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年那事丨雪花飘洒乡野间

 京都闻道阁 2020-08-15

当地称春节为“年下”,从古延续至今,年岁大的老人一般不说“春节”二字。由于当时生活不富裕,迎婚嫁娶,说媒定亲这类喜庆事,都是安排在“年下”前夕操办。不言而喻,是为了省钱,结婚宴请剩下的酒菜,放置在寒冬腊月的阴凉处,可以在过年时继续使用。因此,乡间有一句俗语“一进腊月都是好”,都是办喜事的好日子。

那时的男女结合很少有自由恋爱,大多是“媒婆”撮合而成,男女之间自订婚到结婚,不会见上几次面,更没有手拉手,拥抱亲吻一说了。定亲信物和彩礼都是由“媒婆”传递,只知道村庄名字,记不得大门朝东朝西的新婚男女大有人在。

村里的张家老三要娶新媳妇了,忙的一家人团团乱转,又杀猪又宰羊,院子里立起了大锅灶,猪肉、蒸馒头折腾的满院子烟雾弥漫,热气腾腾,老两口手冻裂了,脚冻肿了,依旧喜上眉梢,进进出出,忙个不停。

结婚娶亲是每一户人家的大事,遇到这个时候,街坊邻居都会主动前来帮忙,洗洗涮涮,布置新房,仿佛是一种义务和责任。

娶亲是有讲究的,要在家族里挑选一位新郎的叔叔或哥哥来“携毡”。毡,就是一块红布,尺寸大小不定,一般都是一尺宽,二尺长染织的红棉布。“携毡”就是将红棉布折叠成长条形状,搭在又胳膊上,表示着这是迎亲队伍的领头人。家族每户里再挑选出若干人,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而且,男女人数要求是偶数,奇数不吉祥。

在这之前,都要用花毛巾包上四个夹着厚厚猪肉片的白馒头,到“风水先生”家里,把新郎新娘的生辰八字告诉他,请他掐算结婚吉日,之后,先生会告诉你,哪些与新郎新娘相克的属性以及怀孕妇女不能去迎亲,等等。

为了抢个“好”,都要在太阳出来之前把新娘娶到家里,已成了这个地方约定俗成的规矩了。

套好了马车,系上了红绸,一切准备妥当,但,天空却飘起了雪花,自然也阻挡不了迎亲队伍的出发,那是要赶在天亮之前走到新娘家的村口。

冬日的凌晨,冷风嗖嗖,鸡鸣声中迎亲队伍来到了村口。一位年轻人点燃了一个纸炮,猛地抛向了天空,一声脆响,惊起了村庄内看家犬连声狂叫。这是一种暗号,告诉新娘家,迎亲队伍已到了村口了。

新娘家的人急忙跑到村头,上前询问道:“是张庄的吧?”“是。”便前头带路,把众人领到家里。落座后,很快端上了一碗碗热汤挂面。这是规矩,喝完面,就可以把新娘娶走了。

带队者在寒暄中感觉相互言语不太对路,越说越对不上号,谨慎地问了一句新娘的名字,当对方回答后,匆忙说道:“错了,错了。”领着众人离开了这户人家。

原来,这个村庄当日出嫁闺女的有三家,其中两家都是嫁给了张庄,只是一个在村东头,一个在村西头,由于村庄太大,接亲的又没有详细询问,这就闹出一个娶亲的笑话。

一进腊月,乡村孩子们的兴奋劲就不一样,扳着手指头计算着“年下”到来的天数。过年才能吃上肉,能穿上新衣服,仿佛是一年中唯一的期盼。

当地流行着“腊八、祭灶、年下来到”的俗语,乡村学校一般在祭灶前都放寒假了。田地里没了农活,妇女们在家里纺线,织布,做新衣裳;男人们算计着来年开春的庄稼活,开始置办年货。唯有孩子们满街乱跑,堆雪人,打雪仗,暗暗盘算着过年能收获多少压岁钱。

鞭炮声的密稠度,能判断出来年下会越来越近。燃放鞭炮成了男孩子们玩耍的主要活动了,他们会死缠硬磨的向父母要上一毛钱,跑到供销社买上一包小鞭炮,扯散了,装在口袋里,一个一个“啪啪”地燃放。他们经常把鞭炮埋在雪堆下面,嘣得雪粒四处飞散。有时会把小鞭炮扯开,火药粉撒在地上围成个圈,用火柴一点,“瘦”的一下,整个圈圈瞬间燃亮。他们在鞭炮声和刺鼻的硝烟味中露出了天真的微笑,带来了童趣,带走了冬季里的寒冷。

在孩子们尽情玩耍迎接新春到来的时刻,政府始终没有忘记另一个群体,那就是“五保户”和伤残军人。他们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弱势群体,尤其是保家卫国致伤致残的军人,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更需要社会的关爱。“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渴望温暖,渴望亲情。慰问品无非是几斤猪肉,几斤面粉,二斤油,却体现了社会的美德,展现了社会的真情,使他们领悟到了人道主人大家庭中一位成员的幸福感。

年三十,是即将逝去一年的最后一个晚上,晚辈们会来到老人们的面前,辞旧岁,唠家常,给老人们洗脚,剪指甲,在融融的亲情中去迎接新春的到来。

初一早上要起得很早,俗称“起五更”。天刚蒙蒙亮,同性家族有长辈带领男性同族,走街串巷,去给长辈人磕头拜年。集合时,是不能敲门和直呼姓名的,那样不吉利,习惯是点燃一个鞭炮扔到院子里,听到炮声自然就穿衣出门。拜年的人群中少不了嘻嘻闹闹的孩子们,他们跟在后走街串巷,每到一家,拜完家谱拜上辈,之后都会得到一些糖块、核桃、大枣等之类的新年礼物,这样的活动会一直持续到天亮。

磕头拜年虽作为陋习已渐渐消失,但在乡村里仍有存系的根基。这一传统的礼节,是表达着对长辈们的尊敬和感恩之心,也是解决家族矛盾的一种快捷形式。生活在一个村庄,往往会因为家庭琐事使两家产生隔阂,宽度之人会巧妙地利用大年初一拜年时机,主动登门拜年,表示诚意和尊敬,很多矛盾瞬间会化为乌有,两家依旧从前一样相互来往。就此而言,也不失为一种化解冲突,维系家族关系的有效方式。

常言道: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马无弃母之心。感恩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古朴的跪拜不易倡导,日渐淡薄的感恩传统却急需回归。有些人为讨好恋人可以下跪或裸奔,有些人为了生意或升官,可以跪拜认“干爹”“干妈”,却唯独不认父母和乡亲,想到这些人,真无法解读人与动物概念之分了。

这一年的元宵节前一晚上,下了一场鹅毛大雪。早晨醒来,雪,依然在稀稀拉拉地飘落,少去了昨夜的疯狂。老老少少村民们自觉地走上大街开始扫雪,喧哗和嬉闹声回荡在寒冷的村庄上空。

很短的时间内,从各家门口到大街,一直到田间,清理出了条条方便车辆和人通行的道路,甚至扫通了村与村之间的路口。然后,用大车和推车把堆积起来的雪运到了生产队的田地里,这些行为并不是靠每天劳动的钟声唤起的,而是一种人性的本能。在这一带乡村,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遇到风雪雨天,由于没有通上电,夜晚的村庄漆黑一片,沿街的住户都会自觉地在自家门前挂起一个纸糊的煤油灯笼,富裕的人家或讲究的住户挂起玻璃灯笼,虽然样式不一,略显粗糙,光线小而暗,但对于夜间来往的行人是莫大的帮助了。

乡间里盛传着正月十五雪打灯,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因此,今年的元宵节举办的非常丰富,花样繁多。但是,乡村的闹元宵不像城里那么现代和华丽,都是就地取材,用自制的土药裹成鞭炮,制作烟花,用高粱和芦苇秸秆扎成火马,火馿,天鹅等动物形状,装配上鞭炮烟花,糊上各种彩纸,形成了样式各异的焰火道具。

华灯初上时分,十里八村的人们早已把方圆两公里的焰火现场围得水泄不通,期盼着烟火的开始。

燃放焰火的开场白依然是拉“花鞭”,所谓“花鞭”,就是把大小鞭炮、穿天猴、滴滴金编织成二米长粗辫子形状,分别由十几个年轻人各持一把,点燃后沿着外场圈跑起来,提醒人们焰火开始,保持距离,防止烧伤。

骑火马,骑火驴实质上是把扎成的道具固定在人身上,身体强壮而又灵活的年轻人要穿上皮靴,套上雨衣,戴上棉帽和口罩,把身体包裹的严严实实。点燃导火索后,十几匹火马火馿快速地在内场圈颠跑起来,耳道里喷出的是各样的礼花,嘴里吐出的是滴滴金,身体周围是射向天空的“穿天猴”,尾巴拖着一条很长的花鞭,跑场一周后,各种燃料正好燃完。

由于当时政治气候的影响,每次燃放焰火都要编排一个“炮打台湾城”的节目。用木料和各种秸秆糊制成一座城楼,安放上各种易燃药料,从城楼上空斜拉一条长长的铁丝,另一端用滑轮吊着一个秸秆编制的大大的天鹅造型,用火药的推力将天鹅滑向城楼。依据推力速度,在相距十几米时,天鹅身上会突然发出各种烟花炮弹,一起射向台湾城楼,瞬间,城楼便大火燃起,然成灰烬。

节目的高潮是最后燃放“石磙花子”。几百斤重的圆形石磙,中间被掏空,有序的一层层装进几十斤土药和各式礼花,放置在现场中间。点燃后,烟花会喷射出几十米高,而且,忽高忽低,俗称为“三起三落”,各种烟花四射,绚丽多彩,犹如仙女散花,流金飞银,使乡村的夜晚灿烂无比。


☆ 作者简介:李红旗,河南滑县人,退役海军中校,毕业于海军政治学院,历任秘书、副处长、副主任,转业后在河南濮阳市教育局工作。自幼爱文学,偶尔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豆腐块”,离岗后闲来无事,回忆历程,珍惜生活,撷取点点往事,以慰平俗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