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选粹】阙惠玲|大枣缀满枝头的时候

 新锐散文 2020-08-15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大枣缀满枝头的时候

红豆生南国,大枣北方长。这是常识,可是就有人要在南国绿城种植枣树。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发小家的一棵枣树,今年已经39岁,居然在这么高龄时结了一树的果实。在这个异常的年份给了她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唯一遗憾的是,栽种它的主人再也不能分享这个惊喜了。
朋友的父亲,一九二七年出生在山东德州,十四岁毅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身经百战。后又随大部队南下,参加了解放海南岛的战役,一九六二年调到解放军第三0三医院(广西),担任医院副院长多年。
解放军第三0三医院,前身为一九四五年十一月解放军在辽宁本溪接管整编的原日伪矿山职工医院。一九五0年进驻广西首府南宁,一九五四年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三医院。
我的印象中,她的父亲高高大大的,与广西人的身高形成强烈的反差,浓浓的山东腔是一个明显的标记。

一九八一年,也不知是距他离开了家乡多少年后,他重踏上故乡的土地。也许他想到,自己的暮年回故乡的机会是有限的了。他执意要带着故乡的大枣树苗回他那南国的家,兴许他也知道枣树是不服南国的水土的,他挑选了三棵树苗登上了南归的列车。他想着,让故乡的小树在他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并陪伴着他渡过余生。不知是南国的风不够烈,还是南国的雨太过多,抑或是南国土地的营养不合枣树的口味儿?真如他所顾虑的,树苗仅存活了一棵。这棵本该最长七年(一般用枣核栽种的树苗要七年)就可挂果的大枣树,居然慢条斯理地让主人伺候了它十多年才有果实,难道真让主人明白“十年树木”的艰辛?这还不算,结果的头几年,果实那个稀罕啊!稀稀拉拉,仅有的不多的果实只有让老父亲心理安慰安慰的份儿,其他家人连果味儿都闻不着。有的年头果太少,她们也根本不摘,果子熟透后掉落土中又会长出小苗。

俗话说“千年王八百年枣”,说的是枣树寿命在百年以上。也不知老人执意栽种枣树是否有此隐喻?
蹊跷的是,偏偏在今年,不管多地多大的雨水,不顾南国多高的气温,枣树的果实缀满了枝头,压弯了树干,风吹得老树点头哈腰。
难道它是要告慰半年前辞世的长者?!还是要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到来时,用它那红彤彤的果实向这位老战士致敬?!

作者简介:阙惠玲,女。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干部。宜昌市作协会员,市美协会员,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