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到内蒙古2万多亩小麦油菜被铲,农村长大的我有话要说……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8-14

文:沙漠之舟

图:来自网络

昨天晚上,我在网络看到这样一件事,大致是说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陈巴尔虎旗,为了突击完成上级下达的退耕还林指标,竟然铲毁了2万多亩的小麦和油菜。用记者的话来说,就是在该旗的特尼河林场的大片麦田、油菜田地里,被铲出一道道触目惊心、黑白相间的“斑马线”。

看到这则新闻,农村长大的我在心痛的同时,也有话要说。

要知道,再过十几天,这些庄稼就面临着成熟。就这样被强行铲除,真的让我不能理解,也无法接受。

尽管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今,举国上下都在想方设法,从餐饮浪费提出要求,而铲毁即将成熟的小麦油菜,又何尝不是一种严重的浪费呢?

想想农民种田的不容易:由于天气的原因,不能适时播种,农民心急如焚,寝食难安;禾苗出土后,旱天浇灌,涝天排水,一身汗水,一身泥;庄稼生了虫害,农民不顾烈日曝晒,农药熏染,喷洒农药,逐棵捕捉;庄稼成熟了,为了尽快收获,农民忙得饭顾不上吃,觉顾不上睡,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农民的千般劳累,万般辛苦,不就是为了多收获一些粮食吗?

孩子刚刚呀呀学语,父母就教他(她)们背诵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为人父母悉心教导孩子,不就是期望孩子能体会农民种田的艰辛,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吗?

可当下我们衣食无忧,就忍心把农民种田的苦累艰辛,忘得一干二净吗?往上数两代、三代,我们的父辈、祖辈不都是农民吗?我们离开农村才几天呀?我们的老家还在农村,我们的根还扎在农村的土地上!

解放前的的苦难生活,我没有亲身经历过,但缺衣少食的日子,我是铭记于心的。1958年春天,我还不满五周岁,母亲带我去地里种棉花,我亲眼看见婶子、大娘们往口袋里装拌了药的棉种,说是回家淘淘再吃。

一天母亲又带我去地里干活,中午收工回家时,发现我家的房门被撬,橱柜里的半筐子高粱面和两个杂面窝窝让人偷走了。

母亲像丢了金元宝一样,坐在门前嚎啕大哭,边哭边诅咒着、数落着:你个挨千刀的,断子绝孙的,这点秫秫面可是俺的家底子,是俺的救命绳啊!叫你偷了去,俺娘俩咋活啊!看着母亲哭得悲悲切切,说得可怜兮兮,我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吓得我也陪着娘哭,陪着娘骂人。结果俺娘俩的眼哭肿了,喉咙骂哑了。

后来,家中实在揭不开锅了,母亲只好带着我到徐州孟夹沟化工厂找我父亲去了。麦前春荒,走到哪里都一样难捱,一样挨饿。父亲一个人一月三十斤的供应粮,三个人来吃,显然是杯水车薪。于是,我和娘就挎着篮子四处挖野菜,化工厂四周盐碱地多,挖来的多是灰灰菜,用热水烫烫拌点盐当饭吃。吃了跑肚拉稀不说,脸也浮肿了。

父亲不忍看着我挨饿,就把从食堂领来的馍馍让我吃。父亲每天靠吃咸菜喝茶充饥。一天中午,我饿得实在走不动了,就拿了一个装原料的纸袋子铺在工棚的地上躺着。二老看着我饿得扁夹一样的肚子,直掉眼泪。我却眼里噙着泪花安慰他们说:“我不饿,就是不想动,睡一会就好了!”父母看着懂事的我唉声叹气,一筹莫展。

1963年我国遭受了罕见的水灾,田里颗粒无收。漫漫冬季,饥寒交迫。人们纷纷外出逃荒。我当时上小学四年级,耩上麦子后,我只好辍学跟随父母和几家人家一起,去安徽的庐山县逃荒要饭去了。

一个十岁的小女孩,每天风里来雨里去,遭受人的白眼和狗的恐吓不说,有时为了填饱肚子,一顿饭功夫要跑半个村子,天天都在惊恐和饥饿中煎熬。往事不堪回首,我的亲身经历只是千千万万个40后、50后们忍饥挨饿的一个缩影。他(她)们对自己挨饿受冻的苦难经历,回忆起来,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现如今我们不但粮食充裕了,而且吃的食物也丰富了。但是我们就可以不怜农民的血汗,随便糟蹋粮食,暴殄天物吗?俗话说“吃了不疼,扔了疼”,“惜衣有衣,惜食有食”,“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记得小时候,我家堂屋东墙上贴着一幅画。画上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在捡掉在地上的大米粒,旁边放着一个米袋。画上有一句醒目的话:我国有五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全年大约节约十吨米。那时我还小,不知道五亿人口、十吨米是啥概念。

可我知道,现在我国有13亿多人口,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米,一年就会浪费约二十七吨米。这触目惊心的数字,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引起国人的关注!它告诫我们: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

现实生活中有一更感人的例子,台湾的一位富商,他叫沈炳麟,他的母亲叫恩美。母子二人以“上海应善良基金会”的名义,在全国各地捐款盖了500栋教学楼,全部以母亲的名字命名“恩美楼”。

1993年4月,我们乡中心小学落成典礼时,母子二人应邀来参加典礼。他们都是年逾古稀的老人,穿着普通的灰色棉布衣裤,没有一点亿万富翁的派头。因为有县里、乡里、教育局的领导参加,乡里准备盛宴招待。可母子二人只要了一个青菜,一碗鸡蛋汤,两份米饭。

与会人员感动之余,表示与他们一样就餐。吃饭时,母亲不小心掉到饭桌上一粒米,老人忙捡起放进嘴里。多么感人的一幕!多么感人的母子!

捐巨款建了500所希望小学,光为我们乡中心小学就捐了68万,500所要捐多少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这些天文数字是什么概念?可母子二人的一顿饭竟如此简单,一粒米老人都要捡起,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可见他们钱不光是靠打拼挣来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节俭!“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巨额资金的积累与他们的节俭精神是分不开的。

世界粮农组织今年7月份发布的报告中,估计2020年全球缺粮人口将增加1.3亿人,总数将高达8.2亿人。

毫无疑问,粮食问题才是真正的国计民生,如果这个环节上出问题,那就是大问题。前天,国家最高领导人对粮食浪费现象做了批示,号召国民节约粮食,就是这个道理。

“家中有粮,心里不慌”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吃上饱饭,为了食物匮乏的历史不再重演,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绵长。让我们大声呼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粮食,敬畏粮食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