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曾是乞丐,后成为唐朝诗人中官位最大的!李白、杜甫都是他哥们

 江山携手 2020-08-14

唐朝的诗坛众星璀璨,能在唐朝当一名诗人是件光彩又高雅的事,但想要加入这个群体,不光要文采斐然,风格还要与别人区分开来,这样才能被世人认可。擅长写粗犷风情的边塞诗人高适,就因自己另辟蹊径的写作风格而扬名。高适不但在诗坛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他的官位在唐朝诗人群体中也是最高的,即使他的好哥们李白、杜甫也只有羡慕的份。

杜甫在政坛上的成就是这三人中较黯淡的,在政治上蹉跎半生只混到了工部的官衔,李白没有显现出特别高的政治才干,可是他的写的诗很对唐玄宗的口味,皇上封他为"翰林供奉"每日为皇上起笔文书,官阶高不高且不讨论,能让皇上终日想看到的,肯定是百官想要巴结的对象,然而李白的阶品虽高,但并无实权,客观来说他的官阶并不存在政治核心圈内,在诗坛名气稍逊他们两位的高适,在政坛上的辉煌成就足以碾压他们二位。

我们先来看一下高适的政坛履历,他最初担任汴州县尉,后又晋升左拾遗,转为侍御史,接着在中位阶品腾云直上,升为谏议大夫、渤海县侯。对于唐朝官阶名称不明了的朋友,看到"侯"这个字,就知道他的官做得有多大了,晚年时的高适就是千户侯。

诗人仕途命运普遍坎坷,高适攀爬为何如此之快?这要从他邂逅到的第一位贵人说起,高适人到壮年才想步入仕途,当时宋州刺史看他求学心切,人到壮年志向不减,于是举荐他参加科举考试,高适果不负他所望,第一次科举就中了进士,随后被任命为一方县尉,他上任之后不仅要对长官阿谀奉承,还要习惯对百姓们滥施刑威,这一切都违背他的本心,后来他推掉了这个官职。

高适投军以后,又遇到了一位人生伯乐,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很欣赏他气势雄健的文风,于是任命他担任幕府的文书工作,高适工作做得好,哥舒翰也忍不住在唐玄宗面前夸他,皇帝听闻有如此大才,便邀他觐见,那次会面皇上对高适留下了个良好的印象,若是在政治上做出点成绩,封官进爵指日可待。

唐朝一次突发事件,让高适仕途迎来第二次春天。潼关失守,唐玄宗仓皇出逃,正好迎上了率一小众小队撤退的高适,高适向玄宗陈述了前方失利的原因和经过,并向皇帝反映了士兵们生活困苦而地方官只知享乐而无防备的内情,皇帝看他仗义执言,对管理策略上又有独到见解,于是在回到复地后封他为谏议大夫。

唐肃宗时期,高适的仕途面临冷遇。肃宗派高适去平定"叛乱",高适凯旋归来之后,对肃宗的决策正直敢言,提出很出不妥之处,当时宦官势力在朝中猖獗,他们忌恨高适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于是在肃宗跟前说了很多坏话,皇上被他们的巧言令色蛊惑,高适被降了职。

高适在仕途受挫以后,他在蜀、彭二地就想做出点成绩给皇帝看,第二年他就平定了叛乱刺史段子璋,并在阴差阳错下,代理了西川节度使,高适在此地驻守时,爱上了那里的大漠孤烟,戈壁沙漏,加上又时常打败仗,于是他就寄情于景写出了很多技惊四座的边塞诗。代宗登基后,高适因多年镇守边塞有功,并召回京封为渤海县侯。

高适壮年才参加科举,那么他的前半生都在干什么?高适出身不是寒门,还是官僚子弟,他的父亲是地方长官,幼时便重视对高适的文化培养,可惜他的父亲因病早逝,高适从少时就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变故,高父去世后,家道中落,高适从贵公子沦为沿街乞讨的乞丐,不过他的乞讨生涯并不凄惨,脑子灵活的人在哪种境遇下都能让自己过得不差,当时高适加入了一个丐帮组织,他属于元老级的领导,他不用自己抛头露面,等着小乞丐们拿东西供给他。

高适的前半生命运本应该在市井浮沉,接触了两位诗坛前辈而发生改变。一天,高适在街头遇到了放浪形骸的李白,彼时的李白被贬黜流浪到梁宋,手里提着一壶清酒,到处访道寻仙,拥有同样狂放性格的高适和他一见如故,两人寻了个清静地去调侃人生,杜甫想要约李白一起去花天酒地,又因缘际会下邂逅了高适,于是三人在山脚下的茅屋下,一边喝酒一边以文会友,老李和老杜的文采可是数一数二的,高适用诗跟他们对仗起来竟然不落下风,而且风格雄健自成一派,老李、老杜两个见过大场面的人,开始预见起高适的未来,这样的才华去做个丐帮长老真是太屈才了,你应该去写诗,高适在两位哥们微微泛红的星星眼中寻到自己未来的路。

高适脱离了丐帮,开始学诗、搞起文化,当时读书人的最大成功就是考取功名,高适一把年纪了也准备朝这个方向努力,高适把这些年荒废的学业重新捡起,没想到曾经学过的东西他还历历在目。也许是前半生把一生的磨难都捱过了,后半生的高适一路顺风顺水,从小小的县尉做到封侯晋爵。李白看似放浪不羁,其实他对功名利禄一直有期盼,只是他的政治才干不如写诗那样惊艳,杜甫更不用说了,求官不得反倒让自己为此愤懑了一辈子,好在高适帮两位好哥们完成了夙愿。

值得一提的是,高适被封侯晋爵后,他向朝廷归还了俸禄和封田,只乘坐一辆马车去上任,他一生辅佐了三位君王,皆以刚直、忠义评价他,高适的生平往事,是诗人群体里一段异人异事,尤其他曾经做过丐帮长老还狂傲的性格更被诗人们拿来调侃,高适的才华得到了诗坛的承认,仕途上也达到了高峰,对于后世也留下许多光辉灿烂的作品,如此波澜壮阔的一生,怎能不让诗人们嫉妒呢?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