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杜故事(白话译文)之三

 鄂中京山 2020-08-15
清▪易本烺著,曾凡义译

二十一、三女桥传说

     县城西街的三女桥有个崔公祠。明朝弘治年间,有一个人从四川来京山,有个姓崔的人托他带封信,说:“我有一个族人住在京山三女桥,麻烦你给我送到。”此人到京山后,来到三女桥边,坐在桥下洗脚时忽然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梦中来到了一个非常整洁的屋子,有几个老人十分恭敬地迎接他,他便将带来的书信交给了一个老人。不一会,这个人醒了,摸摸怀中的书信,却没有了。真奇怪啊!(引自康熙《京山县志》)

二十二、黎侍郎科举趣事
曾任过兵部侍郎的黎奭,中了举人后很长时间考不上进士。明朝正德庚午年,与朋友刘忠一同乘车北上赴考。在旅馆睡觉时,黎奭梦中走进了官厅,见刘忠坐于庭上,而自己却行弟子礼,肃然立于台阶前。醒来后觉得很奇怪。估计当时翰林院的考官可能有与刘忠同姓名的,暗暗想到:“如果此人在阅卷大臣之列,我肯定可以考上。”当他们到了京城后,打探这次的主考官,确实有姓刘的,黎奭大喜,果然考上了进士。(崇祯《京山县志》说明:正德辛未科会试考官为刘忠、靳贵。此事清清楚楚,不是瞎说。)
二十三、屈亨测字传奇
曾出任过南城县丞的屈亨,十分熟悉北宋易学大师邵康节“梅花易数”的易学理论,能占卜凶吉,还是秀才的时候就以此闻名乡里。明朝正德年间,山东农民起义的刘六、刘七、齐彦名等从北方浩浩荡荡而来,已到达应山县,逼近京山。有人找屈亨占卜,此人唸完“卦”上的卜辞后,倚着房屋木柱站立。屈亨说:“请你不要担忧,以‘人’倚木‘休’字也。”后来,起义军果然败走。他估算这一类的事十有七八是准确的。(引自崇祯《京山县志》)
二十四、夏举人
京山有个举人叫夏宠,闲居于家乡里巷时,在房前修了一个台子,台上建了一个小亭子,自己命名为“斗南书屋”。还在墙壁上题诗:“小台孤出一城中,八面窗开面面风。坐与青山对终夕。看云无事过晴空。”又在台子的地坪上写了一首词:“这宫墙,人问是谁家?好个清幽,避却喧哗。有荫陌杨柳,吟风翠竹,笑日桃花。琴响处,双双白鹤;鼎开时,一片红霞。总是东君风月襟怀,诗酒生涯。”有一个监生见夏举人如此风雅,很高兴,直接来到亭上,与夏举人畅快投缘地谈了一阵子。癸未年夏举人进京赶考,自以为一定能高中进士,没想到名落孙山,只得失望地踏上归途。在行船上学会了同船旅客传授的一种称为“扶箕”的占卜之法。回家后乐此不疲。每当将“箕神”请下来时,“箕神”在沙盘上划字予以答复,自称是仙人吕洞宾。甚至还能作诗,且有很多好诗句。有一次写道:“书屋字不佳,尸至之像也,可改书室。”(建议将“斗南书屋”改为“斗南书室”,译者注)最后一次写了一首诗,表示与夏举人诀别,诗曰:“孤身直至三千里,一鹤飞来九万重。寄予斗南书屋者,相思尽在明月中。”从此以后,这个“箕神”再也请不下来了。有些见到这首诗的人,总怀疑不吉祥。第二年,夏举人去世。(引自崇祯《京山县志》)
二十五、王宗茂“虹塘”别号原由
王桥出任过广东布政使,故称王方伯。他家门前有一个池塘,明朝嘉靖丁未年春天某日,见一条从天而降的彩虹落于池塘,好像在吮吸池塘里的水,人们都认为是吉祥之兆。不出所料,他的儿子王宗茂于当年高中进士,后来当上了监察御史。(引自康熙《京山县志》)
二十六、高(啓)科举之兆
曾担任过兵部武库主事的高啓,于嘉靖丙辰年(1556)进京会试。他的父亲高节,于腊月三十除夕夜在神座前点燃蜡烛敬神之际,忽然发现有上百个俗称为“喜蛛”的蜘蛛,在神座间环绕爬行。“喜蛛降临定有喜事”,开年后果然传来捷报,高啓考上了进士。(引自崇祯《京山县志》)
二十七、黎峻诗注
黎峻,字樵庄,是黎奭的儿子,没有功名。他经过高岱(字鹿坡)先生墓地时,曾作诗以纪念,并予以注明:“高岱先生的文集都是出任过兵部武库司主事的弟弟高啓的妻子魏夫人整理刻印出版的。”
二十八、六雁科举之应
嘉靖戊午(1558)年,县城有个不知名的人,梦见六只大雁从蕲州飞入京山儒学,不知道是什么预兆。等到秋天省乡试揭晓放榜,京山考中了六个举人,这才应验了这一吉兆。前一科的乙卯年,蕲州考上了六人,而这一次蕲州减少了一个,我县刚好考上了六人,这岂不是“六雁之应”吗?(崇祯《京山县志》)
二十九、《渊鉴类涵》李维祯诗评
据清末学者陈田的《明诗纪事》记载,“李维祯的诗文是很有名气的,全国上下拜读他文章的人像赶集似的。他的文笔确实值得称道,剪裁得当,行文典雅绮丽,下笔如神,挥洒自如”。如《渊鉴类涵》第一百九十六卷辑录有评价李维祯文噪一时的对偶句:“辇金如山”,“谒文成市”。“一字之价,辇金如山”出于刘禹锡的《祭韩吏部文》,是对韩愈为达官贵人撰写墓碑和墓志铭时,竟为收取高额酬金而夸大事实阿谀奉承的批评。“辇金如山”指所得酬金可车装船载,陈田在这里用以比如李维祯的文章一字千金。“谒文成市”形容慕名来买书拜读的人像赶集的那麽多。作者竟以古人的故事来赞扬李维祯的文章。
三十、李维祯见温玉孤亭
文学家阎若璩有一首《移寓杂兴赠陈子寿先生》诗:“温玉孤亭更在东,秦人留得楚人风。百年片石苔花满,可语还推大泌翁。”他注明此亭为京山李维祯当官时建造的。(引自《潜秋礼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