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店大山头“打人尖”的传说

 鄂中京山 2020-08-15
在罗店镇徐畈、石冲、马河、孙家一带,有一座与众不同的高山,这座山不仅高出周边连绵起伏的群山,而且山尖由东向西斜歪着,山名“打人尖”。“打人尖”有一段与打人有关的神话传说。

相传,“打人尖”之前不叫此名,而是叫“大龙山”。这是一座山体丰腴,连绵十里,有头有尾的大山,山头是“大山头”,山尾是“乌凤岭”。山上植被特好,资源丰富。不仅有桃、李、杏,而且有柿、栗、枣;不仅有珍奇名贵的山草药,而且有参天入云的松柏树。至于飞鸟蛇兔等野生动物,那就更是不用多说的了。这山当时仅次于大洪山,山下埋有一条巨长的能烧制石灰的钙石岩层,在刘家凹、洋童湾、兴阳寺一带有大面积的钙石层露出地面,人们取石烧制石灰(现在仍有人们烧制石灰的窑洞遗迹)。

很久很久以前,由于平畈地带连年出现雨季洪涝、旱季蝗虫灾害,人们开始向山林地带“大龙山”迁徙,谋生。迁徙到大龙山下的人们,开始不珍惜山上的天赐良景,残忍地捕获、枪杀珍奇鸟兽,疯狂地乱砍乱伐,成片的树林被毁灭,手臂一抱多围的大树被锯砍成劈柴,然后挑至现在地名为晏店、双河、兴隆、仁和、新街、马河的集市上廉价售卖。有人还三五成群组织在一起,将劈柴用毛驴驼运到经济较为繁荣的罗店、应城一带定点供应。这种山里人挑柴卖草的习惯,和用毛驴驼运的商队,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在对山林长期大肆的破坏中,不知道何时开始,在当地人们中有了一种传说:天庭里分管山林的天神在巡视群山纵岭中,发现了大龙山的劫难,便亲临现场,站在山顶,挥动随身携带的马鞭,抽打山下正在砍伐的人们,于是形成了石家冲、界石岭、邓家冲、刘家坡、夏家凹、罗家凹子、刘家凹、大山坡、罗家冲、么坡、长冲、牛马岭、癞子冲、刘家岭、洞冲、晏家岭等山坡沟壑,并在沟壑涧留下四季涌流的清泉和层层相连的农田,供山下的人们静养生存。因为天神要赶往下一处山林,加之心存气愤,临行前将脚用力一蹬,便形成了现在人们看见的山顶斜歪这个样子。

被抽打的人们吸取教训,再也不敢造次。为警示后人,便将“大龙山”改称“打人尖”。

当然,天神是没有的。山尖、山坡及沟壑的形成是多年风吹、日晒、冰冻、雨淋、冲刷、风化的结果,山涧的涌泉是山体良好植被的见证,山凹里层层相连的梯田是人们为了生存,改造自然,开荒造田形成的。人们出于对美好生态环境的保护,编出了“打人尖”神话般的传说,这是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也是对乱砍乱伐山林者的告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