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肖红 :沸腾的饺子锅

 老鄧子 2020-08-14

一九九四年的秋季开学时,我从镇中心小学调到县里的第二小学任教。学校离家不是很远,但回家要爬一段长长的上坡路,很庆幸我们一大家住在一个院子,我们和老二家都结婚生了孩子,分出来过。老三老四还有一个妹妹和俩位老人在一起。我去学校时,婆婆妈给我照看孩子。女儿刚蹒跚走路,饮食以我乳汁为主,外填一点传统的米面糊足也。那时生活真可谓拮据,日子过得入不敷出,捉襟见肘。祖祖辈辈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只有逢年过节才吃上一顿肉,像鸡鸭鱼以及饺子一类的,那就太稀罕了!

我每天早上去学校之前,都要把头一天下午多炒出来的洋芋白菜安顿在碗里,再给菜碗上扣一个馍,然后一手抱着孩子,一手端着这碗饭,给婆婆妈交代孩子,并请婆婆妈做饭时捎带把我那碗饭熥热。多少个风风雨雨的日子,想着待哺的女儿,我迎着中午的太阳,匆匆忙忙放学赶路,气喘吁吁爬坡回家。进的大门,径直到婆婆家里,又是一手抱孩子,一手端起那碗热腾腾的饭,回到自己窑里,一屁股坐炕上,撩起衣襟,女儿吃奶,我吃饭。虽然天天中午热菜热饭,但也很知足,毕竟不需要动锅动瓢忙乎,再说孩子也总要赖着我。那时年轻体壮,饭碗一搁,咿咿呀呀逗孩子说话,学动作,一会儿,女儿噙着乳头睡着了,我也睡着了。       

生活宛如大海,风平浪静的日子居多,但难免会起波澜。很清楚地记得,那天中午放学后,我照例回到婆婆窑里抱孩子,端饭碗。进的门,与往日不同的是,婆婆家吃饺子。婆婆妈正站在灶台前,右手一把铜笊篱在头号大锅里翻搅,白白胖胖、圆圆滑滑、密密麻麻、挨挨挤挤的饺子,个个在沸腾的锅里跳跃,灶火口上一小锅热腾腾散发着香味的饺子汤。炕沿的一角是婆婆妈早先端出来的蒸笼,蒸笼上放着我的饭碗,洋芋白菜上面扣一个馍。女儿见我进门,迫不及待从下炕爬过来,红扑扑的脸蛋可爱极了。我还是左臂抱孩子,右手端饭碗,待我转身他们已经开吃了。此刻,我多么希望他们中的谁能叫住我,然后给我分享那怕是只有俩个饺子也好,可叹的是包括婆婆在内没有一个人。虽然我有意无意地放慢脚步!稀里糊涂出了婆婆家的门坎,回到自己窑里,看着我的那个饭碗,不争气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吧嗒嗒直往下落。同样都叫妈,婆婆妈怎就这么地跟自己妈不一样?从此,我更加确信在婆婆眼里,媳妇就是一个外人。尽管老公多次给我解释,但我总听不进去,单就吃饺子一事心里总是疙疙瘩瘩的,甚至对婆婆产生怨恨。      

人说婆媳关系是纸糊的,容易破,也容易补。只要心中有爱,心存感恩,一切都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饺子的事过后不久,我病了一场,期间,婆婆精心地照顾我,说话做事小心翼翼,日常生活无微不至,家里拾掇得干干净净。一个月过去了,我康复得很快很好,满月那天,我们和好饺子面,调好饺子馅,和婆婆开开心心一边拉话,一边捏饺子。白白胖胖圆圆滑滑的肉馅饺子在锅里翻腾,我拿笊篱,婆婆掌碗,几盘饺子上桌,蘸着蒜泥辣油小料,一家人嚼着夸着,都说饺子好吃!      

而今,婆婆妈已至风烛残年,由于年轻时的过度操劳,身体自然多病。耿直刚强的婆婆,只要自己能移步,就不愿拖累儿女,总说自己能行。希望婆婆的身体能硬朗起来,让子女们更多地体会叫一声妈有人应的幸福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