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若说今年还有谁能为“戏精”这词正名,那应该就是《不成问题的问题》里的范伟了

 戏客Seeker 2020-08-15

11月是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的月份。

暌违一年,把范伟送上去年金马影帝宝座的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以下简称《问题》),也终于在这个月份上映了。

电影改编自老舍先生的作品。老舍先生写中国的人情世故,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不成问题的问题》对于眼下这个时代,仍能照出许多人的样子。

但是相比《茶馆》、《骆驼祥子》等老舍先生的其它作品,《问题》的故事性不强。要将这样一部作品改编搬上大银幕,梅峰老师和他的团队,的确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见过梅峰老师的人,都用儒雅斯这样的字眼来评价他。1998年在北京电影学院任教至今,《问题》是他导演的第一部作品。

都言“物似主人型”,作品的风格也是导演本人气质最好映射。通观《问题》全片,就像在欣赏一幅轻描淡写的水墨风中国画,一如梅峰老师身上那浓浓的书卷气。

如老电影一样的黑白画面,大量固定镜头运用,再加上恰到好处的巧妙配乐,让电影写意十足。

片子节奏缓慢,很多时候都是“一镜到底”,正如静水流深,在缓慢琐屑的细节中,能让人更能静下心来缓缓体味片子的内涵。

为了拍摄此片,剧组专门在重庆北碚搭建了一个农场,完全按照老舍原作中的描写布景。空镜头里小桥流水、烟雾袅袅,对于观影者的眼睛来说,亦是一种美的享受。

在情节安排上,也能看出梅峰老师的独具匠心。片子以牌桌开场,几位女性的对话,勾起人的好奇心,农场究竟有没有亏损。

接下来,范伟饰演的丁务源对于工人发工钱、偷懒打牌、将白菜帮子“卖猪菜”赚黑钱的处置方式,让丁务源左右逢源的人物形象瞬间立体。

而接下来秦妙斋和尤大兴的出场,丁务源这一角色看似退居次位,直到最后一句“即使有关系,也没关系”,才让人恍然大悟,此人才是终极大Boss。

意犹未尽之时,影片看似在高潮时戛然而止,最后殷桃饰演的尤太太的一个背影却又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一波接一波的情节推进,看似平淡,实则透着无尽的机巧。

演员与片中角色的契合度,则是这部片子又一个最大的亮点。

饰演许太太的是京剧表演艺术家史依弘,举手投足间俱都是大青衣的做派,一颦一笑中更透着大户人家的端庄,再加上那一口标准的上海话,将一个民国阔太太的形象诠释的恰如其分。

导演还特地为史依弘安排了一段京剧《贵妃醉酒》的solo,而与宪兵的争执场面,更让人仿佛看到了挂帅出征的穆桂英的风采。

殷桃的演绎也令人印象深刻。她身着旗袍,气质温婉,说话时的轻声细语,弱质纤纤,就连喝粥时都显得小心翼翼,流露出小户人家女人的小家子气,也凸显出旧时代“中国式女人”的可悲可气。殷桃,赋予了尤太太这个角色最鲜活的生命力。

不得不提的还有张超。好男儿出身的张超,自从《人在囧途》里惊鸿一现后,虽作品不断,但让人记住的角色却不多,但是秦妙斋的出现,却让人看到了张超非凡的演技。

秦妙斋口似悬河,夸夸其谈,自称全能艺术家,却没人见到过他所说的各种技能,和工人打牌输了,竟然用花生米抵赖,说自己有个超有钱的老爹,却从来没交过房租。凭借一张巧嘴,却走遍天下,还能赢得佟家大小姐的芳心。他的出场,让片子的黑色幽默属性最大限度的挥发了出来。

据说张超第一次见梅峰的时候,特地穿着民国服装,可见他对这一角色的确是上了心的。1米88的个头让张超在片中显得格外惹眼,而看过片子之后,让人对秦妙斋的印象,也和他的个头一样,过目不忘。

当然,最值得一提的还是范伟老师。

据说丁主任乘船落水回来那场戏中,秦妙斋那句“船夫怎么没发现”的台词,就是范伟加的。看过全片后,再细想这条新闻,只能感慨,范伟老师对剧情的钻研、对角色的揣摩,真的到了“不疯魔不成活”的地步。

细听丁务源的念白,会发现许多“嗯、啊”之类的语气词,细看丁务源的动作,会发现有许多理袖口、小碎步之类的小细节,细看丁务源的表情,那如教科书一般的微笑,和时而飘忽不定的眼神,写满了虚伪的真诚。就连他抽烟吐出的烟圈,都写满了一个词,叫演技。

看着这个嘴里说着“不成问题”,圆滑世故、八面玲珑的丁务源,谁还能把他和春晚舞台上那个被赵本山忽悠的一愣一愣的范厨师联系在一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戏精”这个词成为一个讽刺意味的贬义词。而从字面上看,戏精,指的是演戏成了精,这对于演员来说,应该是褒奖。

如果说2017年还有哪位演员能把“戏精”这个词的意义给掰正过来,那应该就是范伟老师了。

(文/中原一点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