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到中流击水》爱也无由

 作家文坛 2020-08-14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三岁的孙儿稍稍会游泳了。不是在人工建造的游泳池里,而是在真正的河流之中,一条很大的小河一般的渠道里,当然是在静水处。  
    虽然还不肯给他脱下游泳圈,但那招式与悠闲的形态,却似一个深暗水性的老手,与他的姐姐及大同伴们一起,将深深的河水踩在脚下。  
    我们这里的人们世代居住在河边。熟悉水性,学会游泳,击水中流是每个人必学的课程。即使是儿孙辈长年生活在外地,也是必须回来“补课”的。甚至于嫁进来的媳妇们也应学一学游泳的基本功夫。倒不是要去河里捕鱼作业之需。其实这山里河流被电站的人工水坝层层拦截,堵断了鱼们迴游的去路,除本地几条“留鱼”外,全部的“候鱼”早已绝迹了。因此,除了那些为消磨时间的钓鱼客外,现在几乎无人捕鱼。人们学会游泳更多的是一种生存枝能。在多水祸的江南,懂水性毕竟强于“旱鸭子”。可以临水不惧,逢灾不慌。  
    喑熟水性,学会游泳不但利已,而且利人呢!  
    七十年代,我的当教师的兄长就从这条渠道的水底救出过一个嫁进这里不会游泳的新媳妇。也是这媳妇命不该绝,下课后的兄长去仅与学校一堤之隔的堤边以看护他的学生下水游泳,正好碰上岸上的同村妇女告诉他,这新媳妇在河边利用生产队做工“吃烟”(工作中稍事休息,每次吃烟大约两袋烟工夫,也就是十多二十来分钟吧)工夫,去河边冼衣服,不慎掉入河中沉入水底。兄长得知,忙钻下水底将其救了上来。  
    这媳妇的丈夫也在半大小子时(大约是六十年代中,具体年份记不清了),因溺水而被我的一个堂叔救起。这伙计开始溺水时,先是我的老兄去救他,被他一把抱住,两人均沉入水底。由于兄水性好,在水底扳开了那伙计双手,游回岸边。堂叔慌忙接力,因他年长两岁,懂得救人枝巧,溺水者很快被他救上岸。我们几个七手八脚地让他吐了好多水。  
    头几年,我的大儿子也在这巫水第一坝脚救出了被坝顶滚水冲下到深水区的一对母女。当时好多在坝前“冼澡”的城里人竟视而不见,还是本不去游泳的我的大儿子连衣都来不及脱,翻身下去,拉了他们上来。为此还被粗糙的水泥坝面刮伤了手脚。遗憾的是,这对母女竟连一声道谢都没有。也许至今都不知道是谁救了她们。  
    不过,在我们这里,水中救人是稀松平常之事,甭管是救人者还是被救者都不曾郑重过。也无须什么“见义勇为”的葆誉;更没有什么物质的奖赏;甚至连感谢、感恩之类都没有。完全是传统的道德在驱使着救人者。所以也就完全不在乎。倒是被救者的父母长辈会在晚间,用一个畚箕点一盏油灯,拿几根香,几张纸钱去到溺水处的河边,点上香,烧了纸,边往回走边叫着被救者的名字,xxx,回来噢!被救者跟在后面应声,回来了!直至家中。至于救人者是用不着感谢的。那是一种广义的义务。碰上了,人人都会尽力。  
    头几年,也有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三个不是本地的小孩,大约十多岁一个吧。也是在这里游泳,跳下去三个,只见浮出两个。被不远的一本地青年看见,知道不好!急忙跑过去潜下水底将那刚刚溺水的孩子拉了上来。待其恢复后,训了这三个几句,大意是没有大人在身边不要下河。可回报却是被救者的恶语相向!“关你屁事,肏你娘!”这救人的饶姓青年也只是一脸尴尬,并不计較。说来也是,这些外地孩子可能从来没有受过良好的道德教育,与他们计较毫无意义。不如没事人一样走开。反正人已被救,问心无愧了。  
    孩子们游泳的这条渠道,是一条早已废弃的、曾经非常风光的县国营造纸厂的专用电站引水渠道。水满时,v形的渠底至水面有三米多深,有十五六米宽。河水清澈干净,是十分理想的游泳场所。几十年来,除了因电站废弃,上游电站建成,导至水流和缓了许多,凉了许多、显得更加温柔许多外,并未有很大的变化。  
    这条引水渠也是我儿时最喜欢的游泳场所。这里培育出了我们那一辈一批又一批的水手。那时这引水渠的源头~巫水~鱼多,因此我们的游迹也就几乎遍布巫水,演译了好多与鱼的故事。六十年代的巫水河,除了这里唯一的一座拦水坝外,没有其它的拦水坝,因此来自长江的迴游性鱼类可以经洞庭湖上朔沅水,再入它的支流巫水直至我们这里的拦河坝坝脚。春夏水丰,江水翻坝,群鱼跳跃,很是壮观。那些弄得到炸药雷管的人们经常在巫水河炸魚,我们这些半大小子们也就经常去“幸分一杯羹”。所得颇丰呢!只可惜自七十年代起不断有拦河坝的修建,把巫水宰成了一段段。又丝毫不考虑鱼的迴游通道。鱼便十之八九消亡了。几条本地鱼怎么也恢复不了过去鱼丰虾富的画面。一条生气勃勃的巫水河变得老暮沉沉,完全没有了诱人的资本。因此,人们只在这渠道里嬉水,却再也不去光顾它的源头了。  
    孙儿们是放暑假了、回来补游泳课的。虽然河里几乎没有了鱼,也没有学会游泳好去捉鱼的动力,但游泳是必须懂的。我家无论大人小孩,也无论男女,都必须学会游泳。这是我们家族的传统。因此,孙儿们的游泳课,是每天一节,照上不误。也可能是遗传吧,这些天生不怕水的角色,还真的用不了多久便游鸭戏水了。让我这上了年纪、过去的老水手很是喜欢。  
    当然我知道,对孩子们游泳,是必须严加保护的。只是放手让他们去河里野,却密切地监视着。要待他们长大了,完全熟悉了水性才可以让他们去独自中流击水。  

                   杨焕文作于2020年8月12日

------------------------  

作  者  简  介杨焕文,文字爱好者。50后,苗族, 务过农、参过军,做过法官、任过律师。作品大多以乡土为题材,骨子里恋着脚下这片土地,文字源于土地的深情。

关于我们

赞赏声明

关于原创打赏行动,自愿参与,量力而行。稿件所得款项50%将作为稿酬支付给作者,优秀稿件入选《北京文学传媒作品集》,用稿量大。另外50%,我们将投入《北京文学传媒》运营,主要用于编辑工作。相关作者发现自己的作品被人打赏了,请加主编微信,并说明情况,告知真名,以便确认。原则上一个月一结(每月1号,结上一月的打赏,作者主动联系编辑,超过1号晚上12点不领取视为支持北京文学传媒运营。由于编辑工作繁重举步维艰,故66元之内的留作平台维护)。不愿自己作品被人赞赏者,来稿时请注明。

欢迎指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