳娜向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介绍,彼得的英雄事迹可能永远不为人所知。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奥丽加·谢维琳娜说:“一次我在做广播节目时,瓦莲金娜·彼得罗夫娜的电话打进直播间,她想讲一下苏联日本战争的事情。我问她为何对此感兴趣?瓦莲金娜说,她的父亲1945年曾与日本人打过仗。老人家留下了两枚军功章:红星勋章和卫国战争一级勋章。家里人并不知道,他因何被授予了这些勋章,父亲非常低调。但让瓦莲金娜·彼得夫娜担心的是,她的子孙可能永远不会知道爷爷的军功故事。我决定给这位女士提供帮助。”

奥丽加·谢维琳娜开始了寻找工作,她去了俄罗斯国防部中央档案馆,经了解得知红军战士彼得·米哈伊卢岑科1926年生人,曾担任第一远东方面军第35合成军第155步兵预备团教导营机枪手。他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攻占日本在中国占领区建造的虎头和密山要塞。这些要塞,是进攻苏联的前哨。为了解此次任务的复杂性,需要先介绍一下虎头要塞的基本情况。

虎头是黑龙江省边境小城,位于虎头山坡上,通过乌苏里江直接面对的是俄罗斯达利涅列琴斯克(旧称“伊曼”)。西伯利亚铁路干线将莫斯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城市连接起来,而达利涅列琴斯克最靠近边界地区。也就是说,日本人想切断西伯利亚铁路干线,这里是最好的切入点。因此,虎头被选中用于建造满洲地区最为坚固的要塞。这里设有200多个火力点、地下电站、蓄水池、通讯站以及军官和士兵军营。再加上食品和弹药储存,足够防御半年时间。所有设施之间都有地下通道相连,可有效抵御空中和火炮打击。日本关东军在这里派驻大约2000人来坚守要塞。

另外的事实是,整个二战期间日本人仅在虎头要塞使用过410毫米口径火炮,射程20公里,每个炮弹的重量是1000公斤。大炮直对距边境地区4公里处的苏联铁路和公路桥梁。日本人意图在第一轮射击中摧毁这些目标,由此切断防御滨海边疆区的红军与俄罗斯其它地方的联系。但日本人的想法仅部分实现:他们的炮弹只是损坏了路堤、铁轨和部分框架,桥梁本身依然完整。

1945年8月9日夜里1点,虎头要塞攻击战开始了。进攻前,苏联军队对日本防御工事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空中投弹。8月10日,又进行了第二轮炮轰,苏联军队占领了虎头。8月14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天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向全民宣布投降条件。关东军放下了武器,但部分防守虎头要塞的日军,还在继续进行着绝望的抵抗。8月18日,苏联司令部向被围困的日本军人发出最后通牒。但建议被推翻,而从日本俘虏中选出的携带白旗的军使,也被日本军官杀害。在此情况下,红军又开始进攻。最后,虎头军营几乎被彻底摧毁,似乎不可攻破的要塞被消灭了。苏联为粉碎满洲地区最为坚固的要塞,牺牲了1051名士兵和军官。

彼得·米哈伊卢岑科服役的第155步兵预备团,接到命令攻击列斯纳亚高地。记者奥丽加·谢维琳娜在军事档案中成功找到授勋证书,从中弄清了这位19岁机枪手在战斗中是如何表现的。

文件中写道:1945年8月14-18日,红军战士彼得·米哈伊卢岑科在与日本占领者战斗中表现出异常的英雄主义。在进攻列斯纳亚高地时,他在连队中率先到达高地,并向永久火力点枪眼投入手榴弹,消灭了一些狙击点。战斗艰难时刻,他把自动步枪换成机枪,勇敢地反击日本占领者。他飞快抓住从日本掩体抛出的手榴弹,向敌人反扔过去。

在进攻第二个高地奥斯特拉亚时,他同样是第一个到达,用自己的机关枪消灭了敌人的火力点。进入高地时,他负伤了。但他并未撤出战斗,而是继续对日本士兵进行狙击射击。因机枪手彼得·米哈伊卢岑科的勇敢作战,他所在的连队从高地击退了敌军,并将其占领。进攻战过程中,米哈伊卢岑科在战斗中始终带着自己的机关枪走在前面。他所表现出的勇敢无畏精神,值得授予苏联最高英雄称号。

奥丽加·谢维琳娜承认,有关老乡战功的信息是令她高兴的巨大发现。原来,瓦莲金娜·彼得罗夫娜的父亲是真正的英雄。他并不炫耀军功章,整个一生都在耕种土地。他是村里第一手风琴手,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从不拒绝。

奥丽加说:“当我在档案中找到纪录红军战士彼得·米哈伊卢岑科被授予最高军事荣誉—苏联英雄称号材料后,马上给瓦莲金娜·彼得罗夫娜打了电话。她听着就哭了,是在哭泣。现在,她的孩子和孙子们都了解爷爷和太爷服过兵役的第35军。孙子辈的中学生作文,写的是关于爷爷的内容。他们为爷爷感到自豪,也想到爷爷解放的中国虎头市去看看。”

为纪念苏联战士解放者,在乌苏里江中国一侧建起历史博物馆综合体。参观者们可以看到虎头要塞残迹,其中包括关东军最猛烈炮火射击的永久火力点。在猛虎山顶竖起了纪念碑,上面写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火焰被熄灭了》。

按苏联版本,1945年9月1日打击日本军队的千岛登陆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仗。其结果是,苏联获得此前日本占领的千岛群岛56座岛屿,但这已是另外的话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