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读书百人百法百味④

 京都闻道阁 2020-08-15

本阁主要作者文集(以新近发文文末索引为导航):曹旭李红旗易书生魏国强陈道曹昱蔡小俊丁福平衣珩舒立黄梓峰拂剑朝天曹开煊宇文成

本文作者/易书生

(上接:古今读书百人百法百味    ) 

徐特立(1877~1968,教育家):精读法。读书时不要光着眼于数量,而要高质量地精读。要抓住书中的精华,抓住核心和实质。

毛泽东(1893~1976,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书法家、诗人):不动笔墨不看书法。青年时代,毛主席读书喜大声地朗读和静静地吟咏品读。高诵便于记忆和提高演说能力。恬吟便于思索,可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领会气势、节奏、神韵。“不动笔墨不看书”则贯穿毛主席一生的读书生活。读书之中,强调多读、多写、多想、多问,不仅要博览群书而且对重要的书或文章多读几遍,多写讲堂录、读书录,书上多写眉批,还要对书中观点及时标注赞成、反对、怀疑的话,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懂就问,既要上问还要不耻下问。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丝、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

陈垣(1880~1971,史学家):读目录法。这位自学成名的史学家曾说:“目录学就好像一个帐本,打开帐本,前人留给我们的历史著作概况,可以了然”。所以,平时应把所有的资料,按照内容本身的性质搞出一个索引来,以备查用之便。这是一个纲举目张的读书之法。

鲁迅(1881~1936,作家):渗透默化法。工作之余的空隙时间,见缝插针,翻阅书报刊,或看一遍序目,或读几页内容。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随手泛览。不怕读一时看不懂的书,慢慢坚持终会读懂。鲁迅谈外文学习时,强调要硬看。开始不大懂,“数月或半年之后,再看前一本,一定比第一次懂得多。”

谢觉哉(1884~1971,全国政协副主席):晨思夜读法。一日之计在于晨,计就是思考,思考一天工作的轻重缓急和条理顺序。“思而不学则殆”。每晚抽一、两小时读书,读促思,读得多,思则广。

夏丐尊(1886~1946,作家):蔓延法。许多知识相互关联,相关联的可以一起来读。以精读的文章或书为出发点,然后向四面八方蔓延,带读一大串的书。

陈寅恪(1890~1969,史学家):不肯为人忙法。“天赋迂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平生所学宁堪赠,独此区区是秘方。”此“不肯为人忙”,可理解为独立思考,也可理解为不是取悦他人。陈寅恪曾留学日、德、法、瑞、美等国,通晓十几门外语,学识能为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被学界誉为“教授的教授”,但是却没有一纸学位。以他的理解:“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具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这也正是“读书不肯为人忙”的鲜活例证。

陶行知(1891~1946,教育家):设问阅读法。先生在其《八个顾问》一诗中写道:“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去,好像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学问学问,学与问各一半,学而不问,不成学问。

郭沫若(1892~1978,剧作家、诗人):一通二否法。一要用自己的能力去理解、弄通,二要用自己的能力去批评、否定。理解不足,只好精读,只好深思,思之熟,其意自见。

范文澜(1893~1969,史学家):天圆地方法。“天圆”,就是要有灵活的头脑,勤于思索,学与思统一。“地方”,就是要能坐得下来,埋头苦干,潜心于读书和科研工作。

顾颉刚(1893~1980,史学家):质疑法。质疑就是要提出问题,大胆地怀疑书上的某些观点和结论,不管是名人还是名著,要敢于以批评的眼光,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叶圣陶(1894~1988,作家、教育家):由浅入深法。一读懂原文,二读了大意,三读可概括,再读出见解。

恽代英(1895~1931,革命家):读破法。恽代英主张“真爱书就要把书读破”。读书中“认为好的地方,为它打几个圈;认为可疑或者不好的地方,为它打几个点,或者三角记号”;“若有什么觉得反驳或补充的意见,应即刻批注在书本上面空白的地方”。他认为这样做,要比把书保存得干干净净要有益得多。此法可与“仲尼天纵,而韦编三绝”有一比,像孔子这样的天才,读书读到要把编书的牛皮绳更换好几次。

冯友兰(1895~1990,哲学家):四字法。即:精,“精其选”;解,“解其言”;知,“知其意”;明,“明其理”。

茅盾(1896~1981,作家):三步法。第一步“俯瞰”,从整体上迅速通读一遍,使头脑中印下文章的轮廓;第二步“精读”,逐字逐句细心体味,有些关键处还得反复揣摩;第三步“消化”,吃透整个作品的精神,从情感上的感染向理智上感动上转移。矛盾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他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时,根据“阅读有所得唯恐遗忘,赶快写在纸片上”经验,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为创作《子夜》等名著提供了素材。

朱光潜(1897~1986,美学家):选择法。“你与其读千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读书如此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自己也须费些工夫去搜求。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自己。

曹靖华(1897~1987,作家、教育家):无师自通法。起初水平低,看什么都似懂非懂。但看不懂也硬看,无人可问,懂多少是多少,由不懂到懂,慢慢积少成多,逐日渊博,渐而深刻。

丰子恺(1898~1975,作家、画家):重复法。反复地读,反复地温习,不厌其烦,增强记忆,加深理解。

陶菊隐(1898~1989,新闻工作者):剪报积累法。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经常剪贴纸上的军政新闻资料,积累大量各派系军阀活动的史料。他的《袁世凯演义》,正是在研究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

老舍(1899~1966,作家):结合法。把作品与作者传记以及相关评论结合起来读,可去掉偏见,吸取营养,扔掉糟粕。

王力(1900~1986,语言学家):卡片阅读法。读书做卡片是读书人重要的学习习惯,否则,今天读明天忘,读来读去,最终一场空。

冰心(1900~1999,作家):“创新法”。冰心认为,读书恨与古人同。

苏步青(1902~2003,数学家):三遍阅读法。第一遍读大概,第二遍加深体会,第三遍真正消化。

侯外庐(1903~1987,史学家):热处理法。读书学习都应趁热打铁。兴趣所致,抓紧读几本、看几页、追踪几个问题,则成效倍增。

巴金(1904~2005,作家):回忆法。不受条件限制,充分利用时间。病榻之上、厕上、车上,回忆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温故而知新,不断地从已读过的书中吸取精神力量。

廖沫沙(1907~1991,作家):自身修行法。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要培养自学能力,学会“自身修行”,能结合本职工作,勤读能研、善思考。

吴晗(1909~1969,史学家):红线拴钱法。单纯寻章摘句式的不行,单纯不求甚解式的也不行。而要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即用“红线”将“散钱”拴起来。

艾思奇(1910~1966,哲学家):闹中求静法。无论在多闹的情况下都能静下心来读书、工作,这就能比别人赢得更多的时间,终生受益。

华罗庚(1910~1985,数学家):厚薄法。有句俗话:要把厚书读薄、再读厚、再读薄。书由厚变薄是阅读能力提高的标志。

钱钟书(1910~1998,作家):求证法。不放过一个疑点,多方考证,弄个水落石。

邓拓(1912~1966,作家、新闻工作者):背筐拣肥法。随身带活页本,读书看报随手做笔记。随意积累,系统分类,长年累月,积累的资料自然可观。陶宗仪有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著作《南村辍耕录》,就是作者利用零碎时间积累的十几坛子纸片(卡片)资料整理撰写而成。

胡乔木(1912~1992,学者):交叉法。胡乔木有1363米高的大书架,约3万多册的私人藏书。他没有什么业余嗜好,休息的一大方式就是同时看5本内容完全不同的书,如哲学、外国小说、政治、剧本、自然科学类的书,同时交叉着看,以调换脑子,而在调换脑子的同时,又有所得。

碧野(1916~2008,作家):三比法。名著与非名著相比、名著与名著相比、同一作者前期与后期的作品相比。

蒋学模(1918~2008,经济学家):提要笔记法。读书笔记宜简不宜繁,记下基本观点和逻辑即可,笔记太繁琐,花时间多且难以复习。

秦牧(1919~1992,作家):鲸吞牛食法。所谓“鲸吞”,指的是泛读,获取大的信息量。所谓“牛食”,指的是精读,像牛那样细细地反刍,消化吸收。

潘吉星(1931~,科学史专家):追根寻源法。潘吉星在研究中国造纸技术史时,偶然查阅到两位日本学者在介绍欧洲汉学发展的著作中,曾提到流传在欧洲的18世纪法国出版的三版有关中国的著作。顺着这条线索,潘吉星查找到了这三部书的法文原著,进一部掌握了丰富的而有价值的史料。

纵观古今百人的读书方法,或相似、相近,或截然相反,或一以贯之,或兼容多种方法,可谓“不二法门”,各得其道。揣测先贤读书之法,不仅在于启示和引导,更在于开拓视野,寻其且者,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办法。如是,不枉我耗七日之功来搜集整理此文的苦心。

(全文结束)

☆作者简介:易书生,闻道阁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