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像碧玉一般珍贵!
原创文章、新书资讯、必读书单等,伴你成长  用作家冯唐的话来说,是“血管里的激素已经没有了吱吱作响的泡沫”。石家庄市,75岁高龄的摄影爱好者王汝春,因为关注空气质量,每天拍摄天空。从2014年起至今,历时7年,每天一张,从未间断。前不久,他用精心拍摄的2300多张照片,制作成空气质量变化柱形图,告诉大家“城市空气质量在稳定提升”。采访中,王汝春对答如流、逻辑清晰,对“雾霾”记忆犹新;而且操作起电脑来,也是驾轻就熟,一张柱形图可媲美专业人员。尽管已近耄耋之年,但这位老人家,不是“两耳不闻世间事,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关注时事,关心生活,有爱好,并依托爱好,做出意义非凡的事。人们常常说,人年岁大了,首先“老”的是心,即便不是“心如死灰”,也是“心如止水”,从此与万事万物,都隔着“两不相干”的距离。德国哲学家康德说:“青年人好比百灵鸟,有他们的晨歌;老年人好比夜莺,有他们的夜曲。”“年轻”当然美好,但“变老”也并不意味着衰败。年龄只是数字,岁月只是印记,在变老的路上,守好这3颗“心”,一样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有些人,在到了一定年纪后,就会丧失“进取心”,以年龄为“结界”,画地为牢。让TA学个东西,TA会说:“我年纪大了,脑子不够用了,算了算了。”要TA继续成长,TA会说:“我年纪大了,就这样凑活吧,罢了罢了。”就好像,“年纪大”是一把尚方宝剑,可挡住“逼”他们走出舒适区的万事万物。不知他们有没想过,昏昏沉沉、庸庸碌碌过完余生,这种的老年和暮年,意义何在?“年纪大=得过且过”的心态,是把自己钉“死”在某个框架之内的“作茧自缚”。在上海,有一位叫原梦园的宿管阿姨,在知天命之年,仍然坚持去交大旁听专业课,后来还考上了研究生,和自己的儿子做同学; 在厦门大学,51岁的保安周德新,为圆儿时的律师梦,捡起扔掉了20多年的课本,到学校里的职工夜校学习,用5年的时间,通过了40多门考试,最后获得了厦大法学士学位;在日本,一位叫“若宫雅子”的奶奶,在退休之后开始学习电脑,为了开发出一款60岁以上老人也能用的APP,她边摸索边学习写代码,终于在半年之后,开发出了很受老年人欢迎的应用程序——Hinadan(“雏坛”)。 老奶奶只是笑了笑:“万一失败了,也不过是浪费了一点时间和金钱而已。人总归都有一死,不如不断尝试,即使一直在重复失败也会有所成长。”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说:“不纠结于年龄,不执着于过往的经验,随时准备好尝试新事物,才能获得更多的成长。”如果有一颗敢于进取的心,年龄,就不会成为樊笼,无论是50岁、60岁还是80岁,只要愿意,任何年龄段,都可以是“新生”。热播剧《三十而已》中,顾佳的爸爸,有一段道尽天下父母心的台词:“儿女是前世的债,如果TA没本事,我们就当好渡人的船,闭眼之前能送到哪儿送到哪儿;如果有本事,他们自己就是那条大邮轮,那我们就当好救生艇,万一出什么事,我们就是那个最后把他们送到岸边的人。”半生走过,“老人”们明白了一些处世经验,懂得了一些江湖套路,如果也长出了一颗柔软的心,愿意以自己的智慧帮助儿女,那将是他们最大的福气。当茶厂需要运转资金,顾佳向许幻山求助,许幻山推三阻四时,顾佳一个电话,老爷子就掏出了养老钱;当顾佳与许幻山的感情渐生嫌隙,顾佳举棋不定时,老爷子察觉到了她的情绪,坚定地给她托底:“有什么事有你爸爸呢,别怕,挺直了腰杆过日子。”可以说,顾佳的爸爸,既是“渡人船”,也是“救生艇”,正是因为有他的存在,顾佳才活得底气十足。人生漫漫,道阻且险。对于年轻人来说,风雨袭来时,世间最坚固的盔甲,永远是父母的爱。因此,在变老的路上,人们还有一重责任,那就是:助持儿女,给足他们勇气去乘风破浪,也做他们最后的避风港。当儿女们面对人生重大抉择时,老父亲老母亲可以用过来人的视角,给出建议;当儿女们在外面横刀立马时,老父亲老母亲守护在后方,留一盏灯照亮他们回家的路;当儿女们打拼累了,不想往前冲时,老父亲老母亲的怀抱永远敞开,饭菜永远温热……作家刘娜说:“我之所以成为我,是有人给我托底,给我的生命涂下一抹又一抹底色。”这个“托底”,便是渐渐老去的父母,以自己为船、为桥,渡儿女过河、上岸。因为,该去的名山大川,都踏足过了;该看的秋花冬雪,都赏玩过了;该尝的珍馐佳肴,都品味过了。在这种“千帆过尽”的定局下,倘若不再给生活注入新的东西,那么日子只会是枯燥无味,人也只能是暮气沉沉。事实上,追求“诗与远方”,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利,中年人和老年人,也可以怀持欢喜心,去拥抱生活,去尽情发掘、用心体会,以感受到的乐趣,激发出热情,生长出朝气。苗晓红,人称“硬核奶奶”,是新中国第二批女飞行员,在82岁的高龄,在30年的飞行空白期后,她仍然有兴致开着飞机在蓝天翱翔。 她说:“我82岁依然可以飞,你们年轻人更可以飞,而且会比我飞得更好。”沈阳有一对患难夫妇,丈夫叫谷向东,妻子叫高志侠,两人在妻子被查出癌症晚期后,就开着改造的“房车”自驾游,已经走遍了全中国。一路上,他们赏黄山的松,淋峨眉的雨,沐庐山的雾,即使有病魔相伴,这一车、两人的生活,也非常快活。谷向东知道,妻子能坚持到什么时候不确定,但能确定的是,生活不该留遗憾,能活几年,就要快乐几年。日子,有苦有甜,会轻松也必然会有艰难。但不管处于哪个年龄,都应该勇敢向前。因为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若欢喜自如,就必定精彩无限。作家康德曾劝慰世人说:“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人老了,心态可不能老,否则,面对的将是一潭死水的生活。唯有心态年轻,才能身心蓬勃。走过万里山河,看过万千风景,都不及一颗欢喜的心,有了它,即便日子重复、生活困苦,也都能折腾的热气腾腾。季羡林先生曾说:“我虽年届耄耋,内部零件也并不都非常健全,但是我处之泰然。”
作者:江晓白,碧读签约作者,自由撰稿人,在清风烈酒里,执笔慰风尘。本文为“碧读好书”原创,好书像碧玉般珍贵!提供原创文章、新书资讯、必读书单等,伴你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