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西秦岭南侧、 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 属暖温带半湿润性气候,气候湿润,四季分明, 西和县素有“宝贝的复新地带”之称 , 自然资源主要有以半夏、花椒为代表的植物资源 被评为“中国半夏之乡”和“中国 乞巧文化之乡” 辖区内有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仇池山 秦始皇祭奠先祖的地方云华山 “峰腰石龛”之称的八峰崖 “九眼鼎沸”之称的九眼泉旅游景点 国家级4A级景区 晚霞湖。 西和县境内平均海拔1692米, 年平均气温8.4℃,平均无霜期183天 平均日照期为1842小时 、 年均降水量为533毫米 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 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仇池无闲草,处处皆灵药”。 西和县是“中国半夏之乡”、 素有"千年药乡"之美誉 中药材种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全县有野生药材多达430种 是甘肃中药材主产区之一。 其中尤其以半夏而久负盛名。 据不完全统计, 西和县中草药资源有1000余种, 其中载入国家药典的有半夏、天麻、 猪苓、当归、柴胡、党参、红芪、 大黄、西贝母、淫羊藿、款冬花、 蒲公英、板蓝根等800余种, 各类药材年产量达12000余吨, 是甘肃省中药材主产区之一, 被视为“天然药库”。 半夏是一种传统的名贵中药材, 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别名又叫麻芋子、三叶半夏, 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消肿散结等功效。 西和半夏产在气候温和湿润、多光照, 有药材天堂之称的自然环境中, 外观特征明显, 产品质量特点突出, 产品呈白色,粉质好,颗粒大、 颗型好,易于加工,质坚实, 且半夏干品色白,断面洁白, 粉质足,琥珀酸、浸出物含量高, 备受国内外医药企业欢迎。 西和半夏供不应求, 并长期出口日本、 韩国及东南亚国家, 半夏产业现已成为西和县的特色优势产业。 自1983年以来, 西和县把半夏产业作为做大做强 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一项支柱来培育, 举全县之力持续打造“ 西和半夏”品牌, 并取得了突出成效。 2007年12月28日“西和半夏” 通过国家质监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天下半夏在中国,中国半夏在西和”, 西和县是中国半夏药材的主产区, 素有“ 西和半夏、七分天下”之说。 其人工种植半夏的历史已经有30几年了, 在西和县,几乎每个乡镇的 70%农户都有在种植药材半夏。 半夏已成为西和县各乡镇的主要经济产业。 西和半夏产品质量特色 颗粒大、形状好、颜色白、无污染、药用价值高 粉性足、味辛辣、麻舌刺喉。 含总酸以琥珀酸(C4H6O4≥ 0.25 浸出物≥9.0%;水分≤12.0%。 在西和县何坝镇安峪村, 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在此 建设数千亩” 中药材“基地并初具规模, 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在西和县何坝镇 打造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的 中药材培育、种植、加工于一体的 大型中药材种植基地。 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现有 中药材种植基地2500亩, 主要种植半夏、柴胡、板蓝根、 冬花等道地中药材。 未来5年,还计划将基地扩大为 1万亩的规模化中药材种植基地 和种子种苗培育基地。 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拥有数十名 经验丰富的研发管理种植人员, 其中,管理团队中博士1人,本科 16人, 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 技术团队中博士2人, 经验丰富的种植人员16人, 技术储备团队20人。 与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等 科研单位达成了生物科技合作联盟。 建成县级中药材种植技术职业培训基地一个。 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1800人 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社员1314人, 下设西和县百草堂中药材有限公司 2019年合作社公司总产值达8000多万元, 并以半夏产业为基础, 打造半夏种植、初加工、 仓储物流一体化的半夏产业体系。 并以此带动西和中药材产业在种植、加工、 中药养生产品、仓储物流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 2019年建成一套完整的中药材溯源体系。 与此同时, 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利用自身优势, 销售端已经成功对接至各大医药企业、 大型中药材种植企业、种植大户, 降低中药材初加工、流通、仓储等环节风险, 力求减少中药材种植加工成本, 保障了中药材品质, 提高市场竞争力。 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 先后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妇联定点帮扶基地” 被省妇联评为“优秀巾帼扶贫车间” , 被陇南市总工会评为“全市工会工作先进集体” 被陇南市科技局认定为“市级科技示范企业” 被西和县委、县政府确定为 “青岛市市北区东西扶贫协作带贫示范基地” 被县妇联授予“妇女创业就业基地和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称号 被县残联授予“西和县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 被何坝镇党委、政府评为“精准扶贫典型带动先进企业”。 近年来, 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抢抓乡村振兴发展机遇, 积极推行农村“三变”改革试点, 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 初步探索出了“两加六带一联合”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实现了产业发展和精准脱贫的深度融合, 截止目前,已有效带动了全县 3个乡(镇) 15个村集体, 1314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 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积极响应 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有关政策精神及号召, 在组建 3个扶贫车间的基础上, (西和县广鸿扶贫车间、蒿林乡大唐村扶贫车间、洛峪镇康河村扶贫车间) 与苏合、蒿林、兴隆等乡镇多家合作社结对共建, 迈出了全县合作社抱团发展、 联合发展的坚实步伐。 2020年,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正在按照 “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发展目标, 新建中药材种植初加工、无公害检测中心、 中药材机械化无硫烘干、 200吨冷藏库及中药材养生产品生产线, 年加工销售中药材 3000吨, 为我县农户及合作社中药材进行统一回收销售, 带动全县贫困户稳定增收。 目前,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已成为 全县依托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辐射带动农村快速发展的“窗口”, 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必将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 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