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浪潮论坛:现实主义精品剧究竟应如何打造?

 戏客Seeker 2020-08-15


苏大强不在的第三天,想他,想他,想他

掀起全民追剧热的《都挺好》终于在一片不舍声中落下帷幕,不少人因为这部剧被气得够呛,也被骗走不少眼泪。

近日,《都挺好》编剧王三毛在新浪潮论坛上就对此话题展开讨论,并向观众表示道歉,透露听到了很多真情实感追剧的观众因为苏家的三个男人而不满和生气。

新浪潮论坛由微博、新浪娱乐主办,于3月27日下午在京举行。本期新浪潮论坛以“反悬浮!反套路!反狗血!论现实主义精品剧的打造”为主题。

现场还有哪些亮点呢,快跟着课代表来瞅瞅~

著名导演郑晓龙、《都挺好》编剧王三毛、《芝麻胡同》导演兼制片人刘家成、著名演员李立群、青年演员宋轶等嘉宾出席这次的新浪潮论坛,共话如何打造现实题材精品剧。

出席嘉宾从导演到编剧,从老戏骨到青年演员,基本上涵括了创作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剧的各种角色成员,大家在论坛上各抒己见,思维碰撞,讨论出了很多有趣且实用的观点。

好了,干货来辽,敲黑板划重点!

如何规避套路?

谈到目前部分影视剧中频频出现等狗血桥段,套路性比较明显的现象时,郑晓龙导演认为,拍戏本身有一些基本套路,但真正按照时代发展来进行创作的内容能一定程度上突破套路化。

他举例说《金婚》中就运用了“出轨”的套路,但也是遵循剧情正常发展的结果,符合生活、情感逻辑,这种套路是可以理解的,而刻意的、虚假的套路则是观众难以接受的。他认为,人与人之间追逐爱情的故事来源于人类的本质,这是文艺作品中躲不开的“套路”。

《都挺好》编剧王三毛则向因追剧气愤的观众道歉,“我听说很多人看了都很生气,甚至有些家庭两代人都看不到一起…”但对于能够帮助观众解决家庭生活的部分问题也感到欣慰。

他认为《都挺好》的成功首先源于原著就写的比较好,阿耐的故事和人物都很鲜活接地气,改编时从源头上就避免了很多“狗血”和“套路”。

他还表示,苏大强颠覆了传统上“父爱如山”的形象,在改编时自己有点心惊胆战,但好在观众的接受度还不错。对这个饱受争议的角色,老戏骨李立群称赞苏大强人设很好,将小奸小诈的人性一网打尽,自己都想演。

并且李立群直言,他出演的90%以上的戏都是“套路”。他认为电视剧通常是不值得一顾的,但也是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演员,面临大量似曾相识的角色时,需要直面“套路”,让表演需要往“真的”靠,体会剧本内在的“旋律性”,让观众觉得情节更加合理

针对剧情套路问题,青年演员宋轶表示,自己目前为止没有接到太多千篇一律的角色,但她在挑选剧本时会回避“复制性”的角色。

她说很多狗血的桥段都是生活中观众可能会面临的问题,现实题材影视剧中完全规避这些桥段是不可能的,但在创作过程中,演员会潜意识地进行调整,规避一些“复制”的可能。

如何把握情节尺度?

对创作尺度问题,《芝麻胡同》导演兼制片人刘家成指出,艺术创作是客观的描写,真实的再现和艺术的表达,而“艺术的表达就有一个取舍”。

他举例说《正阳门下》原定的结局是反派得绝症被警察带走,但最终经过考量后将结局改成了兄弟相逢一笑泯恩仇,我们常说惩恶扬善,扬善比惩恶更重要。

郑晓龙称《甄嬛传》大部分角色都是悲剧结局,就是要批判封建制度,认为不应为了追求圆满结局而向观众传递错误的价值观。

王三毛称苏大强作妖的原因是因在夫妻生活中长期受挤压得了病,“观众理解了这一层之后,他就不再是一个极端的人物了。”

宋轶 回应《创业时代》角色争议,表示自己不在意因角色人设被骂,只要能让观众产生讨论并能投射到自己的生活里,就有意义。

用流量明星还是演技派?

 谈到“流量明星领衔,老戏骨保驾护航”的流行配置,李立群表示不会不甘心,“太应该接受了!”

他认为流量鲜肉小花不应该被批评,爹妈给的面貌属于“先天艺术”,而随着演艺经历的增长,演技也会逐步长进,这就是“后天艺术” 。自己非但不反感小鲜肉,还很羡慕他们:“我甚至从他们身上学到那种嫩芽的可爱,他的演法幼稚,可是却那么真,因为他还没演出匠气来。”

观众也不应该苛求不满30岁的年轻演员跟老演员演得一样好,并表示自己从年轻演员身上也学习到了“真”和“可爱”。

郑晓龙称选角优先考虑气质能力而非流量,那些以数字念台词的自己不敢用,而谦虚、认真的鲜肉即使演技有欠缺也可给机会。

现实题材也需要找准受众吗?

被称为“京味导演”的刘家成表示,导演面对的是大众,但不能盲目从众。他指出,在拍完《芝麻胡同》时,有观众指责他不尊重女性,但这是历史的真实存在,不能因为观众反感而避免。

他认为观众不能太玻璃心,不能因为内心的理想主义就抛弃现实主义,艺术作品还是应该按着人情走,不能按着舆情走,否则作品的个性和生命也就失去了。

对于大众化和分众化,郑晓龙导演表示,每个导演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男女老少都接受,但年龄所限,自己现在想拍好年轻人的爱情很难,而年轻的导演拍战争革命题材也很难。“要先努力做大众,有了大众才可能有分众。”

随后李立群也指出,大众艺术的脚步是很快的,创作者不要把使命感放得太强,真心去做就可以了。

对于此问题,宋轶则是认为观众的审美永远在变化,不必去试图追赶,选剧本时只考虑这个角色能不能真正打动自己就好,“真诚的情感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通过这次新浪潮论坛,让我们看到了资深现实主义剧创作者之间的思维碰撞,也让我们明确了目前现实主义题材剧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同时更重要的是,也让我们对现实主义剧更加充满希望,有这么多人在不断努力着,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好看的现实主义精品剧的诞生~

编辑:潇潇

PS:严禁私自转载!转载或者合作,请联系作者

xkxike@qq.com

 

戏客小程序上线啦

点击进入戏客小程序演员资料库,即可查看资料页,超强地图功能也上线啦!

使用指南:戏客小程序上线了!更多新功能解锁!

 

温馨提醒

微信改版啦,以防走散,小可爱们可把我们设置成星标,网络一线牵,找到你们不容易

戏客人气榜,每人每天可送花三朵。海量艺人资料热度排行依据累积鲜花数,你的一键助力,让演员位于热度优先位。此外,戏客还会有不定期福利放送哦!

人气榜送花教程如下▼▼

*点击图片可回顾相关功能文章及榜单最新消息*

现已入驻以下平台

今日头条 | 企鹅媒体 | 百度百家 | 新浪看点 

凤凰新闻 | 搜狐新闻 | 网易新闻 | 一点资讯

快传号 | 东方号 | 知乎 | 豆瓣 | 大鱼号 | QQ看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