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戴叔伦,是以景写情的高手。 他的《兰溪棹歌》,景色写得很美,很多人都读过。 虽然四句都在写景,诗人却侧面描写出了更丰富的内容。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先看诗题: 兰溪,兰溪江,也称兰江,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南。 棹(zhào)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本诗中的船家也是指渔民。 可见,这是诗人为渔民写的民歌。 我们来细读。 1、凉月如眉挂柳湾 凉,清凉。 柳湾,岸边长有柳树的水湾。 这句话意思很简单:一弯清凉的蛾眉月挂在水湾的柳梢上。 诗人到底想说什么呢? 凉,是拟人词,这是人感觉到清凉,结合诗题,我们知道是渔民感觉到清凉。 湾,通常是停泊船只的地方。 月亮挂在柳梢上,说明是夜晚,但还没有到深夜。 在清凉的月夜,渔民在水湾做什么呢? 这不难推测,渔民准备晚上去捕鱼。 所以这句话,交代了渔民出发的时间是夜晚,地点是水湾。 那么,渔民的心情如何? 诗人感觉到清凉,但是不冷,这是很舒服的天气。 再看“挂”字,反映出渔民的心情很闲适,不着急。 为什么? “挂”是拟物词,好像一个很轻的东西挂在树梢,这是很轻柔的状态。 如果用“上”字,比如“月上柳梢头”,就会显得比较着急。 这是通过轻柔的景物,正面衬托出渔民的心情很闲适。 接下来描写什么场景呢? 我们来看下一句。 2、越中山色镜中看 越中,指现在浙江省中部。 这句话的意思是:越中的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非常好看。 问题来了:渔民不是去捕鱼吗,怎么欣赏起美景了? 很简单,因为渔民的心情很闲适啊! 这句话还是反映出渔民闲适的心态,并没有担心能不能捕到鱼。 这好像不符合常理,因为渔民是以打渔为生,当然会为生计发愁。 渔民为什么会这么闲适呢? 我们看后两句。 3、兰溪三日桃花雨 兰溪,连续下了三天雨。 这是过往场景,说明今夜是雨过天晴的天气。 那么连下三天雨,渔民的心情受到了影响吗? 并没有,渔民的心态反而很闲适,他们很淡然地欣赏美景,看月亮挂在树梢,看山色映在水里。 为什么? 因为“桃花”两个字。 桃花点明了季节,这是在桃花盛开的春天下的雨。 春雨贵如油,万物生长的季节,连着下三天雨,自然是生机勃勃,所以这是喜雨。 这对渔民来说,有什么值得喜的呢? 我们看后两句。 4、半夜鲤鱼来上滩。 半夜鲤鱼正在往滩头上游。 这是渔民亲眼见到的情形么? 不是,因为月色较淡,渔民是听到鱼奋力向滩上冲刺的声音。 大家在看时间和地点的变化。 渔民准备出发时:月亮挂在树梢,地点是水湾。 渔民听到鲤鱼的声音时:半夜,地点在滩头。 你们看,这首诗从头到晚就是在描述渔民从出发到滩头捕鱼的过程。 那么,鱼为什么往滩头上游? 因为连下了三天雨,鱼趁着涨水奔滩而上。 渔民是什么心情呢? 心情很欢快,因为这可以捕到很多鱼啊。 大家看,渔民从出发到滩头为什么不着急,心情很闲适? 因为他们知道,下了三天的雨,滩头这里会有很多鱼。 成竹在胸,所以他们很淡定,不妨碍欣赏一路的美景。 这首诗是不是很巧妙? 一共四句,但是每一句都在写景,并没有直接写到人,却侧面反映了人的活动和感情。 正是这种侧面描写的手法,让这首诗变得非常含蓄和耐读。 这就是戴叔伦这位高手的厉害之处。 您觉得这首诗是不是很巧妙? 欢迎留言一起讨论哦。 我是沉于古诗,为您解读古诗的感情脉络,让您了解古诗中的感情表达方法。 如果您喜欢,欢迎关注我,每天我都会为您解读至少一首古诗。 #唐诗##唐诗永昌##还有诗和远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