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在身体的行走方式

 图书 馆员 2020-08-15

中药在身体的行走方式

导读:中药很独特,就像人,有它自己的行走方式 。有的药往上升,有的药往下降;有的药走五脏,有的药走四肢;有的走上焦,有的走中焦,有的走下焦……都不同。到底它的行走方式对药效有什么影响,又有哪些不同的行走方式,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光知道一个药的作用和性质还不够,还得明白它的行走方式。

西方的物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向量”,比如力,有大小、有方向。中药也与此类似。大小就相当于药物的性质,而方向则意味着这味药物到人体后会怎么走、到哪里去。这就涉及升降浮沉和归经的问题。

药性,大家都很重视;但药的走向大家都不是太重视,或是一到运用的时候就忘了,这大大影响了用药的效果。

升降浮沉

不同的药走向不同。有的药往上升,有的药往下降;有的药走五脏,有的药走四肢;有的走上焦,有的走中焦,有的走下焦……都不同。所以你要根据病位,根据邪气的出入来选择用药。

怎么把握药的升降浮沉呢?靠死记硬背当然不行。我们师门从来不要求背任何东西。过去要求背的《药性赋》、什么方歌、歌诀,我们从来没有背过。咱们要去体会。明白了它的道理,这些东西自然就记住了。不明白其中的的道理,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

很多药,药名本身就体现了升降浮沉。比如升麻,肯定是往上升的;沉香它肯定是往下沉的。沉香就是沉香木,一般的木头都浮于水,唯独沉香木,扔到水里会下沉,用于人体它也会往下沉,它能降气。

我们必须非常注意中医里的药名、方名、穴位名称,其中都含有很多密码,可以去破解。

植物类药,我们可以看它长在植物哪个部位,以确定其性质和走向。

花叶升散,凡子必降

花和叶是升散的,它们在植物的最表层。花散发出清香,它是散的;叶子上每天蒸发出大量的水分,这也是在散。用于人体也有升散的作用。抓过感冒药的人应该都知道,一个方子,药味不多,药量也不大,但是抓回来却是一大包,以花和叶居多,质地都是非常轻的,因为要取它的升散之性,来发散掉我们体表的邪气。花叶升散,但也有例外,比如旋覆花,它不升不散,而是降的。

凡子必降。植物的种子,比如莱菔子、五味子、白芥子、车前子、川楝子等,种子在枝头成熟了以后,都要掉到地上,才能生根发芽,这就是在往下降。作用于人体,它也有下降的作用。还有比如桃仁、杏仁、柏子仁、酸枣仁,他们不但是种子而且还有很明显的油性,所以能润下,润肠通便。这些种子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偏温。没有温热,它哪有力量发芽呢?但也有例外的,比如蔓荆子就是往上升的,而且性凉,它质地轻,可以用于升散头面之风。

枝走四肢,梗通上下

植物的枝丫就会走人体的四肢。我们可以说,他们同气相求。比如桂枝、桑枝、紫苏旁枝,都是走四肢的。像胳膊痛,手指发麻,引经药可用桑枝,如果因为受寒较深,也可以加桂枝;如果只是因为临时受了一点寒,用紫苏旁枝和桑枝就可以了。

梗,就是植物的中间的梗子,也叫主茎。养料要通过茎从根部往上输送;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能量,输送到根部去储藏,也要通过茎。所以说,茎是能升能降的。我们经常说的紫苏梗、藿香梗,在人体内,能通气、调气,能升能降,调气就在这升降之中完成。

根分三部

根部入药要复杂一点。靠上部的根,主要往上面的植株输送养料,它偏往上走;靠下部的根须,是要往下扎的,它的性质偏往下走,治下焦的病;至于中间的那一截根,就是守中的,治中焦的病。比如当归,按上中下的部位,可分为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三部分,当归头上行而活血,当归身守中而养血,当归尾下行而破血。现在大家用根都不是太分明了,整个根都放在一块用了。

当然,现在用芦和用须还是有讲究的。

芦在根的最上方,是植物根和茎的交会处,比如说人参有一个参芦。芦是一心向上升的,因为根的养料在芦这里往整个植物上输送,芦也就具有了很强的上升的作用,甚至能够引发呕吐。我们在用根部的药的时候,一般都把芦去掉。像人参这样比较珍贵的药材,我们舍不得扔掉它的芦,又因为它有很特殊的作用,所以我们就留下来,遇到体质比较虚的人,上焦有邪,你想让他吐一下,又不敢用那些峻烈的催吐药,就用参芦。

根须在根的最下方,它使劲往下走,往土里钻,所以又有攻破作用。比如甘草,你要是用它来调和诸药,又不想让他过于固守中焦,就可以用甘草梢,他会往下走得快一点;再比如小便带血,小便刺痛,一般也会用甘草梢。甘草梢能走阴茎,走尿道,有清利的作用。

药物走向的其它判定方法

此外,植物的节则走人体的关节,皮则走人体体表,心则入心,络则通络,藤则上行,刺则刺破……这都需要我们格物致知,观察这个药的本身。

金石、介类药,即金属、矿物、化石、贝壳之类。这些药都很重,药只要重就会往下走,这是它们的基本走向。

还有动物药,被称为“血肉有情之品”,它跟人体血肉同气相求,对人体的作用就会非常明显,它能峻补不足,搜剔顽邪。人体有虚,用它可以很峻猛地给你补一下。比如说鹿茸,是峻补真阳的;龟板,是大补真阴的。还有鹿筋,保健品店里买的蛤蚧、鹿鞭等,都是用来峻补人体的。当你需要补的时候可以补,不需要补的时候用了反而会过犹不及。

人体有非常顽固的邪气时,一般的药攻不下来,可以用动物药,尤其是虫类药来搜剔。一块骨头,啃完了,上面还剩一些碎肉,咱们怎么啃也啃不下来,有的在缝隙里,剔也剔不下来,扔在地上,很多蚂蚁爬上去了,开始吃骨头上面的肉,很快骨头就被啃得光溜溜了,这就是虫类的搜剔功能。虫类的药也会钻到人体筋骨的缝隙里,把一些顽固的风寒湿邪,像从骨头上搜剔筋肉一样剔除,从而达到很好的祛邪的效果。

但是,咱们不要轻易用虫类的药。医者是救人的,是拯救众生生命的,不能因为救一个人而杀害更多的众生。当用则用,不必用时,就千万别滥用。这是医家必须具有的一种情怀。动不动就用虫类药,不算本事。中药也称本草,而不称本虫,其实也是在提示大家尽量用植物类的药,虫类的药不要滥用。

入气入血解

虫类药也是有入气分入血分之区别。叶天士比较善于用虫类的药,他总结说:“有血者入血,无血者入气。”有的虫子有血,有的虫子没有血。比如说一只蚂蚁,你把它拈死,就没有红色的血。当然从生物学意义上你可以说它有血,它的血可以是其它颜色,但是它没有红色,在中医里面就叫无血,这样的虫子入药就往往走气分。知了死了以后,你把它剥开,看不到红色的,知了没有血,蛇则肯定有血。所以蝉蜕就走气分,蛇蜕就走血分。咱们自己就能看出来。

其它的药也是如此。红色的入血分,青色的以入气分为主。紫苏叶一面是红的一面是绿色,还有的叶子春天夏天是绿的,到了秋天的时候成红的了。这说明它一定能沟通气血。或者说当它青的时候采就入气分为主,红的时候采就以入血分为主。但你不管什么时候采,因为它在红和绿之间的变化比较快,它肯定是能沟通气血的。

有规律就有例外

当然,有规矩就有特权,有规律就有例外,凡事没有绝对。

比如红花是红色的,入血分,这是规律;金银花不是红的,所以入气分,这也是规律;但金银花也入血分,这又另当别论。

再比如,三七是一味活血化瘀的药,它肯定要入血分。三七是什么颜色?它外表是灰白色或是黄色的,里面则是墨绿色的,而且很坚硬。没听说它是红色的,但是依然走血分。

药的行走速度

药的行走也有速度。有的药走得快,有的药走得慢;有的药是走而不守,有的药是守而不走。

比如大黄,它在人体内走得非常快,从来不停留,就像关公过五关斩六将那样,那就叫做走而不守,从东岭关到黄河渡口,他不会占领了哪个关就守在那儿不走了,这味药下肚会迅速从上往下通,夺关斩将而出。

有的药则是守而不走,喝下去了以后走得特别慢,甚至会在在某个地方守一阵子。比如甘草。其实很多甘甜的药都喜欢守;而很多苦药,它都走得相对快一些。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黄连走得就慢。黄连、甘草都是守而不走的。尤其是小剂量的甘草,它走得尤其慢。

这些药怎么配伍呢?要相互牵引。就好比两个人,如果他们都是急性子,会互相催促着赶紧走,大黄和芒硝在一起就是这样,喝下去了马上就要大便了。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厚朴、枳实这两个下行的药,它们就走得更快了,这就是大承气汤。有时候我们并不想让他们走得那么快,拉肚子拉的太厉害了,人会受不了。这时候可以配点甘草,它走得就慢了,走得慢了,它们就会在路上把涤荡污浊的工作做得更细。这就是调胃承气汤,用甘草来牵制大黄和芒硝。大黄和芒硝要走,甘草不走,怎么办?我等你一会儿,大黄和芒硝行走的速度就慢下来了。当然也不会太慢,甘草想守在这里,大黄和芒硝说“我们走了,你怎么不走啊?”甘草只好说:“你们走我也走吧,你们等我一会儿。”

中药是怎么治病的?(通俗易懂)

内经言“喉主天气,咽主地气”,天人相应,中药取自天地之气味通于人,本文讲述了中药是怎么治病的,通过四气五味,平衡人体阴阳不足的,值得学习!

1、天人同气,都有“寒、凉、温、热”

我们知道,人是一种恒温动物,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需要通过产热和散热之间的平衡来保持体温的恒定,否则就会生病。当内外界因素扰乱人体内在平衡,导致疾病发生后,人体的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往往也会进一步遭到破坏,如果产热多于散热,那就会出现发热、功能亢进等热症,而如果散热多于产热,那又会出现畏寒、功能衰退等寒症,对寒、凉、温、热“四气”所造成的寒证和热证,应对的原则就是

“热症凉之,寒症温之,热病寒之,寒病热之”。

令人类幸运的是,中药吸收大自然的能量也具有寒凉温热之“四气”,这正好可以用来纠正疾病状态下人体的寒凉温热的失衡。寒凉药可以抑制人体的新陈代谢,减慢脏腑器官的活动和血液循环,所以用来治热证;温热药可以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脏腑器官的活动和血液循环,所以用来治疗寒证。

比如对于寒邪侵犯人体、凝固血液导致的血瘀和热邪侵犯人体、煎熬血液导致的血瘀,在选用活血化瘀药时就需要考虑药物所具有的寒热性能。对于寒邪引起的血瘀就要选择性能温热的活血药,如红花、桂枝、艾叶等;对于热邪引起的血瘀,就需要选择性能寒凉的活血药,如赤芍、丹皮、丹参等。中药的寒、热、温、凉的四气,正是医治人体寒热失调的内在依据!

2、酸苦甘辛咸,五味归属五脏

我们知道,人是一种杂食动物,凑巧的是人体的五脏,喜欢自然界里的五味,这就给我们养生和治病提供了捷径,肝喜欢酸味,心喜欢苦味,脾喜欢甘味,肺喜欢辛味,肾喜欢咸味,五味和五脏的这种对应关系,古人们称之为“归经”。

“归”,是归属、专任的意思,“经”,就是指人体的经络和它所属的脏腑。“归经”也就是指不同的药物能对某一经络及其所属的脏腑起到特殊的治疗作用,这是中医的一大发明创造,牢记五味入五脏的关系,对治疗疾病有很大的帮助。中药能起到治疗疾病作用的关键,不仅在于中药所具有的自然四气特性上的补偏,而且还在于中草药所具有的归经特性,使得药物四气的能量可以直接通达标的。

辛味可以入肺、酸味可以入肝、甘味可以入脾、苦味可以入心、咸味可以入肾等,这是何等的奇妙。辛味可以发散、酸味可以收敛、甘味可以补中、苦味可以泻火、咸味可以软坚,这又是何等的神奇。如果忽略了这些自然特性,我们就不可能从本质上去认识和理解中药的作用,甚至会出现很多的偏差。

比如说牡蛎这味药,其主要成分无非就是碳酸钙,从药理上研究除了能中和胃酸外没有任何作用,中医却认为牡蛎具有益阴潜阳、软坚散结、镇惊安神、收敛固脱的作用。这些能在实验室中发现吗?不能!这些作用有效吗?临床证实非常有效!

那中医是如何发现这些作用的?那就是通过对药物自然特性的认识!中医认为牡蛎生于水中,具有阴寒之气,所以能益阴潜阳;牡蛎质地重坠,所以能镇惊安神;牡蛎味咸而涩口,所以能软坚散结、收敛固脱。正是因为古人注意到了药物所具有的自然特性以及这个特性对人体内在平衡的作用,才有了今天丰富多彩、疗效确切的中药。

3、升降沉浮,气机主宰万物

我们知道,人是一种气机动物,中医中药就是根据气机原理治病的。人体五脏六腑上下分布,各脏腑在气机所引导下处于动态平衡中:肾在最下面,肾是水中有火,就像汽车电瓶,有正负电。

水是肾阴,火是肾阳,火性向上,肾火向上走,使脾土温暖,脾把胃吸收的营养研磨,去粗取精,把精微物质,发送到全身各处。

脾的特性,也是向上的,有一部分营养要送到上面的肺脏,与吸入空气中的精微物质结合,再由肺向全身输布。肾中的水,水生木,肝之木气在水的滋养下得到营养,生发了,气也往上升。随脾土之气上升,中医有“肝随脾升,胆随胃降”的说法。

所以,身体上升的腑脏有病,则应考虑肝脾之气上升是否正常,尤其是肝气。肝气随着肝脾升到了肺和心。木生火,火,五脏属心,火的特性是上炎,但,由于有肺脏的存在,心火被带向下行。

肺属金,主肃降,气机就开始往下降,一直降到肾中去,温暖肾水,使得肾水不至于寒。而肾水随着肝木上上升而上升,到达心火的位置,使得心火也不至于过热,这就叫着“水火既济”。

如果下降的过程被破坏,那么心火就无法下降,就会上面热,不能交于下,下面就是寒的局面。心是恶热的,热,心就会有病,失眠多梦,口舌生疮,而下寒就会腹冷,下肢凉等。

在肺金下降的同时,人食入胃,物向下行,所以胃气就下降。脾为己土属阴,胃为戊土属阳,阳要下降,阴要上承。在胃气下降的同时,胆气也随着下降,胆汁下入十二指肠随胃物下行,顺应“胆随胃降”之说。

胃有病了,就是因胃气不下行,不下行就会上逆,胆汁会反流,这是气机逆行的结果。脾土、肝气随着肾气而上升,心气、胃气和胆气随着肺气而下降,这是一个肾水在心火的照耀下变汽升腾,经脾、肝、心至肺,肺是冷的,汽遇冷变水,经胃、胆、肠又回到肾的气机运转模式。

人体的这一气机模式,很像自然界里的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变汽升腾,变云吹向高山,遇冷变雨飘落地面,流经千条河流最后又汇入大海,真可谓人法地呀。

中药也有升降沉浮的特性

中药为什么会具有这个升浮或沉降的特性呢?我们还是要从中药所蕴含的自然特性上去寻找答案。

因为中药具有寒、热、温、凉四气,而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热往往会使分子向上运动,所以温热药作用于人体,会导致人体内的各种物质分子产生向上、向外的运动,从而表现出升浮的性能;

而寒凉药作用于人体,则会导致人体物质分子产生向下、向内的运动,从而表现出沉降的性能。

这就是中药四气和与人体升降沉浮之间的关系。利用中药的升降沉浮的特性,调节人体出现的升降沉浮的紊乱,是中医中药治病的又一方式。辛能散,酸能收,苦能泻,甘能补,咸能软,另外还有淡味能渗湿

这六种味道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对人体能起到兴奋、增强作用,如辛味的发散、甘味的补益、淡味的渗湿等,这类药体现出来的特性就是升浮;另一类对人体能起到抑制、减弱作用,如酸味的收敛、苦味的泻火以及咸味的泻下软坚等,这类药体现出来的特性就是沉降。

具有升浮特性的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其有向上、向外的趋向性。所以能起到提升阳气、发表散寒、催吐等作用;而具有沉降特性的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具有向下、向内的趋向性,所以能起到潜阳降逆、镇惊泻火、渗湿利尿、泻下通便等作用。

中药的四气、五味与人体的偏性相遇,就会产生中合,克服了人体的偏性,使人体恢复了正常,这就是李时珍所说的“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

另外药物的质地不同特性也不同,质地轻的药物(如植物的花、叶)往往具有升浮的特性,而质地重的药物(如矿物类,甲壳类,果实)往往具有沉降的特性。

药物的这个轻浮重降的特性,对临床用药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比如说治疗头面、肌表、上焦等部位的疾病,就需要选择质地轻扬的药物,利用它升浮的特性,使药物能上趋外达,以发挥良好的作用。

中医有句话叫“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再比如治疗腰腹、下肢、下焦等部位的疾病,就需要选择质地重坠的药物,利用它沉降的特性使药物能下沉潜镇,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医有句话叫“治下焦如权(秤陀),非重不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4、中药的配伍是有原则的

补中益气汤是补气药的典型方
补中益气汤是补气药的典型方了,其主要成分是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主治气虚下陷(气不足而导致的上升运动不足)导致的食少纳差、大便稀溏、脏腑下垂、眩晕乏力、劳热神疲、脱肛等症。
这个组合的巧妙之处在于以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等补气药为根本。补充人体亏损的气,然后又加入了柴胡、升麻两味升浮药,使整个药方产生一种升浮的动力,促进和加强了气的上升运动,因此可以治疗气虚下陷引起的各种疾病。如果去掉柴胡和升麻,全方的升浮作用就会下降或消失,对气陷的治疗效果也就会下降。
镇肝熄风汤是降气药的经典
镇肝熄风汤是降气药的经典,它的主要成分是生白芍、天冬、玄参、茵陈、甘草、川楝子、麦芽、龟板、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牛膝,主治气血上逆头部(气的上升运动太强)而引起的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以及中风手足不遂、口角歪斜、语言謇涩等症。
这个方子运用大量的质地重坠的药物,如龟板、生龙骨、生牡蛎、代赭石等,使整个药方能产生一种强烈的沉降效果,更妙的是加入了牛膝这味特殊的沉降药。
金元时期四大名医之一的朱丹溪称“牛膝能引诸药下行”,所以在牛膝的引导下,更增强了镇肝熄风汤的沉降效果,从而可以迅速改善气血上升过度而引起的诸般疾病,行文至此,您能说中医中药不科学吗?世界上还有哪家医药能如此精细?

5中药不是药,是气、味纠偏的过程

有些人说中药不是药。认识中药不能只盯在几个有效成分上,而要去思考它的自然特性,思考它的四气、五味以及归经,这样才能很好地理解和使用中药,真正发挥中药神奇的功效。

如果按某些所谓现代科学的方法对中药进行研究,有些人甚至用西医的标准衡量中药,化验中药成份,那就曲解了中药。其实中药治病靠的是气和味这种特性,而不是靠中药的成份直接治病。

比如,有一次我上火了牙疼,到医院说牙床发炎了吃消炎药,不管事儿还疼,还疼?拔牙!我舍不得拔,回家了,我老父亲说多喝凉白开就好啦,我就猛喝,过了一天牙真的不疼了,炎也消了。

你说白开水是药吗?是药!那药店有卖白开水吗?你化验它不就是h2o吗?有什么药性?不是药!那你上火怎么一多喝白开水就好了呢?不是药!那你不上火时一多喝白开水就水中毒了呢?

中药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所服用的植物、动物和矿物,没有中医理论的指导,这些植物动物和矿物确实不是药。在中药里有一副药叫“人中黄”,为甘草末置竹筒内,于人粪坑中浸渍后的制成品。

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效。《本草备要》记述:

“泻热,清痰火,消食积,大解五脏实热。治天行热狂,痘疮血热,黑陷不起。”

你看,在中医理论下“人中黄”就是一副好药,然而离开中医理论它是什么?就是一滩“屎”!

6、中药为什么能治病呢?

我们知道,中药所用的药物,大多来自于天然的动、植物及矿物,这些药物都是在自然环境中孕育产生的,它们在和自然界的气候、地理环境等综合因素对抗、适应的过程中,势必会形成一种能对抗和适应外界因素的物质,所以在不同的自然因素下形成的药物,它体内所产生的物质是完全不同的。

不同的物质能对人体的内在平衡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就构成了中药变化万千的作用和功效。

如生长在炎热干旱地带的植物(如芦荟、仙人掌等),往往会在体内产生具有清凉滋润特性的物质,用以对抗外界的炎热和干旱,这种具有清凉滋润特性的物质,对人体内在平衡的影响就是抑制人体新陈代谢、减缓脏腑的活动、减慢血液循环等,所以可以用来治疗人体机能亢进而引起的火热病。

如生长在高寒地带的植物(如雪莲、人参等),往往会产生具有温热特性的物质来对抗外界的寒冷,这种具有温热特性的物质,对人体内在平衡的影响就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脏腑活动、加快血液循环等,所以可以用来治疗人体机能衰退而引起的虚寒病。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药物的自然特性其实就是药物在和自然因素相适应和对抗的过程中产生的某种物质的具体体现,这种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信赖它、肯定它,并在疾病的治疗中大胆地使用它,这是唯物主义的体现。

7、中药不能治病,治人体环境

有人说中药不能治疗病毒性疾病,这话不对。不错,病毒性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但这只是外因,然而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病毒的环境中,为什么早不得病晚不得病,是过去没有病毒吗?即便是流行性病毒,为什么有人得病而有人不得病?

病毒是不断进化的,药物的研制速度跟不上病毒的转化,在新的病毒面前,若没研制出新的药物之前,难道我们就等死吗?这显然是笨得要死的人的谬论。

人在病毒面前有什么好害怕的呢?论病毒,人就是最大的病毒,论细菌,人就是最大的细菌,有什么细菌、病毒比人还高级的呢?人体每天都在吃掉无数的细菌和病毒,真可谓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

对付病毒,靠的是人体的抵抗力,药物只起个辅助的作用,这是中医治病的原理,这个原理也得到了西医的支持:西医打的预防针是什么?就是病毒,就是先放一些病毒到我们的身体里,让我们的身体里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它,学会吃掉它,所以说抵抗病毒,靠的是人体的抵抗力,药物只能起辅助作用,千万不可本末倒置!

众所周知,在亚洲的萨斯sars病毒面前,在非洲的埃博拉病毒面前,真正有效应对的药物是中药,真正有效应对的措施是中医,这是铁的事实,世人有目共睹。

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大致了解了中药治病的机理和奥妙,我们知道,人是一种恒温动物,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需要通过产热和散热之间的平衡调节来保持体温的恒定,当内外界因素扰乱人体内在平衡,导致疾病发生,而中药吸收大自然的能量也具有“四气”,这正好可以用来纠正疾病状态下人体的寒热失衡情况的。

我们知道,人是一种杂食动物,人体的五脏喜欢五味,五味和五脏的关系,古人们说是“归经”。人们利用不同归经的原理,使药物能对某一经络及其所属的脏腑起到特殊的治疗作用。

我们知道,人是一种气机动物,人体各脏腑在气机所引导下处于动态平衡中,而温热药作用于人体,会导致人体内的各种物质分子产生向上、向外的运动,从而表现出升浮的性能;

而寒凉药作用于人体,则会导致人体物质分子产生向下、向内的运动,从而表现出沉降的性能。

现在让我们回头看一看周围的人们,有些人总是在不断地为同一种病而得病治病,不断地为同一种病而打针吃药,不断地为同一种病而住院出院,为什么?

这就像开头说的农村扶贫,如果不实行公有制,不走集体化共同富裕之路,没有亿万农民的积极参与,年年拨钱也没有用,下拔再多的扶贫资金也是枉然。

推及治病,如果放置中医中药不使用,去一味地吃抗生素,那不是自残身体吗?如果不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治病,不根据病体的特性,利用药物的特性加以平衡,而是相反刺激身体,那不是自杀吗!

“中国对世界是有大贡献的,我看中医就是一项”

跟我识中药| 头痛要药为川芎,辨证使用勿久服

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本文为《跟我识中药》专栏第589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川芎味辛,性温,无毒,入肝经、胆经、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中医临床中充分利用川芎辛温香窜之特点,辨证选方,巧于配伍,君臣轻重掌握适度,变弊为利,协同用力,使药力直达患处。常见的很多中成药中都有川芎的配伍,例如四物汤即川芎、地黄、当归、芍药,治疗一切血热、血虚、血燥诸病;还可加红花、赤芍,活血化瘀,可治疗心绞痛;川芎、冰片可制成速效救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川芎、吴茱萸、冰片等制成华佗再造丸,用于治疗卒中口眼喁斜等。


川芎治疗头痛古中药方

奇效芎术汤(《医钞类编》):川芎、附子、白术、桂心、甘草,治疗寒湿头痛。

石膏散(《症因脉治》):石膏、川芎、白芷、葛根,治疗外感头痛。

羌活汤(《内经拾遗》):羌活、苍术、川芎、白茯苓、防风、枳壳、桔梗、甘草,治疗遇风头痛。

龙脑芎辛丸(《圣济总录》):川芎、细辛、甘草、龙脑、天南星、秦艽、丹砂,治疗风热头痛。

茶调散(《医学集成》):川芎、白芷、荆芥、黄芩、石膏、薄荷、茶叶、生姜,治疗内热头痛。

石膏散(《证治汇补》):川芎、石膏、黄芩、白芷,治疗痰火头痛。

泻青丸(《症因脉治》):当归、龙胆草、川芎、山栀子、羌活、防风、黄芩,治疗肝火头痛。

白归汤(《冯氏锦囊》):川芎、当归、白芍,治疗血虚头痛。

生熟地黄汤(《证治汇补》):生地黄、熟地黄、天麻、川芎、茯苓、当归、黑豆、石斛、玄参、地骨皮,治疗肝虚头痛。

药膳推荐

当归川芎祛瘀汤:当归25克,川芎15克,桃仁10克,瘦肉150克,盐少许。桃仁洗净打烂,加当归、川芎共置瓦煲内,加水3碗,煎存一碗半出味,去药渣,将药汁再与瘦肉同煮熟,食肉饮汤。

功效:凡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头部曾有受伤、撞击等病史者、舌有瘀斑,均宜以活血化瘀的汤水调养之。

其它疾病养生配方推荐

(1)冻伤可用川芎、苏木各20克,加80%乙醇50~100毫升,浸泡15天后,涂于患处,1~2周即愈。

(2)川芎研极细末,装入用药棉纱布作里层的布袋中,缝好垫敷于患处。每10天换1次。治疗非细菌性炎症,如:跟骨骨刺、颈腰指关节骨质增生、肩周炎、膝关节痛、肘关节痛、痛风、风湿性关节炎。

(3)川芎、吴茱萸各半研末,用5~10克纳入神阙穴内,用麝香止痛膏固定,3天换1次药。用于辅助治疗高血压。

保健注意

川芎为血中气药,辛温走窜而行气,在使用中应注意辨证与禁忌,凡阴虚火旺、下虚上盛、肝阳火盛、年迈气弱、气逆呕吐、月经过多等均应忌用。

川芎“久服则走散真气”(《品汇精要》),甚至有“单服久服,令人暴亡”之戒(《本草求真》),绝不可作为上品补益之用。 

对于“暴亡”之说,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有两则案例: “一族子旧服芎蒡,医郑叔熊见之云,芎蒡不可久服,多令人暴亡,后族子果无疾而卒。” 

又:“朝士张子通之妻,病脑风,服芎蒡甚久,一旦暴亡,皆目见者,此皆单服既久,则走散真气,若使它药佐使,又不久服,中病便已,则焉能至此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望常服食者引以为训。 

时珍:“川芎,肝经药也,若单服既久,则辛喜归肺,肺气偏胜,金来贼木,肝必受邪,久则偏绝,岂不夭亡?故医者贵在格物也。”

最后提醒注意的是,中药“十八反”说:“诸参辛芍叛藜芦”,未言及川芎与藜芦相反。但是,明代刘文泰《品汇精要》与明代张景岳《本草正》中均提到“川芎反藜芦”,在使用时不应忽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