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河鏖兵(二)

 鄂中京山 2020-08-15
 
第一个战斗的胜利,给予全局以极大的影响。由于三阳店战斗的胜利,我部队士气更加旺盛,全体指战员发扬了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的精神,以发矢之势,直扑宋河。

根据多方面的情况判断,战场态势仍对我有利,虽然宋河守敌有一个旅部、一个团又一个营,还有一部土顽,但敌人仍处于孤立状态,即使敌八十五师增援,但从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来看,仍有胜利的把握。战场态势,是实施指挥的客观依据,有利则争,也是作战的重要原则。因此,我决定立即歼灭宋河之敌。

宋河敌入工事设防是相当坚固的,北面是雨大岭,双碑、乌龟山一道山岭,象一架屏风挡住宋河,敌人在这里部署了一个营设防。雨大岭是制高点,是宋河外围的主要支撑点,这里有日本人留下的五个钢筋混凝土碉堡,碉堡厚度达五十公分,系六角形,有六面射孔,五个碉堡象梅花瓣一样分布在雨大岭,当中是一个半掩蔽式的钢骨水泥方形大堡,称之为梅花形母子连环堡。雨大岭周围有两道壕沟,三道鹿寨,两道铁丝网,一道木城。防御纵深内部,交通壕、堑壕纵横交错。火力编成,构成多层次交叉火网,这种支撑点式的环形防御工事,是不容易攻破的,即使打上去,也容易被敌人的火力所绞杀。

西北面的书映台,西面大柳树湾一带山岗,均有土木结构的地堡,并有交通壕相连,既可运兵又可屯兵,敌人在这一带配有一个连守备。东面的方家湾、鲍家河、团山头一线山岭,也设有土木结构的地堡,挖有掘开式阵地和交通壕,并有鹿寨和铁丝网,这里的火力支撑点是团山头。团山头圆蘑菇形,坡颓,不易接近。这一带山岭敌配备两个连据守,西南面的么公坡、舒家坡一带,敌只有少数兵力守备,山岭的工事构筑也较简陋,除有些机枪掩体、散兵坑和堑壕外,其它没有什么强固的工事。敌人的意图是战场设防的老套子——“虚留一面”,如我攻取么公坡、舒家坡,即诱我涉水攻城,尔后依靠坚固的城墙,来个“半渡击”。

宋河有城墙高一丈五尺,厚约五尺,大青砖砌墙,清代中末期构筑的。敌新十七旅旅部驻宋河街上之高兴院,高兴院是国民党县长高启圭的家宅,有一座坚固的英国式楼房其二团团部驻杨芝茂商号内。街内的大小十字路口均设有麻袋装沙机枪掩体,掩体周围设有铁丝网、鹿寨。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决定以军区独立旅全部和二分区基干团投入战斗。第一步于四月十六日下午开始行动,首先将宋河之敌包围,防其逃跑。包围之后,先以小分队与敌接触,主力观察动静,构筑简单工事,准备打援兵。下午五时据所获情报,敌援兵六十九团仍徘徊于安陆以西之双河店地区,不敢贸然来犯。第二步,除留二分区基干团在宋河东南之殷湾一带构筑工事,警戒应城方向来援之敌,二团二营在宋河以东之万塔狙击安陆方向来援之敌外,其它部队完全投入宋河攻坚战。兵力的对比是二比一,敌人有四个营,我有八个营,有绝对取胜之把握。十六日下午七时许,独立旅一团在宋河西南之藕堰冲、仓台、么公坡、舒家坡一线,二团在刘水泉湾、鲍家河、团山头一线,三团在雨大岭、书映台一线同时发起进攻战斗。

一团虽然两天只吃过一餐饭,而且在协和冲还打了一仗,但其进攻的势头仍很猛烈。由于战士们熟练的战术动作和勇猛果敢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及各级指挥员巧妙的指挥艺术,在不到两小时之内用极小的代价,就夺取了大柳树湾、仓台、么公坡、舒家坡一带山岭,扫清了宋河西南面的敌之外围阵地,炮火直接威胁着宋河镇上的守敌,敌人不得不出相当一部分力量加强城南的守备,防我涉河突破。

二团因指战员斗志旺盛,攻势十分凌厉,开始发展也很顺利。该团二营五连在攻击刘水泉湾98高地时,由于动作迅速,冲锋出发地选择得当,冲击突然猛烈,几分钟之内就消灭了守敌一个班,并缴获重机枪一挺。七连连长余光均,在指挥攻打鲍家河敌阵地时,第一次攻击受挫后,他便自己爬到阵地最前沿,仔细观察了敌人的工事构筑、兵力火力配备,亲自选择部队冲击道路和攻击地点。第二次冲击,一举成功,很快消灭了敌人,夺取了阵地。一个多小时之内,方家湾、鲍家河一带山岭上的敌人阵地全部被我占领。但当七连攻击团山头敌人时,由于工事坚固,两次冲击均未得手,部队伤亡较大,牺牲的战士大都是被敌人手榴炸死在地堡跟前或壕里及鹿寨、铁丝网边。最后,由副连长胡兴友组织了两个班,每人二十多枚手榴弹,在营、连炮火的拖护下冲上了团山头,他临冲击前对同志们讲:“我胡兴友这次夺不下阵地,就决不活着回来见全团同志。”战士们回答:“副连长指到哪里,我们就打到哪里。”

精神的力量常常能在决定性的时刻起决定性的作用。二十多名男士以哀兵之态,在副连长的带动下满怀复仇的怒火,在夜幕的掩护下第三次冲上了团山头,用刺刀手榴弹和敌人在团山头进行了激烈的白刃格斗,杀声震撼了山岭,硝烟弥漫了夜空。新战士朱世宗身上四处负伤,全身被鲜血染红,仍顽强的在战场上与顽敌拼杀,直到战斗结束。四班副曾开福手端着机枪,腰插手榴弹,时而用机枪扫射,时而甩出手榴弹,用手榴把敌人从堑壕里炸出来,又用机枪把敌人消灭在逃跑中。他身上被敌人的手榴弹、子弹打得伤痕遍体,左手被滚烫的机枪筒烫起累累的血泡,仍冲杀在火海弹雨的战场上,最后终因流血过多,为党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的青春。二班长刘腊生、五班副吴家其、战士吴正兴,都是身负重伤不下战场,仍与敌人争夺着每一寸的阵地。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为创建这个共和国英勇顽强地、但又是默默的把自己鲜红的热血毫不吝惜地洒在祖国肥沃的土地上,今天也许早被人们所遗忘,但他们的碧血所放出的光芒,却映红百代,壮贯千秋。二团攻取了团山头以后,立即对宋河东门守敌构成了致命威胁。

三团是宋河战斗的主攻部队,突破口必须从三团的进攻地幅内打开,因为东有鲍河,南和西南是富水,涉河突击,兵家必忌,只有北和西北方向是起伏的丘陵,但敌人构筑有集团工事,碉堡、暗堡群、堑壕、交通壕、鹿、铁丝网纵横交错,真称得起铜头铁臂。攻克这一带阵地是夺取宋河的关键,三团要打过硬的攻坚战,要打堂堂之阵了。全团指战员精神振发、斗志昂扬,到团部要求作突击队的营连干部形如穿梭。

三团确定一营为突击队,首先突破以雨大岭、书映台为核心的敌外围防御阵地,得手后,二营接力向纵深发展,突破敌防御心脏宋河镇。一营接到命令后,于黄昏时首先由二连向雨大岭以北敌人前沿阵地发起攻击,由于他们采取集中兵力、兵器,摧毁敌人一点的战术,加之指挥员指挥灵活,战士勇猛果敢,白天攻坚,夺取了阵地,竟无一人伤亡。从二连的攻坚来看,敌人虽然有顽强的坚守精神,不轻易放弃阵地,但缺少协同精神。于是三团大胆决定由二连从敌人防御间隙部的书映台和雨大岭之间一道山沟直接楔进去,插至敌人防御底部,从后向前卷击,与正面攻击部队相配合,迫敌于两面作战,陷敌于前后不能相顾的境地,使敌无法组织协同的有效抵抗。在此情况下,一连趁夜幕降临直向雨大岭方向摸来,在一个半小时之内连续攻占敌前沿阵地上的八个山头,突破敌两道防线,杀得敌人尸横遍野,接近了敌防御支撑点——雨大岭。团、营属炮兵集中火力猛烈轰击雨大岭之敌,以压制敌人火力,破坏敌人的鹿寨、铁丝网,为步兵冲击开辟通路。夜十一点许,一连经过连续爆破,两次冲击,均未得手,伤亡不断增加,部队锐气受挫,产生气馁和急躁情绪,此时三团政委张生文同志来到前沿,亲自观察了地形,重新组织了爆破组和突击队,并进行了扼要的动员,一连又进行了第三次冲击,这次拿下双碑乌龟山等雨大岭两个前沿阵地,消灭了敌人一个排,刀锋直逼雨大岭敌营指挥所,敌人开始恐慌了,混乱了。

一连逼近雨大岭后,连长到前面去看地形,选择突破口和冲击出发地,但因暗夜和硝烟弥漫,什么也看不见,连长正在着急,战斗英雄王朝昌马上说,“连长,我去,我去探路”,还未等连长回答,他就提起冲锋枪,拿着手榴弹冲过壕沟,匍着钻进两道铁丝网,脸、手和身上的衣服全被铁丝网划破,他一直摸到大方堡门口,敌人正在开会,问:“谁?”他一边说,“自己人”,一边举起榴弹,大吼一声:“不准动,缴枪不杀,不然叫你们死在碉堡里。”敌人措手不及,一个个颤颤惊惊地放下了武器。计活捉副营长一名,连长四名,排长一名和十名匪兵,缴获迫击炮一门、机枪一挺、手枪五支、步枪五支。

连长一听王朝昌得手,带着部队一涌而上,迅速包围了周围的四个碉堡,责令其副营长、连长喊话,敌人的士兵没有为蒋家王朝卖命的精神支柱,终日昏昏噩噩白天赌博,晚上偷鸡摸狗,因此,一听长官喊话缴枪,就全部放下了武器。三团一营攻下了雨大岭,利用有利地形,以居高临下之势,用炮火直接轰击宋河北城门之敌,打得城内之敌无还手之力。该团二营穿过一营占领的阵地,以闪电般的速度直指宋河北门,爆破组炸开了北门,部队突入镇区,投入了巷战。但刚打到北街,即受到敌碉堡火力的拦阻不能前进。经三次组织爆破,均未成功,爆破组的同志或壮烈牺牲,或被敌人打成重伤。连、营干部正心急如焚,战士们发扬了我军军事民主精神,积极向连、营干部建议,不要和北街碉堡内的敌人纠缠,趁街上敌人惊慌混乱之机,来个掏心战术,向东街、南街的纵深发展。连、营干部采纳了战士们的意见,组织部队迅速向东街、南街冲杀过去,很快将杨芝茂商号敌二团团部消灭,打乱了敌人的指挥系统,接着猛扑天主堂内守敌,因工事坚固,正面进攻不易奏效,他们即改变了战术,采取正面佯攻,用一个加强排迂回到敌人背后,以突然袭击的动作,一举攻克了天主堂。

天主堂是东大街的制高点,我夺取了天主堂,对东城门守敌构成了直接威胁,二团趁此良机,涉过水深齐腰的鲍河,炸开了东城门,投入了巷战。街内敌人因丧失了指挥已混乱不堪,一大股不成队形之敌突围向应城方向逃跑,当即遭我在庙岭担任狙击任务的二团一营一连迎头痛击,将其全歼,俘敌二百余人。另一股四百二十余众突围向京山方向逃窜,被我二分区基干团消灭于许家桥公路两侧。李亮熙见大势已去,下令旅部官员放下武器,举白旗投降。

此阶段战斗自四月十六日下午七时发起攻击,,至四月十七日早七时止,历时十二小时,因敌持有法械武器,且大多数都是四川军阀刘湘时期的老兵,战术动作比较熟练,因此,在宋河以北以东的各个阵地上,均经过了激烈争夺,才将其全部歼灭。

此次战役,计毙伤俘敌代旅长李亮熙以下三千一百九十人,缴获各种炮十九门,轻重机枪三十六挺,各种枪两千余支,炮弹、子弹十万余发,战马六十九匹,电台、电话机等军用物资一部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