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下来”是个好习惯

 雁冰与书 2020-08-14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这种观点在管理学上被称为吉德林法则。

这也是我曾经的上学经历和写作经历,最大的不足。

在过去,我一直觉得,人类大脑的记忆是无敌的存在,无论多少知识、理论等,看一遍记不住的,多看几遍就一定可以记得。于是,在上学的时候,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每当老师在讲台上为我们传授知识,说到重点时,总会提醒我们:“这个重点一定要记下来,考试一定会考到的。”然而当时,我总会自负的以为——我多看几遍,也照样记得下来。

人,总要为自己的自负买单。我当然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考试的时候,才懂得老师说过的这句话,有多么重要。

当然了,那些我以为“很笨”的同学,都乖乖地把重点写下来,早上看一次,晚上看一次,不断重复着,他们也因为这样的“笨方式”,收获颇丰。

我们不得不承认,确实有这样的天才存在,给他一段内容,只需看上一遍,就能够背得下来。这样的人,截至目前也只有在电视剧中才有幸得见。

然而在现实中,我还从未见过如此天才,最多就是,给他几十分钟的时间,让他多去记忆几遍、几十遍,然后把整段内容很自然地叙述出来。这样的人在目前的短视频领域很常见。

然而,仅靠大脑的记忆,我们真的能够完全记下这些东西吗?答案是,可能的,但除非这些东西,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见的。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我们学外语,一天学一个小时,每天如此,一年之后,我们的外语能力顶多算是能听得懂比较简单的外语交流。但是,如果一个人从现在开始生活在国外,一年后的英语水准甚至比我们苦学几年还要好。这只是因为,在他生活在国外的时候,外语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他身边的环境如此,每天都需要接触,成为一种常态后,记下来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学外语,总会被要求做笔记的原因。只有把它变成生活中的常态,我们才能更快地学好外语。

还有一点就是关于理解的问题。

现在,如果我们一起坐在一个教室里,一起听到一个新的知识,那么,在座的我们,是否能够都理解这个知识点呢?

答案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背景不同,经历不同,接受的知识不同,观点也不相同,于是就导致了理解不同,以及理解能力的不同。

比如我可能会在十分钟后理解这个知识,而有的人可能当时就直接理解了,当然也有一些过了好多天才能理解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当时就能理解的那些人,就可以不写下来,因为他有极大的可能在三天后将这个知识点完全忘记。对于在我们认知中所谓“简单”的东西,我们是很容易犯错的,就像接受了一个自认为很简单的任务,我们就会掉以轻心,以为自己很容易就能做到,但这种“自以为是”,也给我们带来惨重的后果。

对于理解慢的人,就更没有理由不“写下来”了。

不要相信自己的脑子有多么强大的能力,即便你是天才,它总会在一个不恰当的时候,让你忘记很重要的事物。

我最初写作的那两年,也曾犯过这样的错误。

当时我想到了一个很好的灵感,如果我没忘记的话,那个灵感足以让我收获一小笔财富(不只是金钱)。但当时由于我的自负,觉得自己的脑子足以将这个灵感记录下来,况且那时,我正好是在赶回住处的路上,5分钟后,我就能将它写下来。然而,我的自负也让我从此失去了这个灵感。懊恼,也无济于事。

自那之后,我也严格要求自己,但凡有任何的想法,无论我是在路上,还是在车上,都要及时“写下来”。

我也一直把这个习惯保持了下来。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此为五丈原诸葛亮禳星失败后的感叹。

虽然很多事的结果仿佛是要听天由命,但如果人无所作为,也绝不会有之后的“成事在天”。

所以,我们想做到一些事情,想达成一些成绩,先去谋事,先将所想的事情“写下来”,虽然看起来是很简单且笨的一个行为,但也正是这种“笨行为”,成就了我们的聪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