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散之筵席

 秋水無塵 2020-08-15

该友人自己近日也开了个人微信公众号:《司汤达眩晕》,公众号描述是“回到文艺未死的时候”,他说要用文字突破中年危机。看来中年危机是一个具有一定公共性的课题,人生特定时期的成长瓶颈,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人到中年,历经了数十年长途奔波跋涉,行李越来越多,脚步日渐沉重,生命日渐晦涩艰辛,每一天都过得不容易,却无处抱怨,因为我们明白其实每个人都如此,我们只有自己想办法去排遣这些压力和烦忧,在人前不能流露一点怯懦和伤感,不能让别人看出自己的苍白和无力,不管活得多么力不从心。

下午一认识近二十年的老朋友来访,喝茶叙旧。他曾是一中外合资企业中方代表,如今退居二线,已经做了两个孩子的外公,仍然潇洒儒雅,言语之间却掠过某种不易觉察的落寞。大概英雄迟暮与美人迟暮都有着同样的悲哀吧。中年的尴尬,是人生不易跨过的一道坎。三毛与张国荣会在中年轻生,大概也是无法接受自己的老去吧,那些太爱自己的人,不忍心看着自己老去,像花害怕看见自己枯萎的样子,宁愿在最美的时候凋落,趁青春的筵席尚未散去,悄悄地离席。

但我们不能离席,我们是筵席的主人,在客人散去之前,我们要尽地主之谊,饕餮盛宴,歌舞升平。要把喜怒哀乐收藏起来,直到客人尽兴而散,满意而归。

直到曲终人散,我们终于可以静下来,且不去收拾筵席后的狼藉,先在沙发上发一会儿呆,一语不发,慢慢恢复神智。这时夜渐深,倦意渐浓,也该歇息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