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树小扶直易,树大扳伸难。 58岁的赵阿姨很孝顺,对行将就木的老母亲不离不弃,病了为她借钱动手术,她费尽心思就是希望母亲能多活几年。 但最终母亲却因为她的“孝心”,力不从心累倒了。 直到最后母亲去世她才明白,自己对母亲的好只是一厢情愿。 倾诉人: 赵阿姨 我很爱的我的母亲,真心希望她能长命百岁。 我今年58岁,每天都很忙,忙着写作和出差,做家务。丈夫在单位是领导,回家也依然喜欢指手划脚。 就连个灯泡坏了,也是让我换。 家里大大小小的事他一概不管。 我的父亲去世十几年了,80岁的母亲一个人住着,我只能给她找个保姆。 这保姆是我老家的亲戚,对我母亲很用心,有她照顾我放心。 有时忙的几个月才回家一次。 直到那天我回家,母亲眯着眼晴看了半天,问我是谁? 看着她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突然觉得她又老了很多。 后来我带她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她脑部有瘤子压到她的视觉神经,如果不尽快动手术,可能还会失明。与此同时她的大脑也正在萎缩。 令我不解的还有母亲患上了尿道炎。 听了医生的这些话,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我还希望母亲能健健康康地活再多活几年。 回到家母亲又马不停蹄在洗布片,保姆告诉我,她是用来擦屁股用的,就为了省钱。 我再打开冰箱一瞧,里面全是些皱皱巴巴的水果,而我私下交给保姆买水果的钱,被母亲知道之后收回了。 我生气地把水果甩在地上,又质问母亲为什么这么不听劝。 省下这点钱干什么用?母亲被我训得哑口无言,像个无辜的孩子委屈地看着我。 这么些年,我又何曾不知道母亲一直都是这样过来的。 有些习惯和观念已经在她心里根深蒂固,一辈子都这样过来了。 要改真的很难,但我却大发雷霆,实在不该。 想着母亲的眼睛可能会失明,我就心烦意乱。 而母亲的眼睛是否动手术,我一个人实在拿不定主意,打电话给丈夫,他说你自己看着办。 手术得七八万,我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 刚买了房子正在装修。 丈夫又说:“你自己找同事借,我是开不了这个口。” 我筹到钱之后,医生反复强调手术风险也很高,怕万一有个闪失。 我怕了,我害怕会因此失去母亲。 但母亲却勇敢地说:“我要动手术,我可不想做个瞎子。” 动手术之前,母亲特意拍了一张有头发的相片。 变成光头的母亲,并没有显得唐突,因为我给她买了一顶帽子。 我夸母亲,即便老了没头发也依然漂亮,母亲抿着嘴笑了一下。 手术花了二个多小时,我在外面如坐针毡。 门打开的那瞬间,我悬着的心也落了,医生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手术很成功。” 母亲恢复得也很快,医生给我的报告各项检查都没问题。 出院的时候,别人都佩服母亲身体能这么快恢复好。 为了方便照顾母亲,我把她接到家里去。 刚开始我们相处挺愉快,我给母亲倒了一杯红酒,但她只喝了一口,就不喝了。 她讲:“我不能和女婿抢酒喝。” 丈夫对我母亲很是冷漠,早饭我给母亲桌前准备了四瓣咸鸭蛋。 丈夫伸手去夹了两片,我看着很难为情,夹了一块到母亲碗里,母亲却把盘子里另一块夹给了丈夫。 母亲这样的谦让,让我看着难受。 手术后的母亲,在我看来已是一个正常人。 但她却总说这痛那痛的,等我停下手里的活过去,她又说不出来。 她总是隔半小时就说要拉小便,需要我们扶过去。我过去她又拉不出来。 她总是这样来回地折腾我,让我很烦躁,开始觉得母亲是装的。 以至于后来,母亲说:“我今天身体不舒服” “我今天很累!我感觉我又病了。” 我都选择了无视,我只相信医生的话,她的病已经好了。 而我却不知母亲已是一个八旬老人,她躺在沙发上连站起来都很吃力,我却让她要努力。 让她学会独立,母亲想要去上厕所,我却让她自己去。 从沙发上她没站起来,跌倒在地上。 她就在地上一步一步地爬着,可到了厕所门口就爬不动了。 看着这样的母亲,我恨铁不成钢,她怎么这样自暴自弃呢? 我反复地让她练习蹲下,站起。 母亲却总是喊累,称自己做不到了。 我很生气大声地对母亲说:“你不练习,你就快要死了你知道吗?” 我不想母亲离开我,我总相信这些小事她一定还能做到。 母亲为了配合我,不让我失望,她也开始慢慢练习。 保姆扶着母亲在楼下散步,我看了却嫌她走得太慢,拼命地拉着她一阵小跑。 母亲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在我的鼓励和严格要求下,有天母亲在我面前累晕了过去。 这才让我开始反省,自己是否强人所难了。 后来母亲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精神越来越差,最后一天晚上凌晨二点了,母亲还睡不着,让我陪她说会话。 我却拒绝了,太晚了明天再说吧! 母亲欲言又止,依依不舍地看着我离开她的视线。 第二天醒来,却发现我的母亲永远地离开了我。 我一直希望母亲,能够健健康康地活到90岁,母亲知道那是因为我爱她,所以她尽力地配合我,忍受着身体的不适。 母亲是因为我的“孝心”给累死了。 可是等我明白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写在最后: 这是斯琴高娃老师主演的电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关于什么是孝道, 值得每个儿女去深思。 子女对父母最贴心的孝,是能懂得尊重父母的感受,而不是喊着,我为你好,你不能这样,不能那样。 把年迈的父母当成“孩子”养,我们嘴里所谓的好,父母是否真的喜欢呢? 一意孤行地好,有时反倒让父母更受累,而他们为了不让子女失望,承全子女的大爱,只能委屈自己尽量去配合。 这是父母对子女最后的疼爱,以伤害自己为代价。 有孝心是好事,但请尊重父母自己的意愿。 一个酗酒的人,因为酒精中毒,走到生命的尽头,要求他戒酒那是不现实的,给他一口酒,反而是最大的仁慈。 对子女来说,认真对待父母的感受,大概比单纯的为你好,更能体现出真正的孝道。而在父母年老后,孝顺的意思则应拆解为“孝”和“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