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江明文章集锦:谭宅的故事

 二月崆峒览胜过 2020-08-14

 从清道光十二年(1832)开始,丽水县天灾连年。道光版《丽水县志》记载:

   “秋九月十五日雪;十二月二十四日夜雷电、大雪,山中积丈余,鸟兽多死,明年春二月乃霁;十三年冬十二月十二日,大雪三日;十四年夏五月十四日大水,册报沙石壅积田地二十顷三十四亩有奇;秋疫,斗米值钱六百,盐一斤值钱百十。十五年大旱成灾。”

    九月降雪,十二月雷电;大水、大旱和大疫接连不断。天呈异象,灾祸联袂,百业萧条,民生凋敝。

    丽水城里有两个人忧心忡忡,焦思竭虑,夜不能寐。

    第一个人是处州知府于尚龄。于知府是江苏金坛人,清道光二年(1822)进士。正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经年灾祸,处州府公帑捉襟见肘,让于尚龄无比头痛。既要修复灾毁水利设施,又要赈济食不果腹的灾民,于尚龄绞尽了脑汁,操碎了心。

    第二个人是处州城的首富谭学贵。

    谭氏是处州的外来户。谭学贵祖籍江西南丰,隶属于抚州,是江右民系的重要聚居区和繁衍地,素有种植苎麻和编织夏布的传统。清乾隆初,谭氏先祖自南丰至处州城贩卖夏布。这时候,丽水鲜少种植苎麻,更别谈用苎麻织成的布料,夏季衣着,凉爽适人。道光版《丽水县志》记载:“苎麻,初鲜种者。乾隆间,江右人来种之,今渐广。织成,呼曰腰机布。”

    所谓“一招鲜,吃遍天”,谭氏在丽水迅速拓展了市场,经过第二代、第三代的接力经营,后来居上,开出一家又一家商铺,铢积寸累,成了处州城里首屈一指的富豪。仅比邻处州府衙长约30米的高井弄,谭家就开了两间当铺。

    谭氏在商业上高歌猛进时,一直为社会公益出资。《丽水县志》记载,道光五年(1825)丽水县在东岳庙右设义仓,由谭景兴经营;道光十四年(1834),谭学铭单独捐修处州城墙。县志评价“可以谓难矣”。

    谭学贵之所以在床上辗转反侧“烙大饼”,是接到了知府于尚龄到府衙一叙的邀请。于尚龄话说得很委婉,谭学贵心里却清楚得很,知府大人找他是什么事。

    谭学贵身心疲惫,却毫无睡意,干脆起床点起蜡烛,让人去把大哥谭学铭请过来商量。谭氏到谭学贵这一辈,是第四代,共有六个兄弟,其他四个兄弟埋首经营,对外打点都是谭学贵和谭学铭两人。

    谭学铭姗姗来迟,可能已经睡下了。谭学贵招呼大哥坐下后,告诉说知府让他明天去府衙。

    谭学铭一听,表情立刻凝重起来,旱涝叠加,城垣坍塌,堰渠溃败,瘟疫流行,百姓生计维艰,官府四处向富户劝捐。去年维修城垣,几乎耗尽了谭学铭的所有积蓄。这回知府于尚龄相邀,肯定将注意打到了谭学贵的身上。

    “于大人想让你做什么?”谭学铭小心地问。

    “具体没有明说,只是让过府一叙。” 谭学贵回答道,“不过我猜测,他想让我赈济灾民。”

    “哪可未必。去年底城垣修毕,于大人正为好溪堰渠淤堵烦恼。” 谭学铭摇摇头说。

    “好溪堰渠疏浚可以缓一缓。灾民进城可是一日都耽搁不得。” 谭学贵说,“灾民饥肠辘辘,保不准会干出什么事,这应该是于大人最头痛的。”

    “有道理,有道理。” 谭学铭点点头问,“你想开粥棚,还是捐银两?”

    “两样都不愿意做。” 谭学贵见谭学铭一脸疑惑,解释说,“大哥听过升米恩斗米仇的故事吗?”

    从前,有两户人家是邻居,其中一家比较富裕。有一年,天灾导致田中颗粒无收。穷的一家没了收成,只能等死。富的一家有很多粮食,就给穷人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穷的一家非常感激救命恩人。熬过最艰苦的时刻后,穷人就前去感谢富人。说话间,谈起明年的种子还没有着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说:这样吧,我这里的粮食还有很多,你再拿去一斗吧。穷人千恩万谢地拿着一斗米回家了。回家后,家里人说,这斗米能做什么?根本就不够明年地里的种子,他们太过分了,既然这么有钱,就应该多送我们一些粮食。这话传到了富人耳朵里,他很生气,心想,我白白送你这么多的粮食,你不仅不感谢我,还把我当仇人一样忌恨。于是,本来关系不错的两家人,从此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来。

    “但于大人开口了,你能拒绝吗?” 谭学铭替弟弟担心,谭家几代经商,说诚信经营,其实是小心翼翼;说童叟无欺,其实是陪尽笑脸;说来的都是客,其实谁都不敢得罪。更不要说面对掌握生杀大权的一方要员,就是衙门的胥吏,也要点头哈腰。

    “一有灾情,就要我们出钱,永远没个头啊。” 谭学贵喟然而叹。

    “这就是我要子侄们刻苦攻读的原因。” 谭学铭认真地说,“你我一辈,要继承父业,无暇诗书,取不得功名,尽受官吏士绅欺凌。”

     “是啊,富而不贵,囊中钱财,有如他人之物。” 谭学贵感叹说,“我也不希望下一代从事商贾,让他们去读书求取功名或从儒吧。”

     “说说你的想法吧。” 谭学铭见弟弟眉宇舒展,知道他心中有了主意。

    “读书要有经济支撑,我们要购置店铺房屋,供下一代居住和租赁,让他们心无旁骛去从儒。” 谭学贵盯着大哥的眼睛说,“我们应该倾囊而出。”

     “你这个想法很好,假如我早几年就置办,于大人也不会盯着我的钱袋了。” 谭学铭后悔地说,“不过,既然他已经邀约了,你怎么应付?”

   “我想联合兄弟们,在晏公巷盖房子。” 谭学贵挥一挥手说,“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谭学铭一下子反应不过来。

    “凡愿来做工的,每天都可以免费吃饱饭。” 谭学贵慢悠悠地说,“我们可以适当延长工期,慢工出细活。对家有老弱拖累的,再给予一点接济。”

    “这个办法好。一举三得。既遵从了于大人的意愿,为他解了大部分忧,又赈济了灾民和家人,更为自己办了大事。” 谭学铭一脸欣然,“我支持,其他几位弟弟我去说。”

    清道光十六年(1836)、道光十七年(1837),两年间,谭氏六兄弟在晏公巷盖了五幢砖房。谭家从第五代开始,由商转儒。

    谭学贵的长子谭献自幼好学,为清贡生。谭献办学兴教,在宅中举办私塾,集本族亲友及闾邻之女弟,教授文学、算术,开府城女子就学之风。光绪年间,谭献任教于莲城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莲城书院改为崇正学堂。三十一年(1905)处州知府将崇正学堂改为府立处州中学堂,经费从府库支付,聘任谭献为中学堂总理(即校长),成了“百年老校”丽水中学的第一任校长。

    谭献长子谭云黼是贡生,曾留学日本。谭献次子谭云黻是优贡生,曾在处州中学堂任教,后到北京财政学堂求学。谭献第五子谭云陶、六子谭云陔都曾在处州中学任教。

    时至今日,谭宅是丽水城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