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黄家巷子

 鄂中京山 2020-08-15
我的老屋黄家巷子,地处江汉平原北部、大洪山南麓的京山市钱场镇祠堂村五组,属丘陵地带。


一条汉宜公路从我们村前穿过。村后有几座山丘,山下是易家堰大坝,1976年冬建成。坝里的水碧波荡漾,清澈透明,可饮用,也供全村的农田抗旱。紧靠山边筑有机台,一条水渠环绕整个黄家巷子的农田。山上是繁茂的树木,大多是松树。雨季到来,山上的松菇特别多。我们只要早起,就能捡到一篮子黄橙橙的蘑菇回来,炒的吃、炖的吃、熬汤喝,都是难得的佳肴,鲜香可品,味道令人难忘。山上的机台附近建有大队林场,林场里有六七名员工,大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除看管树林外,还栽种了几片桃树、梨树。

我们小时候总爱驾着战马(水牛)在山岭上打仗、奔跑。饿了就摘果子吃,林场护林员不让,我们就晚上出动,偷完桃子后,还在树上挂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汉元爹,别发怒,今晚特来借桃子一袋。”第二天清早,我们又若无其事地把牛牵到桃园附近去放,只见汉元爹一边捡起掉落的桃子和桃树枝,一边自言自语:“小狗日的们,桃子还没熟好……还把树也弄坏了。”继而又去取树上的纸条。我们见状,不禁哧哧笑出声来,赶紧骑上战马,奔离这是非之地。

我们黄家巷子有前后两个村子,共三十多户人家。前村大多姓“潘”,后村大多姓“黄”。

我家老屋是四井口房子,顾名思义,可能是因为一边四间房,中间有个天井而得名。两边的前面房间叫厢房,后面叫正房,中间多是厨房、牛屋,中间部分是用厚实的木料做成的橱窗、柱子之类,雕有很多镂空的花纹,很是古朴。我想,我们家的前代可能还算殷实,只是后来败落了吧。和我家后门偏抵大门的是黄家安明叔们的连三层房子,比我家还要大,一边有六间房,中间有两个天井。我们两家中间形成了一个巷子,一边是他们的前走廊,一边是我们的后走廊,巷子宽约三、四米,长约六、七米。巷子中间有条小水沟,两边是用大块的青条石砌成,特别光滑,其中还有块石头是原来打谷场上用的圆石磙砌成,可能这块石头带有砂性,人们长期在上面磨镰刀、锄头、斧子等铁器,石磙的上面磨成了一个大平面。

夏天到来,东南风吹进巷子,格外凉快。人坐在或躺在石头上就成了神仙一样,这个巷子就成了人们消暑纳凉的天然凉亭。孩提时,我们小孩经常为这块石头你争我抢,各不相让,加上我们隔壁的向家、后屋的黄家都孩子多。每到夏天,这里就成了我们嬉戏、逗乐的好场所,也成了大人们纳凉、谈笑的好去处。我想,这也许就是“黄家巷子”的来历吧。

我记得,后屋的安明叔长我一辈,却小我一岁,我大多直呼其名。我们经常呼朋唤友,聚在巷子里玩耍、走对角棋、点猪窝、吃石子、踢行、踢毽子、打碑等有趣的游戏。最有趣的算是打碑了,用一块长方形的砖头立着,在约五米的前方划一条线,人在线上,先站着用一块圆滚而结实的小石头砸击立着的砖头,在砸的同时,口里喊着小伙伴的名字:

“×××砸破你的狗脑壳!”

如果砸倒了砖头,那个×××再轮换时就得跪在地上用石头砸,边砸边喊:

“×××起来。”

如果砸倒了砖头,下次轮换时,就可以站起来;如果砸不倒,下次还得跪在地上砸。这样交替轮换着,有谁被别人喊的次数多、砸倒的次数多,还得趴在地上砸。我在孩群中算小不点,往往被人家砸得趴在地上起不来。因为我们匍匐着很难把石头扔出去,有时即使扔出去,也难砸到砖头,有时即使砸到砖头了,由于力度不够,也难砸倒。所以,我们总在地上打滚,玩得汗泥满身,也不想放弃,有时玩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村子里的大人们在夏天中午休息时,也都来这里坐在条石上纳凉。我的奶奶总是把后走廊打扫得干干净净,手拿大蒲扇,坐在石头上给我扇风。如果人来多了,她赶紧搬出凳子让座。如果前村叔叔、阿姨们来玩,她还端出满盆的水酒,让人们解暑。奶奶做的水酒香甜如蜜,清凉爽口,加上她的热情好客,人们格外地无事就往这儿跑。

一天午后,后屋的贵财爹(安明叔的幺爷,其实是他父亲,不知道怎么叫幺爷),身材高大魁梧,口镶两颗金牙,上身赤膊,下穿一条灰色旧短裤。也许是听见巷子里好多说笑声,也赶紧出来,坐在条石上纳凉。他性格爽朗,语言滑稽幽默,虽然没读什么书,却很健谈,看见有几个少妇在其中,他便讲起了《水浒传》中潘金莲和西门庆的风流韵事来(意在讽刺前村来的漂亮少妇莲香幺,刚好她也姓潘),越讲越直白。有人说这里有孩子们,文明一点,他却说孩子们是毛耳朵,听不见的,便越讲越精彩,讲到动情处,他两手一拍,两腿一伸,短裤“咔嚓”一声破了。坐在他对面的莲香幺特搞笑,急忙上前去扯他的裤子,嘴里还说:“哟,你的小弟弟也想出来兜风呢!”全巷子人笑得前俯后仰。贵财爹慌忙捂着裤衩往屋里跑。幸亏就在家门口,否则,还要上演裸奔的闹剧呢!

现在想来,儿时的黄家巷子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热闹非凡,是我童年记忆中富饶、美丽的欢乐之地。在那里我度过了苦难而又快乐的童年。如今的黄家巷子,早已变得荒凉而萧索,一片废墟中只剩下十几户人家,且大都是移民。村后的小山丘毁了,树林没了,建起了鳞次栉比的养鸡场、养猪场,臭气熏天,大小的堰塘全是污水。今年春节,我回黄家巷子转了一圈,见到了前村的潘家丙哥、莲香幺,他们都健在。丙哥快九十岁了,脑子还灵验,记性不减。拉着我的手,说不完的话。后村的贵财爹也健在,快一百岁了,身体棒棒!下鳝鱼、龙虾,还帮小儿子照看鱼池,看样子还能打死老虎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