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山:第一批共产党员的成长

 鄂中京山 2020-08-15
1919年,北京爆发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很快波及京山这个小山城。首先受到革命影响的是在外求学的京山籍青年董锄平等人。

董锄平,京山贾店董家城人,1919年在湖北法政专科学校法律系学习,五四运动时期,他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参与领导了武汉地区的学生运动。稍后,他结识李汉俊、陈独秀等人,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家之一。

1919年夏,一批在外读书的青年学生暑假期间回到京山,他们在县城联络学生和群众,发动爱国运动。京山学生聂绀弩、张梦海、查传轼、陈世杰等人响应并积极参加。6月上旬,他们在城关高等小学堂集会,打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标语。学生们登上讲台,慷慨陈辞,历数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和北洋军阀卖国求荣的行径,呼吁大家联合起来,抵制洋货,反对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在这次集会上,成立了京山县学生联合会。

五四运动期间,发生在京山城的集会,使京山这个封闭、落后的地方同外面的革命浪潮互相联通。正如当代作家聂绀弩回忆:我是第一次知道,世界上还有人不为个人利益,而为国家民族利益而流泪。

随着十月革命影响的扩大和新文化运动的深入,武汉地区马克思主义学说传播日益广泛。1921年底,中国共产党在武汉的机构——中共武汉工作委员会成立。中共武汉工委在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在青年知识分子中积极开展工作,袁传鉴、刘素贞、张文秋(原名张国兰)等一批在武汉求学的京山籍青年学生,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在党的教育下逐步成长。

袁传鉴,县南拖船埠人(现属天门),1921年入武昌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成为董必武的学生,在董必武的影响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袁传鉴为人朴实,热情开朗,富有正义感,深得董必武等老师的器重,在学生中享有很高威望。其妻刘素贞,是辛亥革命志士刘铁的胞妹,毕业于上海女子中学,从小受兄长们影响,接受了革命思想。1921年刘英殉难后,刘素贞回到武汉,随夫陪读。袁传鉴与刘素贞在武昌的寓所,成了京山旅省学生聚会的地方。他们经常在一起研讨时事,交流思想,成立旅省京山学生同乡会,推举袁传鉴为会长。

张文秋是旅省京山同乡会中十分活跃的女青年。她是京山孙家桥青树岭谢家湾人,出身于没落官宦家庭,1918年考入武昌湖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受董必武、陈潭秋等老师影响,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并与袁传鉴、刘索贞等建立密切联系。

经过武汉党组织培养和斗争实践锻炼,袁传鉴等一批京山学生同乡会青年逐步成长起来。1924年春,袁传鉴经董必武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张文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靑年团(后更名为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刘素贞、帅汉章、王玉润、曹家琪、彭昌烈、邓寿昌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张振甲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3月,经袁传鉴介绍,张文秋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这些京山籍青年学生投入党的怀抱后,即在武汉地区党组织领导下,直接参加党的地下工作。他们受党组织安排,有的深入工厂举办夜校,辅导工人读书、识字,向工人宣传革命思想,发动和组织工人运动,有的担任各级党组织的秘密联络和机要文秘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